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

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

今天微博#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登上了熱搜榜,很多80後不僅感慨,自己的剩男剩女標籤都還沒脫掉,90後就離婚了?

電影《失戀33天》中,有一句總結兩代人不同婚戀觀的臺詞:“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覆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細細品味,不禁黯然神傷。

我出生在農村,小地方人觀念比較落後,基本一到年紀就忙著找對象結婚了。到了大學的時候,以前初中的同學基本都已經結婚了。但是大部分都是奉子成婚,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婚姻並不幸福。婚前沒有體現的矛盾,在婚後全都體現了出來。家庭觀,婚姻觀,以前從未考慮過的問題婚後一股腦地湧出來。

在微博看到的這個例子是絕大多數類似婚姻的縮影

第一批90後加入離婚大軍

現在這個年代很多家庭存在“小孩養小孩”的現象。明明本身並沒有承當一個家庭責任的能力,自己都還是個孩子,無論是身心上還是經濟上都還沒有辦法獨立時,卻因為各種原因早早地結婚,婚後根本無力養好這個家,最終只能靠自己的父母。

朋友的弟弟在他還未滿20歲時,因為女友意外懷孕只能奉子成婚。但因為朋友弟弟本身心智還是非常地不成熟,整天只想著玩,根本就沒有把心思放在家庭上,孩子出生後也很少幫帶,基本都是他老婆和父母帶,他賺的錢也基本只夠自己用,老婆和孩子的花銷基本都是靠父母接濟。現在孩子都快差不多4歲了,朋友弟弟的老婆看不到他的任何改變,加上帶小孩上面和二老經常有分歧,心灰意冷,年初提出了離婚。

一些婚姻專家表示

90後的成長大多很順利,他們對愛情和婚姻有很多浪漫美好的憧憬,可一旦面對柴米油鹽以及婆媳關係等問題時,卻缺乏處理的能力和耐心,往往像小孩在過家家。並且很多小夫妻無論身心還是經濟上都無法獨立,還是要依靠父母的支援,如幫忙帶小孩、還房貸等。90後的婚姻也常因雙方老人的參與演變成親家之間的“混戰”,父母不放心,婚前把關、婚後干預導致矛盾逐步升級。

很多網友說出了自己心聲,離婚,更多時候是迫於無奈

其實很多九零後結婚都是迫於社會的壓力跟大環境,再加上對婚姻的憧憬。但

是結了婚之後才發現,自己沒結婚的時候過得像個公主,結了婚之後卻像個保姆。不但要掙錢養家、做各種家務、討公婆歡心、還要生小孩帶小孩……靜下心來想想,其實還是自己一個人好!憑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讓自己過得很漂亮!

婚姻本質就是結盟,一起面對人生的風險。在過去需要互相依靠才能活下去,所以每天吵架也不離婚。現在說不好聽一點,性不需要結婚就能有,小孩你不結婚想想辦法也會有。哪怕老了,只要你有保險,也很幸福。老婆/老公真的是要很愛很愛,才值得結婚的。否則遇到點什麼事,想想老子單身更開心。立馬涼了。

結婚很容易,離婚也很容易,如果兩人沒有孩子,離婚影響還不算非常大,但是如果有了孩子,其實最苦的還是孩子。

朋友跟我說,自從她侄子媽媽走後,小孩經常在半夜大哭大鬧要找媽媽,看見他一個小小的身子在各個房間穿梭就為了找媽媽的時候,她是心裡特別特別地難受,她甚至有點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勸他們不要奉子成婚。

有的人覺得婚姻不就是一張紙嗎?過得下去就過,過不下去就離,並沒有影響啊。真的沒有影響嗎?婚姻不是談戀愛,想談就談,想分及分,婚姻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個家。我始終認為,對待婚姻應該持謹慎態度,只有正確理解了婚姻的意義,做好了成為合格丈夫,賢妻良母的心理準備,才適合走進婚姻的殿堂。而不是腦袋一熱,就民政局見。

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

婚姻只有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 婚姻是兩個人精神的結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艱難、困苦。---(前蘇聯作家)高爾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