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经营利润巨亏 76 亿,雷军 99 亿股权激励到手

小米经营利润巨亏 76 亿,雷军 99 亿股权激励到手

昨日8 月 22 日,小米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

今年截至 6 月 30 日第二季度,小米实现收入 452.36 亿元,同比增长 68.3%,环比增长 31.5%;经营亏损 75.92 亿元,上年同期则为经营利润 36.59 亿元。

而二季度经营利润 " 猛亏 " 也引起业界关注。在随后的财报会议上,小米董事长雷军并未出席。小米集团 CFO 周受资对此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小米在上市之前向雷军支付高达约 99 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激励开支等导致。

" 这在招股书里面披露得非常清楚,调整后 21 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是反映我们真实的经营情况的。" 周受资表示," 本质上我们觉得二季度调整后的利润还是保持了健康水平,对未来利润情况我们保持乐观。"

IoT 增速超 100%

财报显示,小米手机收入占比从 71.5% 下降至 67.4%,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占比由 18.9% 提升至 22.9%,互联网收入占比从 9% 下降至 8.8%。

手机业务是构筑小米模式的底盘。

2018 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达 3200 万部,同比增长 43.9%。小米手机业务收入为 305.01 亿元,同比增长 58.7%。

此前小米公布的财报显示,小米手机销量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来自于中、低端用户的红米系列。

在第二季度,小米称 MIX2S、小米 8 系列等中高端旗舰机型销量增强,其中小米 8 两个月发货超过 350 万部。受此影响,小米手机平均售价由 2017 年第二季度的 863.8 元 / 部,提升至 2018 年第二季度的 952.3 元 / 部。

这个数字变化不算大,但透露了小米正在优化产品组合、努力提升高端机型占比的策略。

从业务来看,小米 IoT 及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增速最快,2018 年第二季度收入达 103.78 亿元,同比增长 104.3%。其中,小米电视、小米笔记本电脑等主要 IoT 产品贡献最大,销售收入为 41.78 亿元,同比增长 147.2%。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手环、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等 IoT 商品,尽管销量不错,但由于平均售价不高,在之前的财报业绩中并没有突出表现。但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等主力 IoT 产品销量增长。

小米此前划下一条利润红线,承诺过硬件综合净利润率不超过 5%,在此基础上要想获得利润的提升,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扩大产品销量,薄利多销,二是优化产品组合中的高端占比。手环、移动电源等商品属于前者,而小米智能电视和笔记本电脑属于后者。

中金公司分析师黄乐平曾在研报中表示,受益于销售渠道和产品扩张,预计 2018~2020 年小米 IoT 业务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 53%。

而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63.6% 至 39.58 亿元,MIUI 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 41.7% 至 2.07 亿人。截至 2018 年第二季度,小米 AI 语音助理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为 2600 万。

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还是硬件公司,曾引发外界广泛讨论。

而在第二季度中,小米互联网收入占比略降,对此,周受资表示,小米这项业务在可比相对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中来看增速较快,符合预期,另一个原因是其他业务如 IoT 增长过快,他称收入占比并不完全代表该业务的真实情况。

2018 年 3 月 31 日及 2018 年 6 月 30 日 , 小米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 140 亿元及 149 亿元。

论证虚拟银行机会

由于雷军的巨额股权激励开支,小米行政支出从去年第二季度的 2.29 亿增长至今年第二季度的 104.57 亿,同比增长超 40 倍。

在研发上,小米的研发开支由 2017 年第二季度的 7.07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今年第二季度的 13.64 亿元人民币 , 同比增长 92.8%。小米称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服务及多个新研究项目的研发扩大,但并未透露具体研发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周受资称汇率波动也对小米造成一定影响,将对此保持持续关注,如果需要会采取相应措施。

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销售成本由 2017 年第二季度的 175 亿元人民币增加 62.2% 至 2018 年第二季度的 285 亿元人民币 , 以及 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成本由 2017 年第二季度的 45 亿元人民币增加 109.6% 至 2018 年第二季度的 94 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各类智能硬件销量的上升以及 2018 年第二季度美元对人民币和印度卢比升值。

除了原先已有的手机、IoT、互联网服务等业务之外,小米正在扩张金融业务的边界。

2018 年 2 月 6 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修订本,推动在香港引入虚拟银行。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旗下的洞见金融科技有意申请香港虚拟银行牌照,希望在本月底首批申请截止前递交文件。

周受资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回应,小米正在认真调研香港虚拟银行的机会,对香港金融市场创新机会非常看好。但他并没有具体透露进展,只是表示跟当地金融机构合作,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关于小米金融业务,长期而言会认真探讨金融业务分拆的可能性。

在国际化业务的扩展上,周受资透露,小米在印度不只是在卖手机,还开通了电视业务,将推出互联网服务,印度小米网的搭建在持续拓展。此外,小米已与长江和记集团围绕欧洲运营商展开合作。

财报显示,小米海外市场收入已占总收入的 36.3%,2018 年第二季度收入达 164 亿元,同比增长 151.7%。其中小米在西欧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 2700%。

此外周受资还透露了小米的投资进展:目前小米已经投资了 220 家公司,其中 100 家是 IoT 类的公司,其他主要是互联网企业公司。其中包括 51 信用卡、华米、爱奇艺、bilibili 在内的 4 家公司已经实现上市,已经提交上市申请的有美团和趣头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