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你的一封信——來自中歐養老投資團隊負責人顧偉!

顧偉

中歐基金副總經理

中歐養老投資團隊負責人

歷任平安資管固定收益部總經理。17年證券從業經驗,擅長大類資產配置及固定收益投資管理,曾管理保險資金規模超萬億。

致你的一封信——來自中歐養老投資團隊負責人顧偉!

大家好,我是中歐基金養老投資團隊負責人:顧偉。

加入中歐基金之前,我曾在保險業工作近17年。我是2001年進入保險行業,之前在平安資管固定收益部擔任總經理,管理過超萬億規模的保險資金。

養老投資與保險投資存在一定共性,很高興今天能和大家談談我對養老投資的一些看法。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時代,平日裡肯定會留意到一些關於養老的政策或者新聞,有心的朋友可能會關注這些政策導向正在發生一些變化。

中國已經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和養老形勢,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也沒有時間再去揮霍了。

目前,我們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制”的養老政策,如果你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話,那就真的缺乏養老常識了。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5:1,也就是5個參保人(退休前在職人員)供養1個退休人員,目前這個數據已經降到了2.8:1。下降趨勢還將繼續,這對養老金的支付壓力、可持續發展都帶來嚴峻挑戰。

等20年後我們退休了,除去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下降等外界因素,在退休後漫長的時間裡,穩定收入來源的大幅減少,醫療、保健費用增加給我們自身帶來的支出壓力,使得養老金積累的重要性、迫切性不言而喻。

養老投資,是一件宜早不宜晚的事情。記得曾看到過海外養老的一個案例,說的是客戶Jane從25歲開始,定投10年後暫停投入並持續持有;而客戶Chris,從35歲開始,每年定投同樣的金額至65歲,當他倆65歲退休時,Jane賬戶中累計的資金竟然高於Chris。可以看到,年輕時儘早投,哪怕只投10年,最後的收益或許也會比晚投好得多。

但是對於承擔著工作壓力,同時上有老下有小的社會中堅力量來說,持續地、花費大量精力地去做投資規劃是很困難的,並且我們也不是人人都具備專業的投資能力。簡單、合適、且長期的投資產品,就變得很重要。得益於養老目標日期基金的獲批,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目標提供了專屬的投資工具,投資者只需要按照自己的退休年齡來對號入座就好了。

比如你今年40歲,大概會在2035年前後退休,就可以選擇“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相當於以最簡單的方式買入了一套投資組合,它將是一批過往業績優秀基金的集合,並在權益、非權益等各類資產間進行動態調整,隨著目標日期(就是你的退休時間)的臨近,不斷調整權益資產的配比來逐年降低風險。

養老資產的投資是一筆長期的投資。

正因為養老的錢是一筆長期,每年資產價格的波動並非真正的威脅,其真正的威脅在於為了確保每年都有盈利,致使長期回報低微、達不到退休後體面生活的最終目的。

作為中國養老投資行業重要的參與者,我們十分重視團隊人才的配置,中歐養老投資團隊人員的平均從業年限為13年,大都具有保險資產負債匹配、戰略資產配置、戰術資產配置以及股票、債券、基金等多品種投資經驗,同時具有量化風險管理工作經驗。中歐基金整體的投資實力在業內也十分出色,中歐基金過去5年權益基金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達168.87%,位居全行業第二;過去6年則以180.66%的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位列全行業第一(注)。

作為國內第一批養老目標基金的投資團隊成員,努力以出色的業績回饋社會、服務養老投資事業,給投資者提供一流回報的養老產品,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我們會盡力創造出高於市場平均收益的“阿爾法”,給大家帶來長期持有養老基金產品的信心和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