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双方的“相爱相杀”之道,找合伙人比找老婆还难?

似乎在中国,投资人与公司创始人之间很难有“美满的婚姻”。虽然一开始彼此有着非常甜蜜的“蜜月期”,但随着追求的不同、股权占比的变化,二者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以至于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正如周鸿祎所说“找合伙人比找老婆还难”,意见不合吵架拌嘴是常事,分家散伙撕逼的也不在少数。

创投双方的“相爱相杀”之道,找合伙人比找老婆还难?

我们看到,资本是把双刃剑,正面可以使企业如虎添翼;反面则可导致两败俱伤,重则企业衰落。因此,投资人和创业者该如何相处便成了重要课题。

首先,要弄懂彼此纷争的根源。投资人和创业者的矛盾点似乎在于双方的利益诉求不一样。

公司的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很复杂。创业初期,双方像是鱼和水的关系,表现得比较融洽。但是,创始人和投资人对公司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创始人希望将公司做成百年老店,同时增加自己持有股票的账面资产;而投资人更希望一个较好的投资回报,希望被投资公司成功上市,然后套现离开。

曾经有人问1号店创始人于刚,公司有了新东家感觉如何?于刚回答:“为融得足够的资金和获取能帮助我们快速发展的战略价值,我们选择了中国平安和沃尔玛的投资。我们不将自己是否控股和股份的多少放在首位,更看重事业能做多大和企业能走多远,用自己的股权换来企业长远的利益是我们心甘情愿的。”

其次,要树立规则感,明确企业股权结构设计。长期专注于投融资法律咨询业务的北京尚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吕海波透露:“我们代表创始人跟投资人谈判时,会考虑某个条款是不是比较苛刻,需不需修改,可创始人常常说无所谓,反正是投资人拿钱给我。创始人觉得好像钱到了我这边,就是我控制了,对背后的权利义务认识不够。而投资人一定会从法律层面做更专业、更严格的条款设计。而且投资人会在投资不同项目时不断积累经验。这也是现在创始人和投资人发生争斗时比较容易吃亏的原因。”

例如华为很早就确立了庞大的员工持股计划,任正非也仅持有占比个位数的股份。从初创走到世界500强,华为鲜有对外股权融资,这种内部融资的方式保证了企业家对企业的控制。

毕竟,投资本就是风险极高的事,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投资人往往会与创业者签订“对赌协议”、投资竞争对手“双面下注”等看起来“不够厚道”的方法,例如陈晓的永乐电器就是因为与大摩对赌失败而不得不卖给了国美。

创投双方的“相爱相杀”之道,找合伙人比找老婆还难?

此外,创始人要“修炼内功”。因为“投资就是投人”,“创始人不靠谱”是投资人最害怕的事情。

“如果说风险,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几乎所有方面都可能存在大风险;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创始人是否靠谱,其中就包括对项目能否吃透、有无韧性、能否带团队、能否持续创新等等方面。而人品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创始人太年轻,一下拿到的钱太多,抵不住诱惑,那就存在很大风险。”一位投资人表示。

最后,投资者和被投企业要“门当户对”,这样才有可能最终联姻成功。吕海波表示,“早期融资像找对象一样,关键是投资人和创始人投脾气,有共同的价值观。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融资更重要的就是一个制度上的安排,这时就需要更严格地考量投资人以什么条件进来。”

国内首家专注企业股权架构设计的创始人何德文也曾说,资本和人一样,是有不同的性格和脾气的。创业者融资时,要读懂资本背后人的不同性格,拿适合自己的钱。不要等到下雨时才想起修屋顶,这样只能弱国无外交,控制权地位会变得被动尬尴。

创投双方的“相爱相杀”之道,找合伙人比找老婆还难?

可以看到,股权分配的背后其实是创始人与资本的博弈,没有标准答案。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双方会选择退让三分,或“忍”而不发。一方面,一旦“开战”,对于投资人来说,不利于其维护投资关系,影响进一步投资布局;对于企业来说,则似乎意味其经营企业不善,不利于企业进一步融资。(图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