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朴素的郭威

然而,郭威的皇帝生涯,只持续了三年。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重。此时此刻的郭威,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心,他叮嘱手下人说:“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俭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近远,不得差配百姓。陵寝不须用石柱,费人功,只以砖代之。用瓦棺纸衣。临入陵之时,召近税户三十家为陵户,下事前揭开瓦棺,遍视过陵内,切不得伤他人命。勿修下宫,不要守陵宫人,亦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石记子”(《旧五代史.周太祖本纪》)。也就是说,在郭威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考虑为国家节省人力物力,在自己的陵墓上不要铺张浪费,不掘土为陵,而是因山而陵。只雇佣工匠,而不用民夫百姓。没有金缕玉衣,没有专人守陵,也不用石人石马石像生。跟之前历朝历代无数庸碌无能的皇帝相比,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如此的下葬要求,只能用寒酸来形容。

郭威主动提出来的特殊要求只有一个——“只立一石记子”。也就是用一块石碑,来记载自己的生平事迹。作为皇帝的郭威,临终之前考虑的依然是流芳千古,而不是死后在另外一个世界的虚妄尊荣。

艰苦朴素的郭威

我们只能感慨,郭威是超越他的时代而存在的。唐末以来,梁唐晋汉四朝加起来,北方已经连续动荡了半个世纪。不断的战争和流血,使北方人口锐减。每一个短暂的政权都疲于自保,来不及发展生产,更谈不上富国强兵。并且连续三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族面南称帝,正宗中原汉族反而靠边站。郭威的上位,让汉人重新夺回帝国正统,完成了类似于隋文帝杨坚的,一个精简版本的“再造华夏”。从郭威开始,中国开始告别五代十国的黑暗时代,重新开启属于儒家文明的历史进程。

郭威在弥留之际的另外一个英明决定,就是立储。

事实上,郭威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在四年前被刘承祐所杀。这其中,也包括了郭威的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这固然是郭威个人的大不幸,但正是因为如此,郭威的立储,才给我们选择了一位足以继承郭威遗志的新皇帝——郭荣。

郭荣也就是柴荣,郭威的养子,柴皇后的内侄。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