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兩國合起伙來欺負鄭國,卻被三言兩語的拉走一個

今天小編帶大家講述戰國時期的故事,這個故事是以晉國為中心的。那個時候以晉國為主,開啟同盟大會,可是晉文公身體因為長期勞累有些拖垮。這次大會他沒有參加,而是讓自己的心腹大夫代替前行,大夫想著自己上臺可能不受重視,於是很狡黠地帶上週王室的人物一同前去。

戰國時兩國合起夥來欺負鄭國,卻被三言兩語的拉走一個

結果這場大會的六個國家,僅有魯國的國君正式到場,儘管他在各國中的地位最低,但是受到了這樣的侮辱還是有些生氣的!而處在晉國旁邊的鄭國,這次最不老實,他得到重耳生病的消息,覺得晉國的氣運即將不足,他馬上就投靠了秦國,牆頭草做得好不自在!

重耳知道了同盟大會的情況是有些吃驚的,覺得這下讓魯國丟了面子。於是他開始殺雞儆猴,把目標盯上了鄭國!鄭國的小九九他自然清楚,上次的同盟大會鄭國因為缺席得到了教訓,沒想到這次依舊不知悔改,讓也晉國的面子沒處放!再者,如果不對鄭國有所作為,很有可能對晉國產生惡化影響。

重耳十分冷靜,對現在的格局做出了分析,楚國身為老大現在在休養生息,自然不會對本國施以援助,而鄰國秦國的野心越發膨脹,值得慫恿一番進行合作!晉國在調休了大半年後,在跟秦國的接洽下準備對鄭國動手了!

戰國時兩國合起夥來欺負鄭國,卻被三言兩語的拉走一個

這下把鄭國嚇得不輕,重耳不應該是身體虛弱常年臥床嗎,怎麼會氣勢洶洶地前來討伐?鄭國還是太單純了,重耳雖病卻不致死,因為這事讓他誤解晉國的氣運,怕是沒看清楚晉國的實力吧。如今為了徹底消滅鄭國,把秦國也拉上,可把他給急的。

鄭王急的直冒冷汗,以他的實力定然是沒法勝出!既然硬碰不行,那就試試軟方法吧。他想讓燭之武前去勸和,可是鄭王忽略了曾經對他的處處不好,最後還是拿出了國家利益讓燭之武同意的。

燭之武已經九十來歲的高齡,卻堅定地走向了生死未知的前線。好不容易見到了秦王,他據理力爭,甚至放出晉國可能威脅到秦國的一番言語,連哄帶騙的讓秦王對他放下戒心,最終秦國答應跟鄭國合作!只是可憐了重耳,倖幸苦苦準備了那麼久就這麼泡湯了。

戰國時兩國合起夥來欺負鄭國,卻被三言兩語的拉走一個

重耳依舊很冷靜,在下屬氣憤難當想要前去攻打秦國的時候,他及時制止。重耳認為這是這是原則問題,秦國不願意幫忙自己也不能反攻,最後還是選擇退兵!但是從思想上能看出,重耳確實是一個賢德的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