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一——金丝峡伴丝路行

去年夏天我们自驾从祖国最北端的北极村回来后,就准备今年暑夏自驾去广袤的新疆,感受祖国西北壮美,领略天山南北异样风光。在定勇朋友的精心努力下,制定出适合我们需要的自驾行攻略;又经富中等人与商南金丝峡管委会等部门的协商,让我们在新疆自驾行的同时,也把陕南唯一的5A景区带入丝绸之路,带进新疆大地,带上天山南北…。7月13日午后,我与定勇、田生、富中、保东、开忠、紫云、传枝一行8人就像是带着自己必备的行装一样,把金丝峡的景区门票、宣传彩页和旗帜、横幅等内容载入车内,一路向西,出发了!

车行至平凉时天就开始渐渐暗了,继续行至固原时夜色已浓,我们到了预定的宾馆停车入店,首先就是向宾馆内的人宣传家乡美景金丝峡,送发彩页、派送门票,指导描码,赢得关注,然后才是登记入住与安排生活,在我们一行人的心中,自己就是金丝峡的使者,须先履行使命,然后才是旅行生活。且在此后半月的走丝路新疆行程中,一直这样把推介宣传金丝峡的事情当作每到一地首要必做的工作。「连载」“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一——金丝峡伴丝路行​次日黎明前我们就从固原出发了,经中卫、武威到达张掖,首先欣赏了丝路之行上的第一个景点---七彩丹霞地貌景观。我们还没到景点就遇到一场暴雨,据说当地常年干涸,很少下雨,这雨虽给赏景带来一些不便,但经雨润后的七彩丹霞景色,会显得格外鲜艳、明丽、秀美了!这还真是天意之美啊!我们冒雨欣赏了七彩丹霞美景后,到嘉峪关时,已是夕阳晚照了,我们在晚霞暮霭中回望沧桑雄关的巍然身影。然后离别而去,入住小憩,在又一个次日的黎明前又驱车出发了,中午十点进入新疆收费站,午时赶到哈密,去了规划中的哈密瓜园却闭园未开,到回王府也没开放。在附近简餐的瞬间,在与当地了解哈密的同时,也向当地介绍我们家乡的金丝美景。匆匆吃罢新疆拌面,就驱车到了附近百余公里的魔鬼城景点。那是经过漫长的风蚀自然而形成的特殊地貌景观,在那沙漠戈壁滩上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兽形态各异的景观,令人眼花缭乱的陡壁悬崖,以及混迹岩砾中五光十色的玛瑙,随处可见的硅化木,枝叶清新的植物化石,偶尔可获得象恐龙蛋化石的小圆石头、鸟类化石等,有时夜幕降临的时候会听到鬼哭狼嚎令人发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们称之为“魔鬼城”。离开魔鬼城时虽已六点,但太阳还正红,我们就继续赶路,估计近23时能赶到乌鲁木齐。可是在近善鄯可能被导入国道,而那段国道正在扩建修路,拥堵行慢;加之入疆安检很严,且风大雨急,行车危难加大,一直到零晨两点多才赶到乌鲁木齐的宾馆。

经过一上午的短暂休整,品尝了在疆工作的商南老乡何朝志夫妇准备的富有新疆特色午餐后,我们便驱车向北,奔着神往已久的天山天池风景而去了。那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在景区入口和天池观景点带着金丝峡的横幅旗子拍照,向周边人派发金丝峡的彩页与门票后,就细心品鉴天山天池的美景了。感觉天山天池与众多的高山湖泊相近,不同的是在连绵环绕之远处是白色的雪峰峦霭。湖面平静,水清见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影水中,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高山的雪水汇入湖中,又从象被一刃劈开的峡谷岩石间,深落到千丈以下的山涧里去,水从悬崖上象条飞练地泻下,即使站在几十里外的山头上,也能看见那飞练的白光。走到悬崖跟前,脚下就会受到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俯视水链冲泻到深谷的涧石上,溅起密密的飞沫。顺着弯弯曲曲的涧流走,沿途汇入千百泉流就逐渐形成溪流,然后沿途再汇入涧流和溪流,就形成河流奔腾出山。从山涧出来,继续赶路,车行至五彩湾,已是晚霞满天,灯光闪烁了。小住一宿,继续向北,穿过了苍茫辽阔的准葛尔草原,进入阿勒泰山区,向着新疆的最北端的颇负盛名原生态景区—喀纳斯景区进发。

「连载」“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一——金丝峡伴丝路行​车子迂回曲折翻过一道峡谷山峰后豁然开朗,走过一片辽阔的草原山岗,眼前更一亮:那是由阿尔泰山主脉及向南延伸的两大支脉构成的贾登峪森林公园,其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山势起伏较大,整个山势随着山脉向外延伸,海拔高度逐步降低,从山麓至山顶,表现逐级增高的梯形地形,平均海拔1600米,其中海拔1500米以上的中山带,地势开阔,其中森林茂密,草场辽阔,群山逶迤,蓝天、白云、森林、草原相互交融,构成了新疆典型的自然风光特色。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河谷地带,地形狭窄陡峭,陡崖、深谷和险滩、峡谷、河流、绿树交织出一条条风景如画的长廊。我们为眼前的美景深深折服,心感震撼。车子顺着如画美景继续在纯朴真切的绿色波浪间蜿蜒前行着,峰回路转间,出现一个原生态十足的古村落,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唏一声嘘:这就是有着“中国最美第一村”称誉的世外桃园----禾木村了!那山、那水、那林、那人、那牛羊马、那小木屋...都那么美!

虽然炎炎盛夏时节,吐鲁番盆地气温高达摄氏46度,可此处气温却在10度以下,当时带的厚衣服忘在景区口的车上了,身着短袖薄裤已是瑟瑟发抖。于是趁着夕阳晚霞气温还不是太低的时候赶紧去村对面的平台,一睹古朴村落的纯真容颜。禾木村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我们边走拍照,印有金丝峡字样的红色横幅时常闪现在这美景如画的村落里。走过村子,穿过丛林,越过奔腾河流上的浮桥,沿着盘旋的原木栈道,登上一片绿草如菌的空地平台,俯瞰原始村落:空谷幽灵、小桥流水、牧马人在从林间扬尘而过,不愧有“神的自留地”的美誉!当我们余犹未尽地在暮色中回到所住如画山庄木屋时,主人已经为我们备好了晚餐,两个条桌拼成餐桌,从金丝峡走去的“八大仙”围桌而聚,就着简朴的餐食,品着商南的包谷醇酒,感受着古村的质朴氛围,尽享这难得的仙界美景。餐罢,带着一天的疲惫和微微醉意,倒在木榻上渐入了梦乡佳境…

天色微亮纷纷起来,再次不顾体寒欣赏着被晨雾所笼罩着如诗如画般美的村落,陶醉在古朴自然的景色这中….,在主人家简单吃过早餐,就到候车点坐首趟景区大巴离开禾木村去村外停车场,准备去领略更美更神奇的喀纳斯美景,因为禾木村只是喀纳斯景区一小部分。整个景区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喀纳斯在蒙古语里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而用"喀纳斯"命名这片土地再恰当不过。喀纳斯是世界少有的 “人间净土” ,她的绝美,任何高超的摄影都难以展现。翡翠股的湖泊,色彩随光线变幻,妖娆神秘。 登上观鱼台可俯瞰喀纳斯湖全景,也可一寻水怪之踪迹。喀纳斯湖最迷人的是清晨浓雾笼罩时美丽的湖光山色。尤其是神仙湾 ,被晨雾渲染得如梦似幻,置身其中如同到了仙境一般,故而得名神仙湾。清晨的时候,光线从高高的山顶向深深的谷底依次洒落,五彩丛林被涂沫上一层耀眼的金光,湖面及两岸的树木在蓝色调的浓雾中若隐若现,墨林云海,美丽梦幻,漂亮非凡。

「连载」“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一——金丝峡伴丝路行​离开喀纳斯景区,告别贾登峪森林公园,驱车折返经布尔津、福海、乌尔禾,半夜时分赶到克拉马依住下。黎明前又出发,在经过收费站时发现我的手机遗忘在宾馆了,因如今的手机里内容太重要,不得不折返去取,于是能够在天亮之后看到传说中的石油之城的尊容,也算是意外收获吧。这天要从克拉马依去独山子市,计划穿越被誉为“中国最美最险的公路---独库公路”,即准备从北疆,翻越巍巍天山,赶往南疆了。独库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的公路。全长561公里、连接南北疆的公路。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公路有三分之一是悬崖绝壁,五分之一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跨越了天山近十条主要河流,翻越终年积雪的四个冰达坂,其驾驶难度可想而知,但沿途风景只能用神奇来形容,我们用16个小时从独库公路翻越巍然天山,在夜色中行进了数小时后才到达库车县住下。库车(古称龟兹),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东方艺术瑰宝——龟兹文化的发祥地,素有“西域乐都”、“歌舞之乡”、“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我们黎明即起,趁着宾馆的灯光,拉起金丝峡的横幅与旗帜拍照留念。车加油、人早餐后,继续驱车西进,经过阿克苏,向西域古城---喀什而去。

到喀什已是夜晚十点多了,但天还没有全黑,住进宾馆,吃些地道的新疆烤肉串,时近半夜才回房间冲洗入睡。次日晨起后,先找到4S店把车做了检修养护,因为一路有它,才有我们的不断西进前行呢。然后找到因《还珠格格》电视剧而出名的香妃之墓寝,了解当时的那段历史,为喀什古城增添了神奇色彩。有数千年历史的喀什噶尔老城,是喀什噶尔和维吾尔文化最经典的代表。老城内的建筑大多充满了伊斯兰和维族风情,街道纵横交错却风格统一,漫步其中,仿佛走进了中亚的异域古堡。老城内几乎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己的主题,名叫某某巴扎。其中有坎土曼巴扎(铁匠街)、朵帕巴扎(花帽街)、亚格巴扎(食油街)、阔孜其亚贝希巴扎(土陶街)等,各有特色。老城里保留了许多的传统手工工匠,在那里,现代的都市生活与古老的民族习俗,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漫步在喀什葛尔老城,能让你体现到维族的生活节奏和人文气息。 「连载」“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一——金丝峡伴丝路行​我们在喀什停留了两宿一天,领略了南疆热沙中的这座西域古城的历史和今天,第三天清晨五点,当地的夜色还深,我们驱车向着和田进发了。出了喀什的路途多是黄沙相伴了,尤其是过了有着玉都之称的和田,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它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沙漠里沙丘绵延,受风的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里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异常发达,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里的动物有夏眠的现象。沙漠四周,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柽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我们所通过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即塔里木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中国最早的沙漠公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如今已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也是众多旅游者前去观光的目的地之一。我们在沙漠公路上边行边停,一路欣赏沙丘美景,拍照留念,也会把印有金丝峡字样的红艳艳旗子和横幅,飘扬在浩翰广阔的大漠之间,系绕在“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烂”胡扬之上,让路人看到金丝峡的名,知道金丝峡之韧,领略到金丝峡人洋溢着的喜悦与幸福!

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路前行,看到一望无际的沙丘中时而会有一两株胡杨树坚定挺立着,它用仅有的根系牢牢地扼守着身下的沙土不被风雨掠走,于是每棵树下就形成了一个个土堆子,虽有些孤独却非常坚强。道路两边各有三五十米宽用木桩塑料或草毡围城网格固沙带,改善沙漠环境,防止沙埋公路。此间有对胡杨的油然敬意,更有对人类用科学征服沙漠的很多思考。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晚,车前也呈现城镇的环境,过桥转弯就看到“阿拉尔欢迎您”的霓虹灯塔,这便是我们告别茫茫沙漠后准备住宿的城市了。

宾馆吧台工作人是陕西汉中老乡,交谈也亲切多了,把金丝峡的彩页门票给她让帮着宣传,她也非常乐意为推介陕西美景尽力。出去吃饭时顺便看了城市周边宽敞清新的环境,觉得这座沙漠里长出来的城市有如此优美的环境,是相当不容易的啊!次日五点,我们又驾车启程了,一路向东,途经轮台、库车、库尔楚,库尔勒都没停下,直奔吐鲁番,于傍晚九点多夕阳之中,我们进入了有着“火炉”之称的吐鲁番市区,当时显示室外温度为40度,其热可知。也是在登记入住和晚餐期间,在高温火热之中,我们又趁热把咱的金丝峡宣传了一番,让“火炉”中生活的人们听着我们的描述都觉得清凉了许多呢!

「连载」“丝路话语新疆行”系列游记散文之一——金丝峡伴丝路行​​清晨,在“火炉”温度还不太高的时候,开车在周边市区溜达了一会,看到葡萄架走廊尽头的吐鲁番宾馆,以及附近的清代粮仓旧址与新开发的吐鲁番旧城景观等。在导航的引导下,找到了坎儿井博物馆景点,在那里领略了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奇迹的坎儿井的缩微景观,惊叹在科学很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正是人类不断的创新发展,才有了各种环境下人们的幸福生活。在葡萄沟,我们亲眼目睹了在荒漠戈壁上发展起来的葡萄绿洲的家园生活,园子里的葡萄串晶莹剔透,摊位上葡萄干琳琅满目,交流无障碍,幸福无疆界。告别葡萄沟,匆匆看了一眼路边的火焰山,与人分享了金丝峡美景,留下几张与金丝峡有关照片,进入了返程的京新高速一路向东,经过哈密、七星峡,离开了新疆收费站,我们停车驻足,挥舞着鲜红的金丝峡车友会旗子,尽情的挥动着手臂,作别了巍巍悠然的天山云彩,告别了大美辽阔的新疆沙土,带着对神奇天山的恋恋不舍,怀着对美丽新疆的无限眷恋,离开了新疆收费站界,进入了甘肃,途经玉门关、嘉峪关、阳关、瓜州、凉州等地,每每让人忆想起历史和诗词里内容,内心感慨颇多!既是夜色已晚,也是唐诗影响的原因,我们进入武威寄宿凉州,虽未见黄河远上,也没有孤城一片,似闻羌笛悠然轻唱,赞春风四季常在!餐间也曾戏言::劝君开车莫饮酒,西出阳关多故人!

途访崆峒名山,向东回望,似见古都长安!驱车回程,于长武入陕,一路畅行,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期许,带着对家乡美景金丝峡的眷恋,于夜里十点半平安回到了家乡商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