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積金新政解讀:北京樓市,這次真的要涼了!

9月13日,北京市公佈了最新的《關於調整北京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的通知》,對這份通知的解讀,可以一窺北京市對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態度。

在這份通知的開頭,明確了本次住房公積金調整的基本三大目的:

第一個目的,響應十九大精神,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北京政策調整的可能性短期內已經不存在。

在政府的認知裡,房住不炒,就是要認房又認貸,提出了公積金貸款改變以前認房不認貸的標準,同樣執行商業貸款認房又認貸的原則。

這也就意味著你只要在全國範圍有過住房貸款記錄,最多隻能公積金貸款60萬,很多改善性客戶的公積金貸款立馬減半!

此條政策一出,意味著北京降低首付比例,調整認房不認貸的政策,短期內, 已經基本不可能了。

北京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僅不會松,還有可能會加壓。

第二個目的,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相關要求,加速城區疏解,學區房可能面臨重大轉折點。

從公積金貸款層面上來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疏解要求,這應該是很新鮮的事情,但也說明北京疏解壓力越來越重了。

根據相關信息透露,11月份東西城即將展開大疏解行動,除了啟動北京市政府的搬遷之外,同時還將清理內城戶口,安排東西城統一規劃設計。

這一切似乎都在為東西城合併成立中央政務區做準備,甚至還有傳言東西城即將鎖區,沒有內城戶口,將無法購房。

如果以上傳言為真,將會對東西城學區房形成重大打擊,並由此整體拉低北京市的平均房價。

在本次北京公積金調整政策通知中,明確提到東西城戶口,如果購買非城區房產,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可以從120萬,提高到140萬。

這就意味著,未來如果沒有房產在東西城,戶口極有可能被清理出內城,安排到其他城區的集體戶或直接遣送到房產內。

第三個目的,引導合理住房消費,北京將以高房租取代高房價。

北京的住房資源總體上還是稀缺的。這幾年由於北京供地不足,導致北京房價暴漲,已經備受質疑。

於是北京2017年推出未來住房供地的五年計劃,每年計劃商品住房供地1000萬公頃。最近,北京在連續三個月供地不足之後,再次祭出66宗地,建築面積高達930萬平米。

北京樓市,短期之內,供應量已經不缺了!

更重要的是,北京作為租售並舉的試點城市,出租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導致大量業主都寧願空置,也不願意拿出來出租。

所以在本次通知裡,提出了“每繳納一年,可貸10萬”的基本使用原則,只有連續繳納12年,才能達到最高貸款額度120萬!

這顯然是不鼓勵年輕剛需上車!年輕人要想提取公積金,租房吧。畢竟每三個月可提取一次,每次最高4500元。

以高租金取代高房價,將是北京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樓市特徵。

當然這個背後,跟北京公積金收不抵支也有一定的關係。

根據媒體報道,2015年開始,北上深三地就已經出現了公積金收不抵支的情況,2015年年末北京公積金結存餘額僅有4個億,根本難以滿足公積金貸款的需要。

2018年,北京甚至還發文警告開發商,不得拒絕購房人使用公積金貸款。結果導致近期購房公積金貸款大幅度增長,據說較之去年同期上漲三倍有餘。

因此北京收緊公積金貸款,也是勢在必行。

本次公積金收緊,將會對北京樓市形成以下影響:

1、對房價影響有限,畢竟北京公積金貸款所佔份額較小,還不到整個成交比例的20%,因此收緊這部分貸款,北京房價出現下降的可能性不高。

2、有意識疏解人口從城區遷出,近郊區未來居住人口會越來越多,通過打擊內城學區房,來抑制北京房價的增長。

3、年輕剛需的購房月供會大幅度提高,租房或將越來越划算。

同樣的120萬,如果採用商業貸款,按照25年貸款估算,利率為基準的1.1倍,月供將會達到7300元/月。

而如果採用公積金貸款,則每個月僅有5800元每月,可節省月供達到1500元。

綜合來看,這次北京公積金貸款的調整,對北京房價的影響有限,但是卻表明了北京政府對於樓市的基本態度:北京樓市,會堅定不移的執行調控政策。

在可預見的1-2年內,北京房價上漲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北京樓市,這次真的要涼了!大家就安心的出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