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真題練習(附解析)

摘要:為了幫助各位小夥伴更好地備考,公眾號“社會工作師考試網”持續為大家收集整理社工考試相關資料和信息,今日更新內容: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選擇題,具體如下,僅供參考。

9.12|初級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真題練習(附解析)

一、單選題

1.小紅是位聾啞人,結婚十多年來,家裡的經濟狀況還可以,但一直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一次丈夫酗酒後把她打得鼻青臉腫,小紅越想越覺得這樣的生活沒希望,趁丈夫熟睡後,將丈夫殺死並投案自首。針對該個案,關於法律援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小紅沒有委託辯護律師,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B.若小紅沒有委託辯護律師,不能獲得法律援助

C.若小紅沒有提出申請,不能獲得法律援助

D.小紅家庭經濟不困難,不能獲得法律援助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法律援助的特殊條件主要是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針對刑事案件規定的。從殘疾人角度來說,盲、聾、啞三種殘疾人成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自己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而其他殘疾人則是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2.某單位為了支持殘疾人就業,將本單位部分保潔工作交由社區殘疾人承擔,但殘疾人在工作時,遭到其他員工的歧視,有人經常讓殘疾人替他們完成本應自己完成的工作,這些殘疾人敢怒不敢言。針對這種情況,社會工作者宜採取的做法是( )。

A.為承擔保潔工作的殘疾人進行技能培訓

B.評估這些殘疾人身心方面的適應性,疏導他們的情緒,以便做好工作

C.在員工中開展殘疾人權益宣教工作,消除對殘疾員工的歧視

D.探訪殘疾人,瞭解他們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難並幫助他們解決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和社會應逐步創造良好的環境,改善殘疾人參與社會生活的條件。消除社會上對殘疾人的歧視和偏見,激勵殘疾人的自強自立精神,建立一種和諧的社會生活環境。

3.社會工作者相信可以運用專業的方法和技巧幫助矯正對象改變其與社會生活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生活態度、行為方式等,達到恢復其社會功能、迴歸社會的目標。這主要體現了矯正社會工作( )。

A.接納

B.可塑性

C.個別化

D.尊重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社會工作對人的一個基本看法就是:相信每一個人在一定條件下都是可以改變的,也即相信人具有可塑性。

二、多選題

4.某紡織企業的社會工作者針對女職工多的特點,為滿足女職工的生殖健康需要,可以開展的活動包括( )。

A.設置哺乳室方便女工給孩子餵奶

B.為懷孕女工調整工作崗位、減輕勞動強度、保證工資待遇

C.開展以“優生優育”為主題的知識競賽活動

D.在全廠開展“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的講座

E.在企業的統計報表中實行分性別統計

參考答案:AB

參考解析:婦女的需要之一是生殖健康的需要,由於婦女有著特殊的生理特點—“四期”,婦女健康和安全不僅關係到婦女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也影響到子孫後代以及整個家庭和社會的總體健康水平。針對婦女生殖健康的需要,該紡織企業可以開展的活動是AB。

5.張女士婚後與丈夫十分恩愛,但隨著女兒的出生,有重男輕女思想的婆婆就鬧著讓兒子與張女士離婚,張女士與婆婆多次解釋也無效果,最後與丈夫離了婚,獨自撫養女兒。最近張女士回想此事,常常感到自責和無助。向社會工作者小劉求助。下列小劉的做法中體現了性別視角的有( )。

A.幫助張女士反思自己的性格和行為中存在的不足並加以改正

B.肯定張女士之前為維護婚姻所做的努力

C.告訴張女士生男生女並不是她的錯,不必過分自責

D.表達自己對此張女士獨自承擔家庭責任所付出努力的欽佩

E.介紹張女士參加單親媽媽支持小組,學習照顧女兒的技巧

參考答案:BCDE

參考解析:性別視角的社會工作方法有:①建立平等的協作關係;②協助婦女重新界定問題,提升意識;③挖掘自身潛能,聯絡周圍資源,解決面對的問題。本題中BCDE體現了性別視角。

6.社區康復是殘疾人康復的重要方法。下列屬於社區康復的活動是( )。

A.做好社區的計劃免疫工作

B.為社區公共廁所加裝扶手和防滑墊

C.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

D.建立社區康復中心針對不同人進行康復訓練

E.利用“全國助殘日”在社區開展為殘疾人服務的活動

參考答案:ABDE

參考解析:社區康復的內容包括:①開展殘疾的預防。殘疾預防是在發生傷、病、殘之前,預防其發生或減輕其功能障礙程度的措施。修建方便殘疾人日常生活的無障礙設施,並保證這些設施能安全使用。開展全面康復服務。利用“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節假日、雙休日為殘疾人服務,如何利用社區資源以及“志願者”開展工作等。②開展康復評定。③開展全面康復服務。

公眾號“社會工作師考試網”,免費提供在線題庫,以及更多社工考試資訊與備考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