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


聚焦“一帶一路” | 中歐“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習近平主席在今天上午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說,“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闢了新天地。”目前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而就在前不久,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也先後在今年3月和4月的訪問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3月23日,意大利與中國簽署了《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成為G7國家中首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從以上的新動態中,也可觀察到未來幾年中歐經貿關係發展的新亮點和新趨勢。

首先,中歐“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3月23日,意大利與中國簽署了《中意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成為G7國家中首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的國家。意大利之後,盧森堡、瑞士也相繼加入“一帶一路”建設,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和瑞士聯邦委員會主席於利·毛雷爾都前往北京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此同時,希臘加入中國—中東歐“16+1”合作機制。越來越多歐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將為中歐經貿關係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就先來看看意大利。目前,意大利是中國在歐盟的第五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意大利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伙伴。2018年,雙邊貿易額突破500億美元,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00億美元。意大利位居“一帶一路”的歐洲最南端,是從東部和南部進入歐洲的門戶,也是通向西部和北部歐洲最便捷的通道,擁有眾多良港,貿易區位優勢強,海上貿易在歐洲國家中位居第三。加入“一帶一路”合作將促進意大利互聯互通以及陸海聯運、物流等產業發展,港口建設也將帶動周邊地區商業繁榮。2016年10月,中遠海運及青島港分別以直接和間接持股的方式入股,形成了馬士基碼頭、中遠海運港口和青島港三方合資的意大利瓦多碼頭公司,共同建設和運營。瓦多港新集裝箱碼頭預計在投入運營後,將成為意大利北部港口群中唯一可以處理超大型集裝箱船的半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主要服務於意大利北部、法國南部、瑞士和德國等歐洲腹地市場,加強其與地中海航線的互聯互通。

第二,中歐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潛力空間巨大。在3月訪問歐洲三國期間,習主席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同見證了上海康恆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與中投公司、法國國家投資銀行、法國Quadran公司在巴黎愛麗捨宮簽訂《可再生能源開發平臺共建合作協議》,四方將致力於中法第三方市場合作中的垃圾發電及其他新能源項目的開發運營,目前已達成了近20億歐元的投資項目意向。同時,上海康恆環境與法國Quadran公司在非洲合作的垃圾發電項目,列入了中國國家發改委與法國財政總署簽署的中法第三方市場合作示範項目清單(第三輪)。

3月22日,中國發改委和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共同主辦的首屆中意第三方市場合作論壇在羅馬成功召開,中意共60多家重要企業和金融機構代表參加了論壇,雙方就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項目、攜手共建“一帶一路”進行了深入探討。

目前,中國已經與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等歐盟國家建立了第三方合作機制,第三方市場合作已成為中歐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當前,歐洲發達國家雖然具備核心技術裝備優勢和管理經驗,但受產業空心化、海外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無法有效開發第三世界市場,自身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中國與歐洲發達國家聯合開發第三方市場,能夠將中國的優勢產能、裝備和工程建設能力與歐洲的先進技術、管理相結合,同時與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現代化需求對接,推動形成更為合理高效的產業分工格局,推動全球產業鏈高中低端有機融合,真正實現三方互利共贏,促進世界共同繁榮。

第三,中歐雙邊投資規模和水平有望大幅提升。在4月9日簽署的《第二十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中提出,“雙方承諾2019年將在談判中,特別是投資自由化承諾方面,取得結束談判所必需的決定性進展,以便在2020年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

中歐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早在2013年11月就已啟動,截至2018年7月,談判已經進行了18輪。在之前進行的多輪談判中,雙方遇到的障礙主要存在於以下方面:

市場準入。協定將採用“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投資准入模式,而中國在已簽訂的雙邊投資協定中一般採取“准入後國民待遇”和“正面清單”模式;開放部門方面,歐盟希望中國減少在電信、交通、醫療和商業服務等行業的進入壁壘,大幅度開放中國服務市場。中國目前外資開放程度仍然較低,且很多部門發展水平仍與歐盟存在較大差距,勢必難以接受歐盟強調的“對等開放”原則。

“公平競爭”原則。歐盟長期以來對中國市場所謂“不公平競爭”環境不滿,希望在雙邊投資協定中納入體現“競爭中立”的內容以平衡國企和私企的競爭力。中歐市場環境、企業運營模式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克服分歧頗有難度。

環境、勞工等條款。中歐之間對於勞工、環境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完善程度不同,建立雙方認可的標準需要彼此都做出調整。

中歐雙方在此次聯合聲明中為高水平投資協定的最終達成設置了明確期限,說明相關談判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雙方能夠相互理解、妥協,通過友好協商彌合上述若干分歧。

本文刊載於《中國報道》第5期(原文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