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電視牆,比如2017年年底的這位業主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其實,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做的人。僅在2017年就至少有五家。

WHY?

他們為什麼不約而同的放棄了傳統客廳和電視牆?我很好奇,並認真的去採訪了下他們

第一位,北京西城源先生:

首先我認為「客廳」這個稱謂,改成「起居室」更符合它存在的意義。現代的城市居住,走家串戶的社交已經很少見。「客廳」變成「起居室」就是讓它更符合居住人的需要。

我們二人都是上班族,“收工”後回家要的就是一種純粹釋放的空間。隨著時代的變遷,對於我們夫妻倆來說,電視逐漸從家庭的核心娛樂,轉變為一種附屬,因此我們放棄了傳統的客廳佈局。

而我上大學時,喜歡泡圖書館。對於我們來說閱讀是迴歸自我的一種方式,因此打造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的圖書館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沒了電視牆也不是就不要電視,那麼那電視去哪了?

這個宜家拉斯克小推車,喜歡逛宜家的肯定熟悉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配合飛利浦28寸刀鋒顯示器和小米盒子,與小米5米電源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手動組裝了一個移動電視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騰出來電視牆成就了這個核心區,很簡單:一面牆的大書櫃,一張大書桌。消失了電視牆的客廳,得到卻是一個充滿書卷氣的大house。

這裡提示一下,這歌房子並不小,三居。業主並非因為空間的侷限才這樣考慮。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深夜安靜的自己,或者與孩子共同學習做手工,這裡成為了家庭更親密的空間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目前還沒有完全投入使用,但這就是未來家人相聚互動的核心,看閒書·用家宴·忙工作·做手工,再搭配陽臺榻,就成了舒適區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當然業主也並非完全拋棄了大屏幕,在單獨的一個房間安排了無線投影和一塊大幕布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第二位,浙江杭州老沉:

忙,沒時間看電視,已經很多年都不怎麼看電視了,所以索性就不要電視牆了。

新聞什麼的都已經碎品化了。追劇的話,我有幾個視頻客戶端的會員,臥室我可能還要個小電視,陪孩子看電視還不如陪他看書和玩玩具。

搞一個大書櫃,就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大人可以看電子書,但孩子最好還是看實體書。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不過,我還是保留了會客的功能,坐下來看看書,不被打擾的和朋友聊聊天,希望每一次見面都是坦誠和真實的交流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第三位,上海思伊:

電視我還在看,但是我把他掛在餐廳位置,早晚飯的時間,可以當個背景噪音,掃一眼新聞。但現在確實已經無法正襟危坐的看電視了,不如把原來的客廳變成我的工作空間加會客廳好了。

我在這裡已經住下不短的時間了,去掉了電視牆,我並沒有感覺有任何不便。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第四位,北京朝陽許先生:

我安排了兩個書櫃,到時候再配個小沙發就行了。

首先我們的書特別多,一個書櫃是放不下的。其次,孩子是個電視迷,我寧可他多接觸互聯網,也不希望他端坐在電視前面。

臥室裡有配備的電視,客廳就是我們起居聊天對話的地方。這對我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決定,並不是難以下定決心的事情。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第五個,北京昌平秦先生

我一直夢想有個大的書房,有個大書櫃。

但北京房子太貴了,兩居室,我這種書房夢眼看就要泡湯。但是,我想到了去掉電視牆,我家孩子調皮的很,看上電視關掉就哭鬧。不如擺放一些孩子喜歡看的書,做一個既能展示的置物架,又能儲物的書櫃。

到時候把孩子的玩具和書放在下面,他越長越大,可以看到的書越來越多,越來越適合他。

至於電視,現在基本不看了。最多臥室裡有個電視就夠了,連春節都不看春晚了,打開電視也是每個人端著手機刷朋友圈,與其這樣,不如大家面對面,連拿手機的藉口都沒了。

生活已經沒必要圍繞著電視櫃轉圈。

那些拋棄了電視牆的業主是怎麼想的?

不知道大家看了,會不會和這五位業主有同感,2018這樣的案例會更多嗎?

正在裝修訂製傢俱的小夥伴,可以關注這個微信公眾號:nicebirdchina 上面有很多可以參考的訂製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