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黎元洪算是民國時期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曾經兩次擔任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三次擔任中華民國的副總統,可無論是他的成就還是他的處境都跟這個名分相差太遠,要政治權利沒政治權力,要兵權沒兵權,只能不斷地依附別人和被人利用,最後導致他一輩子就這麼折騰來折騰去也沒什麼大的作為。這是怎麼回事呢?咱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一下。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1911年10月10號武昌起義爆發,起義軍在黃興等人的領導下很快就拿下了武昌,漢口,漢陽三個地方,併成立了湖北軍政府,起義成功之後,很多人為難了,到底讓誰來當頭?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那必定得是革命黨的領頭人孫中山,黃興等人,可惜按照當時的情況,他們都不行。一個是孫中山因為前面鼓搗了很多次的農民起義,早就成了大清的頭號政治通緝犯,所以他除了流亡海外沒有別的選擇,武昌起義雖說成功了,可大清的勢力依然很強,這革命軍發展成什麼樣都很難說,所以他不敢輕易冒險回國,更別說直接領導革命了。孫中山不行,往下就輪到黃興了,可問題是這是在湖北,黃興等人雖然勢力很大,可畢竟根基是在廣州,要是在湖北當地直接領導革命的話,很多人都會不服氣,所以他也得排除在外。就這麼的,革命黨內部討論來討論去,決定讓當時的兩湖名將黎元洪出面擔任湖北軍都督。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可這也有難度,黎元洪雖然對大清的腐敗統治也看不下眼,可他膽子實在是不夠,根本就不想碰這個,可當時的革命軍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槍頂著硬給推上了都督的寶座。 說白了趕鴨子上架,你幹也得幹,不幹也得幹,黎元洪沒辦法了,只好戰戰兢兢地把這差事給接了過來,因為這事,後來的人經常動不動就說黎元洪是“床下都督”,可見他當時的窘迫處境。與此同時,這黎元洪的命運好像就此奠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兩個字——尷尬。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後,孫中山成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黎元洪順理成章地當了副總統兼任湖北軍政府都督,看起來職銜很高,其實他的位置沒變,辦公地點還在湖北。後來袁世凱為了獲得自身的最大利益,在清政府和革命軍之間周旋,一邊連蒙帶嚇唬地逼著清帝退位,一邊跟革命黨談判自己要當大總統,在他的努力之下,1913年10月6號當上了中國民國第一任總統(孫中山是臨時的),而黎元洪也順理成章地又一次當上了副總統。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袁世凱上臺之後,總覺得黎元洪不是自己的人,很多事情上很難達成一致意見,於是沒過多久就讓自己的心腹段祺瑞以商量國事為名把黎元洪從湖北騙到了北京,此後這黎元洪的命運就跟那位光緒皇帝似的,被軟禁到了瀛臺,然後又通過結親家的方式籠絡黎元洪,讓自己的兒子娶了她的女兒,所以從那時候開始,黎元洪基本上就是在北京蹲監獄了。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1916年端午節的時候,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因為尿毒症一命嗚呼,中華民國隨之又恢復到了原先的舊制,這時候整個北洋政府又亂了套,誰來當總統,議會的議員們都吵得不可開交,一個是那個時候的民國政府基本都是袁世凱手下的北洋軍在控制著,他們根本不願意把威望最高的孫中山再選出來當總統;而非常引人注目又掌握軍政大權的段祺瑞也因為害怕成為眾矢之的而對總統之位唯恐避之不及,他苦思冥想之下,決定把名義上的副總統黎元洪請出來當傀儡,這樣自己就能夠兩得其便了。黎元洪雖然心裡極其排斥,因為他明白,自己那點兒斤兩也就能當個傀儡,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沒辦法,稀裡糊塗地當了總統。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可不得不說,黎元洪雖然在就職之前顯得非常窩囊,可真當了大總統之後還真想有所作為,於是就想著按照民主法治政體建設中華民國,首先一件事就是嚴懲支持袁世凱復闢的“十三太保”楊度,孫毓筠,段芝貴等人,此言一出,各派的政治勢力又是辯護又是求情的鬧得不可開交,黎元洪沒辦法,這些政治勢力他一個都不敢得罪,最後沒辦法,只好懲治包括楊度在內的三個人,勉強算是把這“十三太保”給颳了個零頭。通過這件事,黎元洪認識到,想要在各個政治派系中間維持平衡是相當難的,可他又不甘心事事被段祺瑞操控,倆人之間的衝突在所難免。當然了,小打小鬧都無所謂,真正讓倆人水火不容的是一戰的爆發。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當時黎元洪是堅決不主張參戰的,咱們這國貧民弱的跟人家打什麼打呀,不去! 可段祺瑞跟他想法不一樣,他手握兵權,只要一打仗,自己的部隊肯定提高,所以他堅決主張參戰。倆人正激烈對峙的時候,英國的一篇報道救了黎元洪,他說的是段祺瑞跟日本軍政府借了一個億的款項,這事一出來,全國上下鬧得沸沸揚揚,因為這是自作主張,壓根就沒通過國會,黎元洪一下子抓住把柄罷免了段祺瑞的國務院總理之職。段祺瑞手握重兵哪兒肯輕易妥協,帶著兵就到天津去了,還揚言要打進北京!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黎元洪這下可嚇壞了,真要是打起來,他手下連個兵都沒有,那非得玩完不可,沒辦法,只能藉助當時的督軍張勳的實力跟段祺瑞對抗!沒想到張勳進了北京之後二話沒說把黎元洪趕下臺然後讓溥儀復辟,等於是恢復帝制了。這樣一來更是給段祺瑞帶兵進京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他馬上三下五除二地把張勳的辮子軍給打的稀里嘩啦,這場鬧劇也就持續了12天就落下帷幕了。本來段祺瑞因為跟日本借貸的事搞得威名掃地,現在又因為消滅了復辟勢力重新獲得百姓認可,可這黎元洪卻是徹底沒有容身之地了,很多人甚至說這復辟帝制都是他的主意,就他把辮子軍給弄進來的。黎元洪沒辦法,只好灰溜溜地下野。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讓人詫異的是,黎元洪政治上沒啥能耐,在經商上卻是首屈一指,短短五年,就創辦了很多實業,什麼南開大學,武漢大學都跟他有著密切的關係,還辦了中國遠洋貨輪公司,填補了中國運輸史上的一個空白。本來他這樣挺好,自己也沒什麼野心再想著當官了,可樹欲靜而風不止,他自己消停了,北京那邊可沒消停,段祺瑞把黎元洪攆走之後,直係軍閥的頭子馮國璋當了總統,他跟黎元洪不一樣,人家手裡握著兵權,說話也有底氣,就不肯事事聽段祺瑞的,結果倆人之間矛盾越來越大,最後段祺瑞把馮國璋幹掉,然後把皖系軍閥的老前輩徐世昌給捧上了臺,這樣一來直係軍閥的曹錕又不幹了,帶著人把徐世昌給趕下臺,然後又把黎元洪清楚了接著當傀儡。可黎元洪的雄心壯志並沒有因為上次吃虧而改變,剛一上任就下令削藩,這樣一來那底下的軍閥能幹嗎?沒過多久就趁著黎元洪坐火車出去考察的時候把他軟禁到了火車上,黎元洪受盡了屈辱,後來受不了了拔出手槍飲彈自盡。堂堂中華民國大總統,就落了這麼個下場!

他曾五次爬上總統高位,卻到處受人轄制,原因只有四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