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彈盡糧絕時,爲何西方大多會投降,東方大多同歸於盡?

零度軍事


“一個要人民為她去死的國家,還是早一點滅亡的好!”


這是2005年8月15號,日本NHK在東京街頭採訪日本年輕人對“終戰紀念日”的想法時,一個日本年輕人所說的話!

這話有毛病嗎?

人類文明的進步程度,必然改變人們的傳統認知,如果站在“人權與主權”基礎上來理解國家與人民之間的捆綁關係,這話沒問題,因為:國家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護所有國民安全,我會為你而活,而不會為你去死!


這麼說又不對了!因為這明顯不符合“愛國主義”的奉獻精神,並且又會陷入“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激烈思辯,

領地意識促進了國家的形成,而人類從骨子裡就存在的侵略基因,軍隊的應運而生就成了必然,這種基本框架對東西方來說都一樣,

但古代東方由於地理條件的優勢,小農經濟就可以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小農經濟的基本條件就是土地,失去土地,就意味著失去一切,為了保住賴以生存的土地,原始的抗爭意識就存在於每個人的骨髓深處,

但最渴望擁有土地的並不是人民而是統治階級,如果想讓統治基礎更加地堅實與持久,開疆拓土就成了必然,為了讓民眾心甘情願地為其服務,統治者不惜將先賢們優秀的思想成果,經過“特殊處理與加工”,用科舉制和八股文對民眾進行強化訓練,將“家”與“國”的概念統一起來加以灌輸,牢牢把控了民眾對國家的基本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忠君思想,自然是最高尚的道德境界,“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的豪邁,就成了古代軍人的最高榮譽!



古代歐洲大陸也是紛爭不斷,所不同的是,由於歐洲險峻的山脈結構,嚴寒的氣候與海洋環境,決定了古代歐洲人不可能擁有自給自足的原始生存模式,要想活著,就必須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由此催生了海盜文化的盛行,而“強盜邏輯”的基本特徵,往往只注重對資源的掠奪,反而忽略了土地的重要性,領地意識也僅限於城邦的層面,戰爭形式更多的是攻城與守城,大規模的正面對沖實際上並不多,傷亡也並不大,眾所周知,人口是構成國家的基礎,而城邦國恰恰匱乏的就是人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因此,城邦領主往往不敢拿有限的人口去對賭城邦的命運,

“歐洲理性哲學”啟蒙思想的誕生,讓歐洲人重新思考了人民,國家,政府與民族之間的關係,並賦予了其新的國家概念,從中世紀以後,“生命高於一切”的理念就被深入到了戰爭的實踐當中,用愛因斯坦的名言來解釋,也許就是:國家是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為了國家而生存!

任何一場戰爭,都需要一套高尚的理論來支撐戰士的戰鬥精神,不管是冷兵器時代的封建道德,還是高科技時代的人文思想,東方戰場都習慣於用“家國情懷”來鼓舞鬥志,保國就是保家的緊迫感,強化了戰士的拼命精神,西方通常則用採用“正義公理與未來”的宏大理想來激勵戰士,但烏托邦式的理想並不能克服人類對死亡與生俱來的恐懼,投降就成了最自然不過的事了!

所不同的是,東方認為所有的“貪生怕死”都應該被鄙視,但西方人認為“因為力竭而投降”,並不是恥辱!這也是東方戰場上王銘章將軍整團的殉國,而歐洲戰場上如保盧斯將軍整師的投降,,,

但是在戰爭的實踐過程中,不管是東方的“以身殉國”,還是西方的“力竭投降”,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沒有哪條真理是顛覆不破的,在一戰和二戰中,幾乎所有的參戰國軍隊,都有“死守陣地”與“棄城而逃”的現象發生,

實際上,自從二戰結束之後,所有的戰爭都從“領地意識”降級也“資源掠奪”,戰爭的目的不同,烈度也隨之下降,全球文明的升級和軍事科技的提高,讓東西方的戰爭理念也更加接近,應對戰爭的態度也更加趨於理性,軍隊的職業化和對武器裝備的信賴,都讓每個軍事大國更加註重對戰士生命的保護!國際規則的完善,給每個國家提供了更多解決爭端的方法,戰爭就成了最後的備選,從根本上避免了戰士不必要的流血犧牲,這種良性態勢如果能夠繼續保持,也許就能真正實現老子的訓誡:“兵者,兇器也,非聖賢不得已而用之!

冷兵器TILLLINDEMANN


這是由東西方軍事文化差異造成的,東方軍事文化重義而輕利,西方則重利而輕義。



首先,就國家層面而言。東方國度對待戰爭的根本看法,側重於戰爭的正義性與否,不僅力求做到國家師出有名,而且軍隊也往往以正義之師的形象示人。古代東方軍隊每臨出征之前,都要舉行祭祀和占卜儀式,其目的無非是以宗教神秘色彩來強化自己替天行道的正義性。相反,西方國家則從不在道義問題上作過多糾纏,他們歷來信奉“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其次,就個人層面而言。東方國家要求軍人不僅要胸懷民族大義,更要做到“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古往今來,那些在戰爭中戰敗陣亡的軍人,一律都被尊崇為英雄,卻從不追究其是否存在指揮失當、盲目硬拼等過錯;相反,對那些被俘或投降的軍人,則一律被指責為背信棄義的變節者,根本不考慮其在戰場上的真實處境。與東方國家相比,西方軍隊更加尊重軍人的個體利益,軍人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更多地體現為一種契約精神:軍人既依法享有保衛祖國的權利和義務,在戰鬥失敗、保衛祖國的權利和義務無法履行的情況下,軍人也有權選擇是否向敵方投降。


慕什塔戈


有網友問:戰場上彈盡糧絕時,為何西方大多會投降,東方大多同歸於盡?其實這個說法,首先是不正確的。在西方也有很多打到最後時刻的部隊。在東方也有還沒有打光彈藥,就舉手投降的戰例。

這就好像英國曆史學家艾伯特.西頓所說的那樣:大俄羅斯人的明顯特點是頑固、狡猾、精力充沛。他們所在地區氣候惡劣,土地貧瘠,再加上亞洲人的入侵和韃靼人的統治,可能還大量混入了芬蘭人的血統,所有這些,使這個民族具有自己的特點。大俄羅斯人確實勇敢,不屈不撓,他們通常都很愛國,深深熱愛自己的家鄉。

所有俄國人都難以揣測,脾氣容易產生急劇變化。這種性格反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方式上。有時部隊非常頑強地進行殊死的戰鬥,有時則自暴自棄,溜之大吉。

大俄羅斯人比其他東歐和西歐的斯拉夫民族(波蘭人除外)都更有天賦的軍人性格。很難說他們比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強,或者比芬蘭人、芬蘭血統瑞典人和德國人劣。這種估計完全基於單個人的特性,而沒有考慮領導、訓練和裝備的作用。

也沒有考慮對蘇聯軍人家庭成員生命的嚴重威脅,更沒有考慮督戰隊手槍所產生的作用。這些督戰隊的手槍可以確保士兵從麻木不仁和低沉的情緒中甦醒過來,並注入驚人的活力和戰鬥力。

能不能戰鬥到最後時刻,完全要看,控制力,組織力,信仰,鼓動能力,還有對家人安全的威脅程度,與是西方軍隊,還是東方軍隊無關。比如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在所有戰場,基本上都是一觸即潰,英軍的傷亡基本都在二位數以下。

但是在鎮江,英軍投入了整個第一次鴉片戰爭最大兵力,7000人,但是卻遭到了整個鴉片戰爭最頑強的抵抗和最大傷亡損失。1700名八旗軍與7000英軍血戰,並且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唯一敢於與英軍白刃戰的部隊,此戰,英國傷亡172人,等於整個鴉片戰爭其他戰場,比如虎門,廣州,定海,廈門和吳淞等戰鬥,英軍傷亡的總和。

這是因為,這些八旗軍的家人就在城內,他們必須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戰鬥到最後一刻。在抗戰當中的衡陽會戰,第10軍的4個師,可以戰鬥到只剩下1.3萬重傷員,做到了打到最後一個人。

是因為,第10軍的控制力和組織力超強,所有軍官都是有戰鬥經驗,並且堅信抗戰勝利的黃埔學生,大部分士兵都是有戰場經驗的老兵。而且軍紀非常嚴酷,這些就是,第10軍可以在衡陽大戰日軍47天,抗戰其他很多防禦戰,守軍卻快速崩潰的原因。


深度軍事


主要是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造成的!

比如東方文化弘揚盡忠,什麼才是盡忠?

在軍隊裡投降就是叛國,會受到所有人的恥笑,還會連累家眷。而同歸於盡,則會受到封賞,惠及家眷!

西方文化我不是很懂不敢亂說!

我猜想主要是因為西方人少,生育率很低,若每次打仗都同歸於盡,估計西方人早就死完了!

而現代西方宣揚自由文化,每個人都有活著的自由,投降就更顯正常。

但這西方自由文化也只是假相,他們的自由只是給自己的藉口,若真是自由為何又要去他國剝奪他人的自由!


赤誠子


戰爭,首先要搞清楚其性質。要說到戰與降的問題估計得看看是你來我家打,還是我去你家打。如果像二戰那樣日本人來中國燒殺搶掠,像德國軍隊圍攻莫斯科那樣也主張被攻擊方降?如果真這樣,這個世界和這個社會是不值得存在的。作為人,只求螻蟻般的活著最終必然被其它徹底取代。當然歷史上西方海盜樣的戰爭不同,他們為獲取更多利益而戰而利益終究沒有小命珍貴。搶不到那就算了唄,投降了把命留下過回原來的日子得了。當代人為什麼回去宣傳戰爭中投降?這根本上就是西方掠奪者的思維方式佔主導所至。在我們中國人的社會觀點裡,戰爭必是生氣存亡的行為。 也就是說一般不戰,戰則以死相拼。


韓雨212


這問題純屬扯淡,東方什麼時候跟別人同歸於盡了,被包圍了基本都是投降。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投降的傳統,趙軍被俘40萬人,全被坑殺了也沒和秦軍同歸於盡,後面的朝代就不說了,投降一片一片的。就是以堅韌著名的日軍和解放軍,也有很多人被俘。而在西方,也有許多戰鬥到底,寧死不降的戰例,包括一向被人認為戰鬥意志軟弱的美軍。其實,東西方在戰場上投降的情況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不同的是官方和輿論對待被俘人員的態度,在西方被俘人員一般被視為英雄,東方則會被打入另冊。


燃燈普光


西方人選擇戰場上投降,而東方人選擇同歸於盡,這與雙方遇到的敵人性質以及東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有很大的不同所導致的,與國民素質沒什麼關係。我們可以對此進行以下分析:

1、敵人的性質

在過去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爭裡,由於各個王國的王族之間相互通婚,因此各國之間的君主,基本上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

維多利亞女王

比方說在一戰時期,英國國王喬治五世與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和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他們都來自於同一個祖母,那就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實際是在這些親戚們之間的戰爭。

那麼在這種局面之下,這些國家的軍隊在交戰時的狀態,和中國春秋時期各諸侯王之間的戰爭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戰之以禮,點到為止。只要承認戰敗,就什麼都好商量,對決不會出現某一個國王徹底佔領別國,將其君主斬殺殆盡的情況出現。

但是這種情況在東方則很少出現,比如在近代中國與周邊國家發生的戰爭,都是屬於異族入侵的戰爭,像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像抗日戰爭等等。

當這種情況出現之後,中國人面臨的都是有可能亡國滅種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打敗投降,籤一個條約之後,就繼續你過你的,我過我的這種情況,絕不可能會在中國出現。

所以在東方戰爭中,中國人面對的都是要麼贏、要麼死的局面,如果不奮力拼搏,和敵人同歸於盡的話,那麼在歷史書中,早就沒有了中國的蹤影了。

2、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

今天的我們看到西方,有著眾多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在文化思想以及宗教思想上,實際上都是出於一個體系之中的,那就是他們都被籠罩在基督教的思想體系之下。

這就導致了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爭或多或少的都會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因此被籠罩在同一個主的光輝下的各國軍隊,還會像和異族作戰一樣打生打死麼?

絕對不會,因為這都是自己人啊,戰爭的勝負只是和君主有關係,打完戰之後士兵們還是該幹嘛幹嗎,這在西方几千年的戰爭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但是深受東方儒家文化思想薰陶的亞洲國家,對於戰爭的理解則截然不同。因為東方的儒家思想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忠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這種類似的忠君思想,在中華大地上流傳了幾千年,“君憂臣勞,君辱臣死”這種話也不是隨便說說的。

因此在古代亞洲國家,為了君王的決定,臣下們在相互作戰時同歸於盡,則變成了一種美談。哪怕到了二戰之後,日本戰敗之後,大量的日本士兵因為覺得自己沒有為君主盡到義務,而深感愧疚,最後大量出現剖腹自殺的事件。

正是由於不同的國家關係,以及不同的思想體系,導致了西方與東方在戰爭觀念上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理念。

這並不是說東西方的戰爭,那個更人道那個更殘忍。因為戰爭都是殘忍的,西方人在對異族征戰的時候,也同樣將敵人亡族滅種,比如在殖民美洲的時候,就將近億的印第安人幾乎殺絕種,甚至公開收購印第安人的頭皮,殘忍無比。而東方人在國內的內戰時,也同樣不會濫加殺戮。只不過是因為面對的敵人不同罷了。


落下m


這就是西方國家軍人與東方國家、尤其是與中國軍人精神的區別,沒有那個國家的軍人像中國軍人那樣愛護祖國、愛護人民、愛護共產黨中央而寧願犧牲自己。


陳鳳玉844


首先說明一下,投降與做戰俘的區別。我國及亞洲一些國家,把投降與戰俘視為同等,是一種出賣國家的行為,寧可站著死,不可跪著生!

西方國家則認為投降和戰俘不是一回事,首先講戰俘,戰俘分為主動行為戰俘和被動行為戰俘,就是被抓獲做戰俘的和放棄抵抗主動作戰俘的。西方人認為士兵在戰爭中,因某種原因,抵抗是無擺脫目前局勢,而且生命受到重大威脅的時候,將士有權保留自己的生命,可選擇放棄抵抗,做戰俘,同時日內瓦公約規定了戰俘的權利,使其不受傷害。但作為戰俘不可出賣自己國家,軍隊的軍事情報,機密文件,重要軍事信息,及國家信息!危害本國安全及利益,否則其性質就會發生改變,是背叛行為,本國可按叛國罪論處。

投降,是放棄抵抗,加入到對方中去,是一種叛變行為,是不受保護的。

在西方一些國家,當過戰俘的人,被認為他受到的屈辱和磨難更大,一般回國後基本都授與勳章,其待遇與服役時不變。

投降者基本以叛國罪要接受軍事審判?

二戰中法國政府的行為叫投降,因為他的軍隊加入了德國。最後二戰勝利後,政府人員受到了法國政府審判。莫斯科戰役中,德國士兵的行為叫戰俘,他沒有加入蘇聯軍隊,後來他們有些人回到了德國,至於他們是否享受的國際公約得戰俘待遇,是另外一個問題。

我國在翻譯過程中,由於不知道這些根本區別,就把戰俘和投降識為一樣,經常混用。在最近的我國翻譯的電影和文學作品,及史料中已經注意到這種區別,並已經改正。


東周列國8


這個看什麼軍隊了,並且是向誰投降了,沒有人不怕死,中國人講究的是死得其所,所以認為投降活下來的概率很小的時候,中國人就不會投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