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城探祕」河南省傳統村落 趙窯村

「共城探秘」河南省傳統村落 趙窯村

趙窯村文物秋和碑

趙窯村隸屬輝縣市張村鄉,位於輝縣市區正北13公里處,楊閭川西部,太行山腳下。全村135戶,常住人口385人。村有三大宗族,分別為郭氏、陳氏、孫氏。村域面積4平方公里,村莊佔地500畝,林地4000餘畝,自然環境優美,群山環繞,溝壑相連,梯田層層,草木蔥蘢,百鳥眾生,雞、兔、鼬、獾遍佈村裡溝壑間。土壤細膩肥沃,河道內有鵝卵沙石沉積。旱災為村裡的主要災害,偶有洪澇、風、蟲災害。村落佈局依山就勢,與環境相映,形成一種靈活、無序、自由的分佈方式,構成了“人——村——環境”和諧統一,是一閒適、優美的太行山村。

「共城探秘」河南省傳統村落 趙窯村

趙窯村古瞭望樓

傳統建築幾乎佈滿村落,佔村莊建築總面積的80%,規模較大較為集中的清代民居主要分佈在村落南部,現保存基本較為完整,大部分照常使用,有一小部分空置廢棄。村西老墳地郭光道碑,碑記時間為嘉慶二年,是現存碑文記載中村裡最早的一代人,另一方面也印證了村落的形成年代。村落建築材料以石材為主,石材則是就地取材,體現了“人崇山,山養村”的相融思想。建築特色是以青石為主,多為混石到頂。石材在村落建設中被運用的淋漓盡致,石房、石門、石窗、石院牆、石桌、石凳、石橋、石磨,石碑、石槽等都凸顯著村落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物件原有的用途已淡退,以不同的功能存在,卻見證了村落的發展,成為記錄村落某個時代故事的重要資源。

「共城探秘」河南省傳統村落 趙窯村

趙窯村古居民四合院

趙窯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明源遠流長。清代,村內有文武秀才,八品官員;1945年,中共輝縣縣委徐敬壹縣長,方副縣長為響應黨中央毛主席的偉大號召,帶領全縣領導班子、公安局、法院及其他部門進駐趙窯村,留有多處遺址。當時,村內青年積極參軍,多人被任命班、排、連、營、軍等要職,湧現了孫振來等多名烈士。

「共城探秘」河南省傳統村落 趙窯村

如今,趙窯村成為了旅遊愛好者的探索聖地,村落的古石古韻,村民的古樸淳厚,不斷吸引著八方賓客前來休閒遊憩。村落期待開放容納,也深信生活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