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司法區塊鏈上線,鏈上儲存的電子證據具有法律效力

起風財經訊,北京時間9月19日,據杭州日報報道,昨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宣佈司法區塊鏈正式上線運行,成為全國首家應用區塊鏈技術定紛止爭的法院。司法區塊鏈提升了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播和使用的全流程可信度。

杭州互聯網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互聯網行為中電子數據在生成時存在證據分散、不完整或滅失,存儲於侵權者設備裡的證據遭到偽造或篡改,以及電子證據的時間被重新設置等問題,都會給當事人維權造成困難,甚至讓維權官司經歷耗時長久的艱難歷程。

如今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上線後,上述問題便能迎刃而解。區塊鏈通過時間、地點、人物、事前、事中、事後等6個維度解決數據“生成”的認證問題,真正實現電子數據的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與全節點見證,從而努力構建更加符合網絡規律的司法流程和審判機制。

以網絡作品侵權案為例,藉助區塊鏈技術互聯網法院展示了蒐集證據的“神操作”:打開該院的司法區塊鏈程序——通過市民認證核驗信息——搜索並點擊侵權網站——下載、保存侵權作品,這一整個操作流程及取證過程都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了完整記錄,可以作為電子證據運用到維權訴訟中,並且具有完全法律效力。

據瞭解,杭州互聯網法院已將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於互聯網金融跨境支付、電子票據溯源、公益溯源和供應鏈金融行業。通過區塊鏈程序,用戶可以直接將操作行為全流程記錄於區塊鏈上,在線提交電子合同、維權過程、服務流程明細等電子證據,區塊鏈技術的開放性使互聯網上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播和使用全流程更加具有可信度。

宏觀來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公證機構、CA/RA機構、司法鑑定機構和法院連接形成“聯盟鏈”,每個單位都是鏈上節點,彼此之間將能產生更有效率的相互協作。此外,司法區塊鏈還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實現了涉網人群的相互制約和共同治理,從而有效規範了互聯網行為。

此次互聯網法院引入區塊鏈技術,是我國司法系統的階段性跨越,在今後的互聯網紛爭中,只要當事人能提交完整可信的證據,大量糾紛在鏈上機構的見證下可以通過直接協商解決,節約司法成本的同時也提升了公民的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