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方数据直观看待十八以来安阳发展新面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开放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市经济总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

一、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实力由弱转强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安阳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空前加剧。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不懈努力,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的跨越。2016年安阳市生产总值达到1806亿元,年均实际增长8.1%,经济总量居全省第8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86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官方数据直观看待十八以来安阳发展新面貌

二、经济结构优化提升,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安阳市不断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8.1:49.7:42.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重上升了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信息服务业、快递业等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需求结构明显改善。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转变为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带动。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2016年,城镇化率突破50%,达到53.8%,比2012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区域结构不断优化。

三、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呈现转型发展新特征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安阳市工业企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聚集,由粗放式到集约化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企业效益逐年攀升,关联产业靠拢集群,形成了林州市装备制造、殷都区冶金建材、内黄县陶瓷、汤阴县食品医药、高新区电子信息与新能源等各具特色、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汤阴县产业集聚区被授予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65.7亿元,年均增长9%;实现利润141.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00亿元,是2012年的1.4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98家,比2012年增加22家,其中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24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4家,50亿元以上企业10家,10亿元以上企业62家。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钢铁、煤化工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升级,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壮大。

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由小康向富裕文明新农村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阳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有效克服了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19.5万吨,连续多年获得丰收。汤阴县荣获“国家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示范区”称号;林州市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

五、第三产业迅速成长,传统与现代服务业齐头并进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三产是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产富市”战略后,安阳市三产步入加快发展轨道。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数迅速攀升。201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761.5亿元,年均增长8.8%。三产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优势正逐渐显现。第三产业内部行业较多,劳动密集与技术密集、智力密集行业并存,可以吸纳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就业。安阳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超过80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第三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还吸纳了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第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第三产业内部各类服务业均实现快速增长。一是商业持续繁荣,基本形成了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份、多种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二是金融市场体系初步建成,金融产品逐渐丰富。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内部改革。2016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97亿元,是2012年的1.6倍。三是房地产业有新突破。2016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264.6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四是文化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安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来,安阳市旅游业迅速增长。我市成为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晋升5A级景区。全市旅游总收入2016年达到335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文化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五是新经济加速成长。“互联网+”专项行动稳步实施。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成,工业云、政务云、民生云全部上线运行。中部易商谷、豫北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全省首家“中国生产力众创空间”建成投用。

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十八大以来五年,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6年安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10元,是2012年的1.3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3285元,是2012年的1.54倍。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2年连增,人均2208元。基本医疗保险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2016年,财政民生支出185.5亿元,占总支出的77%。城镇新增就业8.29万人。

从官方数据直观看待十八以来安阳发展新面貌

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安阳市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发展成果丰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家。2016年专利申请2317件,专利授权1177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标准化村卫生室实行全覆盖,卫生机构218家。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

八、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安阳市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15.3%。市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80天。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小散乱差”污染企业得到清理整治。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

一组组从量变到质变的鲜活统计数据,反映了科学发展给安阳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体现了全市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安阳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站在了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这为安阳市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阳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