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户外运动

无论是徒步,登山,跑步还是骑行

脚都是我们户外的“第二条命”

而户外的头疼事就是脚上起泡

每走一步都是煎熬!

那么问题来了

脚上起泡的时候究竟要怎么办呢?

一、怎么预防水泡?

1、要预防脚打水泡,首先要减少脚部摩擦的机会。脚起水泡跟鞋有直接关系,鞋过紧的挤压和过松的磨擦,都可能导致脚上水泡的发生。

买鞋应当购买适宜运动的鞋,鞋的尺码要合适,穿上后长度方面最好仍然有一个大拇指宽的虚位。

2、新鞋买回家,应穿上试走甚至试跑一会,1~2小时后找出感到不舒适的部位后,在此位置加上软垫。记住,出行一定不要穿着未经磨合好的新鞋。

如果新鞋第一次就穿着进行远程徒步,处理不当那你就很可能获得了92%的脚打泡的机会。不想脚打泡,最好免穿新鞋。

3、袜子能够减少脚与鞋之间的摩擦,怕脚打泡,你不妨穿上两双袜子试试。袜子最好不选用纯棉质制品,纯棉的袜子比尼龙的更容易形成血泡。

袜子的质料以聚丙烯或其它新的合成纤维为佳,这类质料比羊毛或棉的制品更能保持脚部的干爽,从而降低起水泡的机会。要记住,徒步走长线切不可不穿袜子。

4、使用滑石粉、痱子粉或防汗喷雾剂,也可在脚上薄薄地涂上一层凡士林等,这些东西都有助于保持脚部的干爽,减少摩擦,起到防止打水泡的作用。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5、如果你的脚常打水泡,那么可以考虑在经常起水泡的部位事先贴上胶布或垫上软垫。

6、临睡前最好用温水泡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可自我按摩足掌部位,再用润肤露在足底突出部位搽抹。不穿鞋的时候,注意保持鞋的干燥与通风。

7、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可以避免户外出行脚打水泡。久不走长路,忽然走得超了时间、距离,运动强度增加过大,也是脚起泡的原因之一。

循序渐进地延长活动的时间,可以让皮肤慢慢适应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有助预防水泡的发生。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8、不定期地变换行走姿势,如走跑结合,每小时小跑5分钟。可以轮换脚掌受力点,整个脚掌均匀受力,同时运用到更多的肌肉组合,让肌肉可以交替得到休息。平路时放松,用大腿带动小腿。步伐均匀,有节奏感。

9、不要去追赶别人,走自己的节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不要时快时慢,时跑时停,尽量保持匀速。当感觉脚趾或脚掌痛,勿只用脚掌一侧行走,这样造成脚的局部受力,时间长了会极为痛苦。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10、鞋带要系紧,使鞋子包脚良好。鞋底较薄可以加多一双鞋垫或穿厚一点的袜子。一般穿底厚有弹性运动鞋较好,登山鞋较重底硬,走久了易起水泡。

很多人走不完百公里主要原因是鞋子没选好脚起水泡而放弃。穿上厚而干爽的袜子可以减少脚与鞋底的磨擦,减少起水泡的机会。

11、用医用胶布把脚趾个别分开包扎,或尝试用橡皮膏和泡漠双面胶贴于足底。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二、出了水泡处理步骤是什么?

1、清洁水泡表面和周围皮肤。

最好用酒精或消毒剂消毒。当然,如果水泡还很小,而你又能妥善处理,那也不容易感染。如果水泡很大,就需要小心了,因为更大的创面和裸露的皮肤会增加感染几率。

2、用针、锋利的剪刀或手术刀刺破水泡。

小心刺破水泡,使液体流出,但不会一下全都流出来。如果用针,最好扎3-4个孔“放水”。理想情况下,当你继续运动时,积水会继续流出。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3、在步骤2的基础上挤干液体。

4、清洁和干燥水泡表面和周围皮肤。

在准备给皮肤打“补丁”时,必须确保患处清洁干燥。可以在水泡的那层隆起的皮上涂些润滑剂,以避免撕掉胶带时发生粘连而伤损皮肤。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5、在破损部位打个“补丁”。

剪一块够大的胶带或绷带贴在水泡上。以便能覆盖周围皮肤。若水泡在脚趾上,则可能需要包裹整个脚趾;如果是这样,通常最好连相邻的脚趾也包上,以免胶带直接与相邻的皮肤摩擦。

6、用附加胶带或粘合剂粘牢“补丁”。

可用安息香酊涂在水泡周围区域上。虽然胶带有自己的粘性贴,但多用一条附加胶带能确保效果更好。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7、把附加胶带慢慢与皮肤贴合。

就像给手机贴膜一样,从一端到另一端。小心避免出现褶皱和折痕!如果出现褶皱和折痕,最好重新再贴。

8、轻轻按压下“补丁”,以确保附加胶带完全与皮肤贴合。

9、穿好袜子、系上鞋带,去运动吧!

在户外该怎么做才能优雅地摆脱水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