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愛劉德華瘋狂的楊麗娟,追星出新高度的浙大粉絲都怎樣呢

「原創」愛劉德華瘋狂的楊麗娟,追星出新高度的浙大粉絲都怎樣呢

楊麗娟,為了心中的劉德華,16歲輟學,讓父母賣房,讓父親賣腎,傾其全家所有,只為見偶像一面,可能最終目的是能“嫁”給劉德華!最終逼得父親投海自盡。11年過去,她最近接受新聞媒體採訪,依然表達想見劉德華的強烈願望,就是為了告訴劉德華,他當初那樣迴避她,是他錯了!現年40的她,住著廉租房,月薪2000多元,和母親在一起艱難度日。

「原創」愛劉德華瘋狂的楊麗娟,追星出新高度的浙大粉絲都怎樣呢

浙江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眼科的胡江華,在其論文致謝中,感謝歌手林俊杰,言明“在過去十年,林俊杰的歌,給我強大精神支持!”,網絡一片好評,當真是追星追出了新高度!

追星,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其實都曾經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存在過,這是青春期的常見心理現象。是通過對偶像的喜愛,來實現理想自我的心理投射。也是人性本身的訴求,滿足追求快樂的慾望和英雄崇拜的心理。

通俗地說,崇拜過程,是充滿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絕對化的聯想。這是一種無可抑制的心性,將自我的某種夢想、慾望、缺憾投射在偶像身上,通過某種情感、行為的投入,既能獲得一種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滿足,也能通過偶像的成功實現另一種形式的自我實現。

「原創」愛劉德華瘋狂的楊麗娟,追星出新高度的浙大粉絲都怎樣呢

而與偶像相關的事物則集合構建了一個虛擬的空間,通過消費偶像衍生的娛樂內容獲得愉悅感,通過加入粉絲群體、應援行為獲得歸屬感。藉由偶像,獲取一點點的溫暖、彌補無法回去的缺憾、釋放現實枷鎖下的空間。藉以短暫脫離當下所扮演的角色及現實生活。

但,重要的是,如同能量補給,當我們短暫休息補給好能量後,依然還需要背起行囊,繼續出發,走在人生的路上,路,還是要靠自己繼續走。將追星看作是一種能量補給,會賦予人生過程意義,將追星看作是目標,那會給自己的人生帶來徒勞無益的意義。

「原創」愛劉德華瘋狂的楊麗娟,追星出新高度的浙大粉絲都怎樣呢

比如浙江大學的這名醫學院學生,通過追星,來塑造對自己有利的行為。欣賞林俊杰的歌,在歌中汲取精神力量,不過度崇拜,不覺得整個世界就只有這個偶像,而自己只為他而活,有度追星,並在追星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讓自己更好的接近自己的理想,就是一種健康的追星心理。這種心理作為一種心理暗示,有利於引領人走向更為高的境界,有利於人的進步和提高自我修養。

如果,追星到了迷失自我,失去理性的程度,就是一種盲目崇拜,追星本身成為目的,會沒有任何意義,比如像楊麗娟追星追得家破人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