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自個陵墓,慈禧要求簡單:墳上不長草!總監:湊足100口大鍋

文|溯說歷史

修建自個陵墓,慈禧要求簡單:墳上不長草!總監:湊足100口大鍋

在古代的那些帝國的皇帝中,不僅對於權力非常上心,對於自己的陵墓也非常重視,因為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從開始掌握權力時就已經考慮自己要埋在哪裡,而且很多都是動用巨大的人物和物力修建陵墓,這也催生了盜墓賊的出現。

修建自個陵墓,慈禧要求簡單:墳上不長草!總監:湊足100口大鍋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帝國,如果說誰的陵墓規模最大而且寶貝最多,當屬慈禧太后,在1873年的時候,慈禧38歲剛剛掌握清朝權力,當時就已經開始想象自己陵墓要建在哪裡,而最終慈禧是在63歲去世的,也就是說在死前35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後事,這樣的事情雖然我們現代人聽起來荒唐,但是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雖然慈禧沒有什麼才華而且治國沒有什麼才能,但在陵墓選擇上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當時慈禧選定的總負責人是自己的妹夫醇親王,也算是當時慈禧的心腹之臣,要不然也不會選擇他的兒子光緒做皇帝。

修建自個陵墓,慈禧要求簡單:墳上不長草!總監:湊足100口大鍋

當時醇親王接到慈禧的命令後就立即開始考察陵墓的地址,因為他知道慈禧這個人非常不好侍候,而且對待一些事情上非常的挑剔,如今在選擇陵墓上更是馬虎不得,當時醇親王找了很多的風水大師,在東陵為慈禧選擇了一塊風水不錯的地方,像我們經常說的青雲白虎、高山流水等風水一應俱全,這樣才讓慈禧勉強看上眼。

修建自個陵墓,慈禧要求簡單:墳上不長草!總監:湊足100口大鍋

後來在陵墓修建上,醇親王知道慈禧在生活中非常奢侈,更別說這陵墓了,肯定是越豪華越好,當時在陵墓各方面材料上醇親王都用最好的,用了6年的時間花費500萬兩白銀才算完工,但完工後的陵墓並沒有得到慈禧的滿意,只因在慈禧在視察陵墓的時候發現在陵墓上面有很多雜草,於是就扔給醇親王四個字“落草為寇”,讓醇親王去猜測。

後來醇親王才知道,慈禧看到陵墓上面有雜草,感覺和草寇有聯繫有點不吉利,當時醇親王就開始發愁了,陵墓的上面封蓋的都是泥土,即使不想讓它長草,短時間內可以,但如果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寸草不生就有點難辦。

修建自個陵墓,慈禧要求簡單:墳上不長草!總監:湊足100口大鍋

醇親王為了實現陵墓不長草想出了很多辦法,當時有民間傳聞說,在熟土地上不會長草因為沒有了任何養分,於是,總監醇親王便下令在修建陵墓處擺上100口大鍋,吩咐人員生火炒土,但經過試驗後發現,這也只是暫時的,因為時間長了熟土也會變得有養分。

在經過很多次試驗後,醇親王和一些技術人員發現,在泥土中加入大量的硫磺等化學物質,再經過炒熟後就不會生長任何植物,於是醇親王將一些試驗好的泥土送到皇宮讓慈禧查看,最終獲得慈禧的認可。

修建自個陵墓,慈禧要求簡單:墳上不長草!總監:湊足100口大鍋

雖然慈禧的陵墓在醇親王的修建下非常的豪華,但在1895年慈禧又讓人再次花費13年的時間和數百萬的金錢進行修飾,也就是說到這時候慈禧的陵墓已經陸續修建了三次之多,而且花費的金錢不計其數,這時候的清政府統治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慈禧的生活奢侈造成的,不過說來也巧,在慈禧第三次陵墓修建完工後,慈禧就去世了,但因為陵墓建造豪華,也成為盜墓者經常光顧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