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写了什么,竟让慈禧嚎啕大哭?

用户61403323


李鸿章在离别之际留下了一首凄凉的绝命诗,诗中包含了这位老者的辛酸与无奈!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慈禧在见此诗后,百感交集,痛哭流涕,一度呕血!到底是什么竟会让慈禧老太太如此伤心欲绝呢?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马车前几经劳顿的马从未卸下马鞍,大事未成,受尽磨砺想要轻松一死也是很难的。这是在感慨自己的事业未完,几经劳累,早已疲惫不堪,尽管曾想一死了之,但这样的想法却是不容易实现的!

我们知道李鸿章是晚清著名重臣,清廷在对外战争失败后和外国的议和,几乎都是由李鸿章出面协谈,由此签下了像《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而这些也败坏了李鸿章的名声。李鸿章其实也深知自己所作的这一切必遭国人唾骂,但他又有何办法呢?“临事方知一死难”,深深道出了这位老者在弥留之际的痛苦与无奈。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三百年来国家发展缓慢,回望无限悲伤。遥遥祭奠那些因外强侵略而逝去同胞的那残伤民魂。两次鸦片战争,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华民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多少国民死在了外国列强的屠刀之下,而他所作的,唯有在远方为这些亡灵祷告。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呢?根本原因还是自己国家不思进取,发展缓慢啊!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秋风吹着未出鞘的宝剑,孤臣壮志未酬潸然落泪。日落的那点余辉,此刻正孤寂悲凉的照耀着曾经辉煌,荣耀的旌旗和大将坛。这句真是令闻者落泪,李鸿章内心的无限悲愁在此刻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是孤臣吗?绝对是!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海外列强虎视耽耽,想入侵我朝的想法从未平息。恳求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此句足见李鸿章的忧国忧民之心。外国列强狼子野心,希望国人不要对他们心存幻想,这些告诫,也是这位老者在弥留之际,唯一能做的了。

在你眼中,李鸿章是如何的呢?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清代重臣在临终前给君主所上的遗书似的文件,称为遗疏,李鸿章临终前也有遗疏,但谈不上什么临终绝笔,因为李鸿章在生命的最后,早就无法书写,甚至也无法说话。李鸿章的遗疏,实际是在他生前尚能言语时,以口授的形式,由儿子李经述记录誊写,而后封印,待到李鸿章去世后而上奏朝廷的。

至于说慈禧太后看到之后嚎啕痛哭,这个过于夸张和戏剧化,目前所见史料中的说法,只是说皇帝、太后听闻之后十分悲痛。

李鸿章遗疏的具体内容如下:

奏为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

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迭蒙圣慈垂询,特赏假期,慰谕周详,感激涕零。和约幸得竣事,俄约仍无定期,上贻宵旰之忧,是臣未终心事。每一念及,忧灼五中。本月十九夜,忽喀血碗余,数日之间,遂至沉笃,群医束手,知难久延。谨口占遗疏,烦臣子经述恭校写成,固封以俟: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至臣子孙,皆受国厚恩,唯有勖其守身读书,勉图报效。属纩在即,瞻望无时,长辞圣明,无任依恋之至。谨叩谢天恩,乞皇太后、皇上圣鉴。 谨奏


海研会


晚清庚子年(199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并因此引来了八国联军,造成东北、华北一片混乱,局势动荡不堪。

而此时的李鸿章己经被降职去当了两广(因甲午战争失利,签定《马关条约》使慈禧丢了面子),因而躲过了战乱。 不过,等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光绪逃到了西安。回过头来要和洋人议和时,没有人选了,满朝文武竟没有能与洋人说上话的。慈禧一道圣旨,李鸿章成为了清廷的议和全权大臣,从两广启程,到北京又签定了一份卖国契《辛丑条约》。

而此次北京之行,也使这位顶梁柱灯枯油尽。在生命进入倒数时,他给慈禧写了一份奏折,并附上了一首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慈禧看到之后,痛哭流涕:“大局未定,若李中堂有不测,再也无人替我分担了。而其中的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其实是暗喻慈禧,朝廷上下,无可用之人,大清危矣。。。。。。


骁勇34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个人看来,李鸿章的这首诗是对自己生活轨迹和思想的总结——一生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内心深处一直希冀的又是什么?“三百年来伤国步”,清朝建立刚好近三百年,如果仅仅想表达国势日下,应该从鸦片战争前后算起,那才不过六、七十年 ,最多一百年,大可以改“三百年”为“一百年”,这样写隐喻什么?另外,“国步”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国朝”,是明朝遗臣对明朝的称呼,多见于他们的著述。又“八千里外”恰好与岳飞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契合;“孤臣”即“孤臣孽子”,是相对于前朝而言的,前朝就是汉人自己的政权即明朝;“海外尘氛”也可以理解成“胡氛”,即满族。最后一句“请君莫作等闲看”,显得有些突兀,意思似乎是在说:这首诗想要表达的可不是一般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啊。如果不是这个意思,那么这句话大可采用其他更有文采的、与诗的整体更合拍的诗句。总之,这首诗写得十分隐晦,与其说是写给慈禧看的,不如说是写给当世之人尤其是后人看的,算是对自己一生所作所为的一个交代。


达克林


所谓临终绝笔提问者说的应该是“遗折”和“绝命诗”,能让慈禧嚎啕大哭的只能是遗疏。但李鸿章写的遗疏比较格式化,能被催出泪的人只能是喜欢、崇敬他的人。

(1)遗疏有格式和要求

遗疏是有格式的,总体要求是:死前要感谢皇帝(皇太后)或其他掌权人的抬爱与垂青,这是规矩!李鸿章遗疏内几乎全是对慈禧、光绪的感谢以及臣子对他们的挂念和不能保护的自责,最终几笔带过自己的忠心。

慈禧还真行天天读官样文章也能嚎啕大哭,二人要不是有着“精神联盟”是做不出来的。可惜,“嚎啕大哭”只是李鸿章崇敬者的胡言乱语。同时,李鸿章的遗疏更是戳穿了李粉的另一个谣言。

(2)李鸿章驳斥了慈禧、光绪打压自己、排斥汉臣导致甲午战败的谬论

李鸿章在“遗折”中说自己“受知最早,蒙恩最深”,能在奏章中说这两句话,就能充分看出慈禧对李鸿章的重视,而且敢这么说,也自认为群臣不会有非议,因为这是事实。如果,换做别人“甲午战败”一项就够杀的,但李鸿章仅仅是暂时隐退,时不时地去欧美访问一下,去黄河调查受灾一下,最后,任命为两广总督,还带着“王命旗牌”!

这明明是在保护李鸿章。因此,天下谁人不知?慈禧对李鸿章的垂青昭然若揭。

李鸿章的遗疏没什么,有问答者已经全文摘录了,感兴趣的读者自己移步去找找就行了。官样文章而已。

介绍自己的病情占了一半儿;之后一半就是感谢慈禧、夸赞庆亲王。至于人们说他最关心的“洋务企业”“海军问题”半个字儿没提。

(3)李鸿章遗疏对比左宗棠的遗折,就可以看出二人的境界完全不同。

相反,左宗棠的遗折谈自己的病不到十五分之一;三分之一批评中法和谈;五分之二谈继续向西方学习海军、铁路、矿务事宜。而且最为关心的是希望光绪多和“正人”交流,少和那些“奸臣佞臣”混在一起。而且做事情要“实事求是”抓好军事问题,不要乱花钱,现在我们很穷,军费也不够。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吧。

总之,谁真爱谁假爱从《遗折》上可以看出。限于篇幅,两篇《遗折》我就不全面展现了。明天会有长文展现,历史类文章写作时间较长。本来想一天内全部展现,但时间不够。


坐古谈今


李鸿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建者和洋务运动的领袖,他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他的评价,至今争论不休,有骂其为卖国贼的,有说其是史上最大背锅侠的,有说他是晚清唯一可以与列强争一长短、东方俾斯麦的。而当时的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李鸿章在临终前给远在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上了最后一道奏折,即他的遗折:“伏念臣受知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哀痛;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暝。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优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勰力,冀赞讦谟,臣在九泉,庶无遗憾。

正在回銮途中的慈禧太后得到了李鸿章的奏折,慈禧太后看后为之流泪,并说:“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次日,李鸿章去世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震悼失次”

网上盛传的慈禧看到李鸿章绝命诗后大哭,其中所传的李鸿章绝命诗真伪性难辨。其诗文为:“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是在李鸿章去世近六十年后才出现的,最早出现于高拜石的《南湖录忆》,之前在李鸿章的传记、文集、好友编纂的文集中都没有此诗的踪影,此外,李鸿章在临终前每时每刻都有亲信和亲人在身边,他弥留之际的具体言语形态,周围的人都有详细记载,在之后会被整理和回忆(如当时在场的周馥回忆:“公临终时,两目炯炯不暝。余抚之曰:'未了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目乃暝,犹流涕,口动欲语,公伤也!”)但是对于这首“绝命诗”却没人记载、回忆,因此这首绝命诗的真伪性受到质疑(诗风比较符合李鸿章)。

如有错误,望斧正!


史里有料


李鸿章,到死,都没有造出一丝玄黄来……而洋人之所以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中国进行掠夺,就是因为看清楚了,李鸿章的无能,以此完全可判定,朝廷的底气,是彻底完蛋的,所以,每一次战事、善后、赔款……洋人都要点名李鸿章来谈判,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轻松达到索赔必须的目标……


达凡阿1


李鸿章的遗折,空洞无物。除了叙述自己的病痛这个所有老年人都会面对的情况以外,没有任何治国强国的建议。对于慈禧个人而言,李鸿章的确是她的依靠,凭借李鸿章,她架空了光绪皇帝,把持了国家权力,这样一个关键人物走了,对她的影响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无论慈禧给李鸿章多少恩宠都不奇怪。但,这些恐怕也仅仅能够代表慈禧个人的感受和喜好,对于整个国家究竟如何,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把李鸿章的遗折跟左宗棠的遗折做个对比,差别立刻就清清楚楚了。


木头126844276


现代英美战略家基辛格,对李鸿章的评价非常非常高,他认为,中国近代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一样土崩瓦解,根本原因就是有像李鸿章这样的官僚,洞悉列强心态,熟悉中国民情,不仅学贯中西,智惠也能贯穿古今,他们利用很少的外交和关税权利,周旋于列强之间,以夷制夷,同时培养出以救亡为宗旨的新一代知识分子,重新打造了沿用千年的教育系统,使得中华文明经受住了“三千年未有之剧变”的考验。


莫折念生


老奴将死矣!汉满不两立!老奴自认愧对列徂列宗!而又不再委身于太后!以签卖国之约!自赴日签赔款之约!受尽屈辱!乃又遭倭一枪险死于倭也!然因祸得福又乞倭念老奴遇刺不死!减去若干银子孝敬老佛爷!至此若有来世必投满人胎以报太后之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