社科院蔡昉談退休消費之謎:中國老人無存款卻有壓力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19日電 2018年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19日繼續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表示,現在有兩個趨勢影響消費。一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就是老齡化;還有一個人口因素,因為農村人口在減少,所以居民消費中農村的消費比重是大幅度下降的。

蔡昉表示,老年人口在各國都會出現一個退休消費之謎,意思就是說人們隨著年齡的加大,消費會減少,因此人口老齡化必然在某種程度上是減少消費的。“特別是當人退出勞動力市場之後,它的消費就弱了。”

“中國尤其如此,”蔡昉解釋說:一是老年人過去沒有積累,沒有財富,退休以後它自己受到了消費的影響。第二是老年人的孩子甚至孫子輩的有壓力、有後顧之憂,因此老年人要跨代去幫助帶孩子、幫助買房等等,所以這是一個壓力、一個挑戰。

此外,蔡昉還談到了人口因素,“居民消費中農村的消費比重是大幅度下降的,這個下降是有道理的,因為農村人口在減少。”蔡昉表示,城鎮化導致農村人口減少,但這並不表示農村人口進城後,農民工在城市的消費就跟上去了。因為戶籍制度沒有改革,他們沒有被基本公共服務充分覆蓋,後顧之憂很多,消費模式不是城裡人的。

蔡昉就此做了一個推算,他認為如果現在1.7億農民工變成了市民,得到了城市戶口,就可以提高它的消費27%。雖然這是一個挑戰,但蔡昉表示可以通過改革推進以農民工為核心的城鎮化來釋放這部分消費的能力。(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