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滑铁卢”至历史新低,究竟发生了什么?

银行存款“滑铁卢”至历史新低,究竟发生了什么?

导语

如果有人问小编,当今世界什么行业最赚钱?小编毫无疑问回答:房地产啊、金融啊、教育啊、汽车啊、能源啊、IT数码产品啊。但是有一个是大家都不会想到的行业,那就是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商业银行,然而在这个一片光鲜亮丽的背后,银行的一大问题被暴露出来,近几年银行存款增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低,到底是大家都没钱了还是银行自己做错了什么?

Part.1

银行存款增速历史新低

银行存款“滑铁卢”至历史新低,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图很明显看到,金融机构的存款增速直直下降。目前各项存款余额的同比增速已经降至197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截至3月末,各项存款余额同比仅增长8.7%,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6个百分点。

进入2018年,《每日经济新闻》发现1月份这一指标刚反弹至10.5%,2月便又开始下滑,并出现自1979年以来首次跌破9%的情况。自此直至7月,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均低于9%,甚至在2018年6月出现自197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仅为8.4%。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0.50%、8.60%、8.70%、8.90%、8.90%、8.40%、8.50%。

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很多人看到之后的直观感受是,大家是不是都没钱了?大家的钱都去哪了呢?

Part.2

存款为何越来越少?

银行存款“滑铁卢”至历史新低,究竟发生了什么?

银行存款“滑铁卢”至历史新低,究竟发生了什么?

其他投资渠道&房屋购置

所以,随着GDP的上涨,居民收入增加,银行存款却遭遇流失,他们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1.最开始,由于中国金融服务非常单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钱了之后的投资渠道之后只有存款和国债,由于国债是限量发行的,所以基本上钱都进入了存款体系,然而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壮大,除了银行存款之外,我们有了太多的投资渠道,比如,股票、债券、信托、理财、资管、基金、P2P等等,愿意主动把存款作为投资品种的居民是越来越少。这样的分流再加上商业银行本身的服务不到位,最终让银行的存款出现了大规模的下降。

2.另外一种就是房产了,由于各地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再加上中国人买房普遍喜欢采用按揭贷款的杠杆模式,最终导致了房地产引发的高杠杆,高杠杆的结果就是居民家庭财富都被集中到了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上,那么流动性资产代表的存款就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情况。

3.第三种,应该是属于年轻一代的产物,那就是消费超前观念。大量的80后、90后年轻人已经养成了消费主义的观念,大部分人的观念都不是赚了钱存起来,而是赚了钱消费出去,之前我们能买的东西有限,但是现在京东、天猫、淘宝、苏宁等等电子商务巨头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渠道,再加上各种媒体所宣扬的消费主义思潮让中国形成了类似于美国的消费主义趋势,大家的钱都不存起来了而是被消费掉了。

Part.3

银行的春天在哪里?

银行存款“滑铁卢”至历史新低,究竟发生了什么?

综上所述,虽然有很多外部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金融机构,其本身的服务质量和给人们带来的收益水平都是远远达不到互联网机构等新兴金融投资主体的水平的,如果商业银行再不去改变自身的行为,未来将有可能真正被其他金融机构所颠覆,这样的危机商业银行们看到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