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古国——柏国,国名来自“神木”,后世为何以“松柏”并列?

柏国,“汉阳诸姬”的成员国之一,子爵,史称柏子国。柏国的先祖,据说是上古时期的柏皇氏,据《路史》记载:“

柏皇氏,姓柏名芝,是为皇柏。”柏国的前身应该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原始部落。传说柏皇氏是伏羲氏身边的臣子,还帮助伏羲氏一起创八卦。《史记·秦本经》记载:“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柏翳,舜赐嬴姓。”此柏翳当为柏皇氏其中一支的后裔,后来成为嬴姓的始祖。西周柏子国也极有可能是武王克商后寻访柏皇氏后裔重封的。柏子国在今河南西平县境内,有柏亭,因而西平县也叫“柏城”。柏子国地居南北咽喉,是楚国北上的要冲。春秋时期,柏国与周边的道国、黄国、江国被《左传》的史官并称,当楚国北上的战车隆隆逼近,柏、道、江、黄四国已同仇敌忾,形成半弧式的联盟防御。除此之外,根据《左传》记载,柏道江黄四国与当时的隗姓弦国(见弦国篇)同时结有姻亲。

淮上古国——柏国,国名来自“神木”,后世为何以“松柏”并列?

“柏”的甲骨文:“木”字头上一个“日”,“日”即“白”,“白”即“伯”,古籍中“柏”、“伯”通用,“伯”为第一的意思。故《说文解字》说:“柏,鞠也。”。造字本义为“森林中最高大的那棵树”。远古族人们发现森林里有一种木,高大粗壮,在他们看来,那是可以上达天庭的神树,原始族人敬奉天神,渴望天人合一,那么这种神树也自然成为天与人沟通的媒介,受人祟拜。柏木还是古代族人祭祀时的镇物,据《论语》记载:“哀公问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可见商代祭祀神灵用得便是“柏木”。而且,这种木质地特别坚硬,纹理极其致密,极易用来建筑房舍或制造船只和器具,耐腐力强。柏木耐寒、耐干旱、耐贫瘠的特点被世人称道,后世将它与“松”并列,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可见圣人对它的推祟。据说柏国的先祖柏皇氏是东方某个部族的首领,以“柏木”为部落图腾,柏国的来历怕是源于此。

淮上古国——柏国,国名来自“神木”,后世为何以“松柏”并列?

据《左传·僖公五年》记载,公元前654年,楚国灭亡了弦国,弦子逃奔到黄国,而黄、柏、道、江四国本是与弦国有姻亲的联盟国。弦子国的亡国给黄柏道江四国敲响了警钟,为了抵抗楚国北进,黄柏道江一起投靠了齐国。但齐国毕竟远在北上,鞭长莫及,楚国还是在公元前648年灭亡了黄国。随着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的去世,齐国内乱,柏国等同盟国失去了靠山,只好投奔刚刚崛起的晋国。随着楚晋争霸的开始,柏国等淮上一众小国靠着见机行事,左右逢源,两边都不敢得罪,苟延残喘了一段日子,但还是未能躲得厄运,于大约公元前531之后被楚国灭掉。

淮上古国——柏国,国名来自“神木”,后世为何以“松柏”并列?

柏国亡国后,一部分柏人被楚国迁入其国境之内的柏子山(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一带),这个地方就是春秋晚期楚吴争霸的决战之地——柏举。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楚师败绩。”说得是公元前506年,蔡侯因为楚国令尹囊瓦囚禁他三年怀恨在心,与吴国结成联军,在柏举与囊瓦的楚军大战一场,楚军大败,囊瓦狼狈而逃,不久,吴军攻入郢都,楚国几近亡国。而也有一部分国人逃往北部,最后在柏人邑(今河北柏乡县一带)定居,直到春秋末年还在。据《左传·哀公五年》记载:“春,晋围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齐。”说得是公元前490年,晋国因为柏人收纳荀寅、士吉射而对柏人用兵,柏人将两人送往齐国,晋国于是灭亡了柏人,将柏人邑设为柏人县。汉高祖刘邦曾在这个地方险遭暗杀,留下“柏人者,迫于人也!”的典故。

淮上古国——柏国,国名来自“神木”,后世为何以“松柏”并列?

柏国国人以柏为氏,后来形成柏姓、伯姓等姓氏。

更多方国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