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單車升級「哈囉出行」,「新三國殺」成局?

【摘要】:出行市場尚未觸及天花板,滴滴、美團、哈囉究竟誰能勝出,勢必還有一場惡戰。

文 | 時代財經 陳遠枝


哈羅單車升級“哈囉出行”,“新三國殺”成局?

摩拜被資本收購,ofo走向未定,處於第三極的哈羅單車在蓄勢兩年後,發力了。

9月17日,在其兩週年之際,哈羅單車宣佈正式更名為“哈囉出行”,並啟用全新的品牌標示系統。

哈羅單車終於向出行領域露出了它的“獠牙”。

瞄準大出行

哈囉出行CEO楊磊在品牌升級活動中表示:“今年9月正值公司成立兩週年,哈囉從單一的共享單車企業成長為囊括哈囉單車、哈囉助力車和汽車等綜合業務的移動出行平臺,呈現多元化業務特徵。哈囉整體品牌升級正逢其時,公司也從‘哈羅單車’更名為‘哈囉出行’。”

哈囉出行最遲在今年4月份之前就開始申請“哈囉”系列商標名,包括哈囉出行、哈囉助力車、哈囉汽車、哈囉生活、哈囉共享單車等,商標類別則包含“旅遊、物流服務”,“保險、金融、不動產”。

可見,隨著品牌的升級,哈囉出行的野心不僅僅是侷限在共享單車領域,未來的目標是直指大出行領域。這或可從其合作計劃中窺視一二。

9月17日當天,哈囉出行還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達成合作,未來將在公共交通方面,包括公共交通站際之間提供更多的接駁服務,並在共同交通站點獲取更大的單車停放區域,未來哈羅單車的用戶未來或還可以刷公交卡騎單車。

哈囉出行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哈囉已不僅侷限於在全國城市及景區的單車業務,旗下助力車產品已入駐國內100餘城市,從“單車”到“出行”,是十分自然的延伸。接下來,哈囉還將與各合作伙伴展開合作,在我們的平臺上提供他們的服務。”

哈囉出行在兩週年大會上宣佈,未來還將聯動首汽、嘀嗒、高德和餓了麼等合作伙伴提供更廣泛的出行服務,並開放流量和入口實現行業互惠。

蓄力直追

共享汽車一直是眾多共享企業邊界擴張的新一輪佈局,摩拜、滴滴等都毫不猶豫投身進去,哈囉出行也不甘落後。

2017年9月下旬,哈囉出行和山東東營簽訂智慧交通戰略合作協議,主導東營城市智慧交通建設,同時和B+輪投資方威馬汽車宣佈啟動“四輪+兩輪”合作。

哈囉出行藉此宣佈轉型城市智慧交通運營商,也是在開始為共享汽車的業務打基礎。

這一決定,底氣來自於阿里系的入局。

互聯網行業從來都不會缺乏BAT的身影,同時,它們也是創業者強有力的支撐力量,如騰訊系的滴滴、拼多多,阿里系的趣店、陌陌都證明了這一點,哈囉出行也不例外。2017年9月,螞蟻金服領投的8.1億元人民幣的新一輪融資完成。

可以說,正是阿里的入局,成為了哈囉單車競逐共享出行的轉折點。在此後的幾輪融資中,也都有螞蟻金服的身影,阿里儼然成為了哈囉單車的“錢袋子”。

繼“兩輪+四輪”的戰略佈局展開後,哈羅單車開始加速圈地。

2017年10月,哈羅單車與永安行合併,在共享單車外,未來雙方還將在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領域推進佈局。

今年3月,手中有糧之後的哈羅單車,宣佈取消全國押金,用戶可以免費註冊。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認為:“當時的行業背景是,其他競爭對手都被爆出挪用押金、押金無法退還等問題,而在阿里巴巴的融資支持下,哈囉單車在全行業最先搞出全國免押金,把行業格局一下給攪亂了。”

彼時,資金承壓的ofo正在逐步取消免押金政策,並在6月份完成;剛“賣身”的摩拜也不得不推進免押金的步伐。楊磊曾坦言,這一決策是一件“得罪所有同行的事兒”。

今年8月,哈囉單車還與餓了麼打通出行生活場景,將出行與外賣相結合,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同時,也解決了外賣及時到家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摩拜、ofo利用時間優勢瓜分了一線城市的市場份額,哈囉出行則通過“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搶佔二三線城市市場。

目前,哈囉單車已入駐 300 多個城市和260多個景區,註冊用戶超2億;哈囉助力車也已進入全國100多個城市,用戶累計騎行超過5.8億公里。

然而,有得必有失,哈囉出行遠離補貼戰最激烈的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下沉二三線發展,這也意味著會損失掉一線城市這塊更鮮美的“蛋糕”。

丁道師指出:“現在各個城市都在出現單車墳場,說明共享單車的損耗率非常高。假如說30%的損耗率,如果原有玩家無法進行補充,那就意味著這30%的市場份額,其他玩家可以去爭取。”

哈囉出行方面則認為:“至於說早一點晚一點能在一線更大突破,對我們來說,我們認為現在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重點是我們把這些事情做好。假如有些人都幹不下去了,不可能還佔著這個城市的空間。”

但隨著各地已經開始實施單車投放的禁令,哈囉在此時試圖進入一線城市,城市監管問題是其始終無法繞過去,必然要面對的大障礙。

哈囉出行方面對時代財經表示:“哈囉在一線城市一直也有佈局。部分城市只因投放區域較集中在郊區,大家可能有所忽略。哈囉在一線城市一直有和相關部門積極溝通,也陸續有取得進展,有關部門也對哈囉單車持歡迎態度。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哈囉的對手們


哈羅單車升級“哈囉出行”,“新三國殺”成局?

隨著小鳴單車進入破產清算,共享單車也從“百花綻放”進入到了“三足鼎立”。

進入2018年,共享單車領域成為了資本巨頭的競逐場。在騰訊的支持下,美團在4月份收購了摩拜。另一巨頭ofo身陷資金漩渦,正站在獨立與賣身的十字路口中。

此時,哈囉出行顯露了它的“野心”。從單車到出行,業務的邊界也擴張到共享助力車、共享汽車,甚至保險、金融等領域。可以看到,哈囉出行跳出原有競爭,升級為行業平臺,其出行生態已成雛形。哈囉出行的競爭對手將變成更強大的玩家——美團、滴滴。

在將摩拜收歸旗下後,美團的出行佈局將擁有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單車等業務,加上此前開拓的網約車業務,美團的共享出行佈局逐漸完善。出行是美團“吃喝玩樂”生態的重要一環,其未來的扶持力度並不會少。

而滴滴也從不掩蓋對共享單車領域的青睞,上線自主品牌青桔、託管小藍、爭奪ofo,可謂不留遺力。緊接著推出共享助力車、合作共享汽車,滴滴的出行版圖也穩步擴大。

在未來聯動首汽、嘀嗒等出行平臺後,哈囉與滴滴的競爭無疑將會進一步升級。

縱觀全局,雙方的較量背後,實則是資本的角逐。

在此前收購ofo未果後,阿里轉向投資哈囉單車。自2017年9月起,哈囉至今已完成螞蟻金服領投的5輪融資。據鯨準數據,在7月份的最近一輪中,螞蟻金服與復星集團領投的金額超10億美元。哈囉在阿里出行戰略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出行市場尚未觸及天花板,滴滴、美團、哈囉究竟誰能勝出,勢必會有一場惡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