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皇帝后对他的哥哥怎么样?

ai莉84131446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本名朱重八。要是算上他的堂兄胞兄,一共兄弟八人,他们分别从重一到重八。在福垊看来,朱元璋对自己堂兄、胞兄还是相当地厚道的。明太祖不仅封了七位哥哥为郡王,那级别跟洪武帝养岳父郭子兴的级别一样高。就连他们的儿子也大都封为了郡王,其中还有一位的级别还相当于亲王呢!

堂哥也是哥,福垊说一说

据《明史》载朱元璋的堂兄们乃其叔父寿春王朱五一,然而福垊从其堂兄年岁上以及名字五一上判断寿春王应该为其伯父。福垊又查朱元璋曾为吴王时,写的家世《朱氏世德碑记》得知,寿春王(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就是其伯父,由此可知《明史》记录错误。寿春王(1277-?)有子四人。

【朱重一】他活得年岁较长,其母为刘氏,生于盱眙(Xuyi),朱元璋兴兵时已去世,1368年朱元璋称帝,追封其为霍丘王(霍丘,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明史》载有一子,封为宝应王(宝应,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而百科载:妻翟氏,有子二,长曰朱赛哥,封高沙王(高沙,今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高沙镇);次曰朱铁哥,封宝应王。因《明史》曾有误,福垊将百科资料作为参考,最终福垊从逻辑上考证是正确的。

【朱重二】生于盱眙,早卒无子,1368年追封为下蔡王(下蔡,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

【朱重三】生于盱眙,开国前卒,子不详,1368年追封为安丰王(安丰,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安丰镇)。生有四子分别封为六安王(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市)、来安王(来安,今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都梁王(都梁,乃盱眙古称,其封地应该在盱眙境内)、英山王(英山,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

【朱重五】其母刘氏,生于钟离(凤阳县),早卒无子,1368年追封为蒙城王(蒙城,今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00年12月29日,著名相声演员牛群在蒙城县挂职位副县长(名誉县长)。

《朱氏世德碑记》载,其伯父有孙六人,并参加了朱元璋的军队,而且阵亡。由此,从逻辑上来说百科资料是正确的,详细的印证尚未得到可靠的证据。

亲哥更是哥,福垊唠唠嗑

朱元璋称帝后追尊其父为仁祖,福垊想大概因为其父善良本分吧。娶妻陈氏,泗州人(今盱眙县人)与堂兄数字名所不同的是,朱元璋将亲哥都赐给了正式名字,就连他父亲的名字都是他起的,这个绝对的空前绝后。从顺序上来看重四要大于重五的。大明仁祖(1281-1344),有子四人

【朱重四】(?-1344)朱元璋赐名为朱兴隆,生于盱眙,追封为南昌王。上图来自百科,但福垊感觉朱元璋的大哥应该没这么老吧。有子两人,长子朱圣保册封为山阳王(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早卒,无子。次子朱文正,任大都督,最大的亮点就是以4万兵力抵挡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85天的强攻。守卫洪都(洪都之战)一役,福垊以为其才应在蓝玉之上。因为功高震主加之居功自傲被朱元璋软禁逼死。

朱文正死后5年,即1370年,朱元璋册封其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桂林),虽然是两字王,尽管待遇比朱元璋其子要低一些(明史:“靖江王,每年米二万石,钞万贯,余物半亲王”。),但相当于亲王(明史:“靖江王则以亲王封,故视秦、晋仪。”)。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靖江王是中国历史上传袭时间最久的藩王(1403-1650)

【朱重六】朱元璋赐名为朱兴盛,生于五河,追封为盱眙王。有子一人,名为朱旺,追封昭信王,早卒,绝嗣。朱元璋父母长兄去世后,他守家。

【朱重七】朱元璋赐名为朱兴祖,生于五河,追封为临淮王,入赘刘氏,早卒,绝嗣。

【朱重八】朱元璋给自己改名为朱兴宗,成为了开国皇帝。

亲姐有区别

大姐】大姐出嫁的早,嫁给了王七一,无子。早年朱元璋起兵时,曾去大姐家避难,为大姐好大姐夫所拒。朱元璋这时就像刘邦记恨他大嫂一样记恨他大姐,一直都不搭理他们。直到1370年,在外甥也就是名列功臣第三的李文忠的说情下,也就匆匆封她了个太原长公主了事,顺便将姐夫任命为驸马都尉。

【二姐】(1317-1351)赐名朱佛女,二姐嫁给了盱眙人李贞(1303—1378),二姐夫家境尚可,他们对朱元璋颇为照顾。1351年二姐去世后,1353年李贞携子李文忠投靠了朱元璋。朱元璋刚一称帝就追封二姐为孝亲公主,1370年追封为陇西长公主,加封李贞为“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1372年加封为曹国长公主。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李景隆为朱棣夺位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福垊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贫农世家,也是出生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底层。朱元璋一共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大哥朱兴隆、二哥朱兴盛、三哥朱兴祖。

  • 朱兴隆

朱元璋的大哥原名是朱重五,后朱元璋为大哥改名为朱兴隆,并将大哥追封为南昌王。在公元1344年,淮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瘟疫,朱元璋的大哥和父母都因此先后去世。朱兴隆的妻子带着儿子朱文正逃荒而去。

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以后,朱兴隆的妻子带着儿子朱文正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也视朱文正如自己的儿子,将他带在身边一同领军作战,并屡立战功,被升为枢密院同敛。朱文正英勇善战,洪都之战中坐镇孤城抵挡住了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军功卓越,更被朱元璋所看重。洪都之战后被提升为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可惜后期朱文正对朱元璋的赏赐感到不满,因此暗自私通张士诚密谋。被朱元璋发现后,朱元璋念其军功卓越,又是大哥的儿子,多年来更是把朱文正当自己的儿子对待。因此朱元璋只是免去了他的官职,并将他软禁于桐城,最终郁郁而终。

朱文正死后留下了儿子朱守谦,朱元璋将当时八岁的朱守谦奉为靖江王,这也是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朱元璋也将大哥的长子朱圣保封为山阳王。

  • 朱兴盛

朱元璋的二哥原名叫朱重六,后来也被朱元璋更名为朱兴盛。在父母和大哥去世之后,二哥也和他分开各自逃命。不过二哥也没有撑到朱元璋称帝的那一天,早早离世,他的儿子朱旺也去世较早。朱元璋称帝后追封二哥朱兴盛为盱眙王,追封其侄子为昭信王,朱兴盛夫妇及其儿子也被安葬与安徽的凤阳明皇陵中。

  • 朱兴祖

朱元璋的三哥,原名朱重七,后改名朱兴祖。朱兴祖在史书中的记载很少,因此推断朱兴祖去世的很早,并且没有子嗣。公元1368年,朱兴祖被追封为临淮王。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还有两个姐姐。大姐被追封为太原长公主;二姐被追封为曹国长公主。并将二姐的儿子李文忠收养在身边,被追封为岐阳王。

朱元璋对待血浓于水的亲人,非常的尊敬和重视。还特意在老家凤阳建造明皇陵,把自己的父母和哥哥们的墓都迁入皇陵,使后人祭拜。


品读武器装备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介布衣起身,不仅自己黄袍加身,还延续了后世近300年的王朝,可谓是一个大英雄。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追尊父亲朱世珍为明仁祖淳皇帝。

明仁祖朱世珍有四个儿子,朱元璋是最小的,上面还有长子朱兴隆、次子朱兴盛、三子朱兴祖等3人,那么,悦史君接下来就分别讲讲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二哥朱兴盛和三哥朱兴祖的情况。

第一,大哥朱兴隆

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朱兴隆出生,当时的名字还是朱重五。

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在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流行的情况下,朱重五因饥寒交迫不幸去世。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大哥朱重五改名朱兴隆,并追封他为南昌王。

南昌王朱兴隆留下朱圣保、朱文正两个儿子,其中,朱元璋册封朱圣保为山阳王;朱文正则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南昌王,他的后代还成为世袭的靖江王。

第二,二哥朱兴盛

朱兴盛的原名是朱重六,早年因贫病去世,他的儿子朱旺也早早去世。

朱元璋登基后,为二哥朱重六改名朱兴盛,并追封他为盱眙王,侄子朱旺也被追封为昭信王。

第三,三哥朱兴祖

朱兴祖的原名是朱重七,在元末乱世中早早去世,没有留下子嗣。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三哥朱重七改名朱兴祖,并追封他为临淮王。

由此可见,朱元璋将哥哥和侄子们,全部都追封为郡王,唯一追随他南征北战的侄子南昌王朱文正,还获得了子孙世袭靖江王的资格,真是莫大的荣耀啊。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疑心甚重。为了防备随自己一起打下江山的元老们居功自傲,谋权篡位,他不惜大开杀戒,随意株连,真可谓“杀人如麻”。正如史书记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


如此残忍的皇帝,对待自己的哥哥又是怎样的呢?

这里,又可以看到朱元璋重情重义的一面。朱元璋共有三位亲哥哥、一位结拜哥哥。

朱元璋称帝前,他的三个亲哥哥都已经不在人世。《明史》中曾记载“太祖起兵时,诸王皆前卒,独文正在。”


文正就是朱元璋亲大哥的儿子,他的亲侄子,为朱元璋夺得大明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的大哥死于1344年时,也就是朱元璋16岁的时候。


1343年他们家乡濠州(今安徽凤阳)发生旱灾,第二年又发生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他的父母和大哥先后感染疾病身亡。


而他的二哥、三哥生卒年皆不详,但都是在其称帝之前已身亡。

朱元璋称帝后,他将大哥追封为南昌王;二哥追封为盱眙王;三哥追封为临淮王。

这是皇帝朱元璋对自己亲哥哥的所为。


传说朱元璋还有一个结义哥哥,名叫田兴。据说是在朱元璋当和尚的时候,出门化缘时认识并结拜为兄弟的。


这个哥哥在朱元璋落难时曾给予他很多的帮助。但朱元璋起义后,两人便失去了联络。而实际上,是朱元璋没有了田兴的消息,而田兴却一直在暗地里帮助着朱元璋。


称帝后,朱元璋曾派人在全国各地多方打听这个哥哥的下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元璋有了这位哥哥的消息。


于是,他以弟弟的身份,给哥哥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诚挚地邀请哥哥来京城。

田兴来到京城后,朱元璋对其以厚礼相待,感恩他在自己落难时给予的帮助,并劝田兴留在京城养老。

田兴听从皇弟的安排留在了京城,朱元璋一直对其以兄弟之礼相待,直至其终老。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在面对于自己没有威胁的亲人时,他还是非常重情重义的。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纵观中国历史,有两位出身低微的“布衣天子”,一位是汉高祖刘邦,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相比至少还是泗水亭长的刘邦,朱元璋的出身则更为卑贱低微,最惨沦为乞丐。


朱元璋出生农家,世代种地,家里一贫如洗。那么,朱元璋到底有几个兄弟?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怎么对待他兄弟的?(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史随时看!)


朱元璋:一个兄弟众多的赤贫农家

由于家里太穷,朱元璋从小给地主放过牛,给富人当过家奴,为了活命出家当过和尚,沦为街头乞丐,父母兄弟因元末的贪官腐败及天灾人祸而纷纷走上了死路,坚挺侥幸活下来的他,也在整天为能吃饱肚子而颠沛流离,可以说惨得不能再惨。

“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参加红巾军起义才取的正式名字,在此之前他是没有真正名字的,而是父母按照兄弟排行叫“朱重八”。

按元代习俗,没有多少文化的平民百姓一般不起名字,只是用行辈加上父母年龄合算的数目或用出生年月、兄弟排行等作为称呼。



朱重八的爹叫朱五四,当时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已有四个儿子,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自己也有四个儿子,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排行第八,家里最小,又在“重”字辈上,故取名“重八”。

朱重八,不能算作一个名字,只能算是一个代号。因此朱重八发迹之后,就换掉这个土啦吧唧的代号,曾多次更换雅名,最后才选定了“朱元璋”这个名字。

朱五四生有4子2女,朱元璋是家里最小的娃,上面是3个哥哥和2个姐姐。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对待哥哥们的?


元末的贪污腐败及天灾作用下,遗憾的是,朱元璋的父母和3个哥哥都早早死掉了。当他当上皇帝后,实际上他的哥哥们统统不在了,他还能怎样对待3个哥哥?

活人之福是享不了了,于是大加追封3位哥哥为王,并善待哥哥的后人。朱元璋怎么做的?


大哥朱重四

饥荒瘟疫而死,追封南昌王,起名朱兴隆,留下一子朱文正。

朱文正是朱元璋亲大哥唯一的儿子,随母亲王氏投靠叔父朱元璋。大哥死了,但大哥的儿子朱元璋视如己出,十分器重。后来朱文正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干将,能征善战,战功赫赫。

在洪都保卫战中,朱文正镇守孤城,率兵4万死死拖住了陈友谅60万大军进攻,坚守85天,这一战青史留名,对朱元璋打败强敌陈友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后来,虽然朱文正犯了私通张士诚重罪,朱元璋也并未杀他而是囚禁,后郁郁而终。


朱元璋不忘朱文正的功劳,将朱文正8岁的儿子封为靖江王,世袭罔替,藩地桂林,朱文正一脉传14代,一直到明亡,是明朝历史上唯一一脉非太祖血统的王族。(欢迎关注|峰子奇观,趣史随时看!)


二哥朱重六


早死,绝后,追封盱眙王,起名朱兴盛。

三哥朱重七


早死,绝后,追封临淮王,起名朱兴祖。

朱元璋的大姐,嫁夫王七一。

由于朱元璋早年造反遭到追杀逃亡时,曾乞求大姐家收留,大姐和大姐夫怕受连累,最亲的大姐却见死不救,轰走了朱元璋。


朱元璋对此事铭记在心,所以当上皇帝后没有对大姐家有任何封赏。后来,看在二姐家儿子李文忠请求的面子,才给已死的大姐,追封了个“太原长公主”的封号,大姐夫也沾光封为驸马都尉。


朱元璋的二姐,嫁夫李贞。

朱元璋家境穷苦,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遭尽亲戚四邻的冷眼,只有二姐顾及亲情,时常救济这个可怜的弟弟朱元璋,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知恩图报,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

从以上可以看出,朱元璋身世悲苦,当时世道苦大仇深,虽然生逢乱世、杀人如麻,但却也是爱憎分明,心中有自己的一杆秤。


我是历史老友峰子哥,欢迎关注,顺手点个赞哦!更多更新中.....咱们下期见!

▷▷寄语:关注历史头条号|峰子奇观;更多奇趣随时看!作者|峰子哥;版权勿侵。欢迎历史兴趣朋友留言交流!

峰子奇观


我认为朱元璋做的已经很不错了。朱元璋这个人出身很卑微,甚至连个像样名字都没有,他的祖父叫朱初一,而他祖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他的父亲朱五四,一个是他的大伯叫朱五一,他大伯又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朱重一,朱重二,朱重三,朱重四,而朱元璋也有四兄弟,三个哥哥分别是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而他则因为排行老八而被叫做朱重八。



在元朝腐败的时候,农民没有饭吃,很多人都被活活饿死,而朱重八家也不例外,兄弟姐妹陆续饿死,最后连自己的父母也活活饿死了,后来活下来的兄弟姐妹各自去讨生活了。而朱元璋是众兄弟里面最有出息的,那就是带兵起义,后来大家也知道,经历九死一生的朱元璋当上了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皇帝,那么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对自己的哥哥们怎样呢?



大哥朱重五,后来被朱元璋改名叫朱兴隆,朱兴隆和朱元璋的父母都是因为那时候没有饭吃给饿死的,但是朱兴隆有妻子,因为一个女人还要带孩子很难生存,得知朱元璋起义之后,大哥的妻儿就投奔了朱元璋,起义后的朱元璋在军营也有些地位,所以吃一口饱饭还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就收留了自己的大嫂和大哥的儿子朱文正。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成了一员猛将,而朱元璋更是对他喜爱至极,一直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后来在关键战役洪都之战中更是立下盖世奇功,也受到了朱元璋的嘉奖。但是朱文正仅仅因为自己叔父的奖赏不够去暗通张士诚结果被发现,朱元璋是又气又恨,但是因为是大哥的儿子,又多次立下战功就没有直接处死,而是罢官之后软禁在桐城,在朱文正死后,朱元璋又封朱文正的儿子为靖江王。后来还追封自己的大哥为南昌王。



二哥朱重六,朱元璋帮二哥改名为朱兴盛,二哥就是属于分别逃命的那一种,不但没有朱元璋混的好而且还丢了性命,儿子朱旺也去世了,所以没有留下后人,朱元璋就追封自己二哥为盱眙王,追封朱旺为昭信王。

三哥朱重七,朱元璋改名为朱兴祖,三哥去世的更早,而且没有子嗣,后来被朱元璋追封为临淮王。除了几个哥哥,其实朱元璋还有姐姐,大姐曾经因为朱元璋是起义军都不愿意帮助朱元璋,后来朱元璋也是勉为其难的追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而二姐则就不一样了,因为经常帮助朱元璋,朱元璋也是感恩戴德,先后封为了孝亲公主,陇西长公主,曹国长公主,而他的儿子李文忠更是被封为岐阳王。



朱元璋的一生是饱经风霜的,对待贪官污吏他从来都是嫉恶如仇毫不手软,而对于自己的亲人从来都是恩重如山,后来更是把自己的父母还有哥哥的坟迁入黄陵让后代祭拜。


一个看历史的小矮人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都知道,元代时没有官职的汉人百姓不让起名,以数字代替。

朱元璋的发小汤和,曾祖父叫五一,祖父叫六一,父亲叫七一,三个节日。常遇春的父亲叫六六,再加一个六就成老铁了。我们知道,朱元璋的爷爷叫朱初一,生有两个儿子,老大是朱五一,老二叫朱五四,哥儿俩合起来占了一个黄金周。朱五一和朱五四各生了四个儿子,按照大排行,这八个男孩从朱重一排到朱重八,最小的朱重八长大了以后就成为了朱元璋。

朱元璋的三个亲哥哥分别是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他们三人都没有活到朱元璋当皇帝的那一天。

老大朱重四,名字后来被朱元璋篡改为朱兴隆。

朱元璋16岁那一年淮北大旱,朱元璋选择出家当了和尚,而老大没熬过饥荒,饿死了。他的妻子带着孩子逃难。等到朱元璋从军后慢慢混出了名堂,朱元璋的嫂子带着小儿子朱文正也来投奔他。

朱元璋对朱文正视同己出,朱文正在南昌保卫战中也立下大功,但战后朱文正对待遇不甚满意,异想天开要窝里反投靠张士诚。朱元璋恨铁不成钢之余,倒也没把他怎么着,只是做了软禁处理。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把哥哥朱兴隆追封为南昌王。朱兴隆的长子朱圣保(早夭)被封为山阳王,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后来被封为靖江王。

老二朱重六,名字后来被朱元璋篡改为朱兴盛。

他们全家死的都比较早,后来因为老朱家曾经在盱眙生活过,朱元璋追封他为盱眙王,朱重六的儿子朱旺属于早夭,被追封为昭信王。

老三朱重七无子,死的早,死后被改名为朱兴祖,同时追封为临淮王。

概括一下朱元璋对三个死去的兄长的做法,那就是全部改名、封王,只有朱老大一脉有孙辈存活,那就是被封王的朱守谦。

朱元璋还有两个姐姐。

大姐婚后无子,去世较早,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太原长公主。

二姐朱佛女,去世时也很年轻,死后被追封为曹国长公主,但她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是明朝响当当的开国第三功臣,生前封为曹国公,死后追封为岐阳王。

李文忠的儿子也继承了曹国公的爵位,可惜他的人生就比较悲剧了,打仗水平比起父亲差出天际。

他的名字朱棣一定很喜欢听,对,他就是靖难之役时表现令朱棣喜出望外的李景隆。


历来现实


从明朝的藩王泛滥来看,朱元璋是很重宗族情的,由于他出身实在太苦,为了不让子孙跟他一样受苦,他给宗室子弟定下了丰厚的经济特权。

宗室藩王整天无所事事也可以领到巨额薪资,而且明朝藩王并不降级,随着皇族繁衍,到了明末,藩王开支已经成为中央财政的一大重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朱重八对子孙如此照顾,那对他的兄弟们呢?

据记载,朱元璋一共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大哥朱兴隆(原名朱重五)、二哥朱兴盛(原名朱重六)、三哥朱兴祖(原名朱重七);大姐太原长公主、二姐曹国长公主朱佛女。

朱重五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农世家,实打实的八辈贫农,从曾祖父起,数辈人就都交不起税了,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朱元璋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从很小就开始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以获得一口饭吃。

但很不幸,在朱元璋十几岁的时候,濠州接连发生旱灾、蝗灾和瘟疫,他的父母先后去世,其大哥朱重五也病死了。

为了活命,朱元璋和朱重六草草掩埋父母长兄后,各自逃荒,朱元璋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而朱重五的妻子王氏则带着儿女往其他方向逃难。

后来寺庙也没粮了,朱元璋被打发出去化缘,其实也就是乞讨,朱元璋边走便乞讨,亲眼看到这腐败元廷治下的民不聊生,最终参加了起义军,开始其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而王氏也带着儿女活了下来,虽然长子去世,但其次子朱文正活得好好的,在朱元璋声名鹊起之后,王氏带着朱文正前去投奔小叔子,朱元璋欣然接纳,并将侄子当成自己儿子抚养。

朱文正的能力不需要多说,在洪都保卫战中,他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朱文正以战功成为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但却因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而私通张士诚,事情败露后,朱元璋不忍心杀他,而是将其软禁,朱文正最后郁郁而终。

朱元璋对大哥一脉还是很客气的,洪武元年即追封为南昌王,并改了个好名字朱兴隆,列祀家庙。后来朱元璋封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靖江王,朱兴隆成为靖江王始祖,朱文正为二世。此外朱兴隆早逝的长子也封了山阳王。

朱重六

运气不可能笼罩所有人,跟朱元璋分开逃命后,运气不太好的朱重六就没能活下来,其独子朱旺也同样没能逃过灾荒。

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追封朱重五为盱眙王,改名朱兴盛,列祀家庙,追封其子朱旺为昭信王。这一家子也被朱元璋下令移葬至朱元璋在凤阳修的明皇陵。

朱重七

朱重七运气更不好,他都没能称到逃荒,很可能在灾荒大起之前他就已经去世了,

由于年纪小,也没有儿子,朱元璋也给改了个名字叫朱兴祖,随后追封临淮王。

总的来说,朱元璋对哥哥们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他们在朱元璋起兵前都去世了,朱元璋跟他们又没什么天大过节,兄弟之间自然是和和睦睦。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朱元璋的两个姐姐。

二姐朱佛女嫁的比较好,朱元璋其他亲戚都比较穷,就二姐家还能吃饱饭,对娘家也多有照拂,后来对朱元璋也多有接济,跟朱元璋关系极好。

虽然朱元璋称帝时,朱佛女早已去世,但朱元璋对姐夫一家仍旧非常照顾,不断加封姐夫李贞,至于他的外甥李文忠,朱元璋更是收为养子,赐姓朱,李文忠也是明初名将,开国六公爵之曹国公,死后追封祁阳王。

但朱元璋的大姐出嫁很早,家境也不好,对娘家没有照顾,跟朱元璋的关系很普通。更有说法称朱元璋刚参军的时候,曾在大姐家躲避元兵,大姐夫王七一因为怕受连累,不肯接纳。

后来朱元璋称帝,绝口不提长姐,还是李文忠回乡祭奠母亲,前去寻找姨母灵柩,发现破旧不堪,报告朱元璋,朱元璋碍于皇家脸面,才封长姐为太原长公主,封长姐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而这时,已经是洪武三年,太原长公主也是朱元璋所有亲人中最后被追封的。


平沙趣说历史


未发迹前的明太祖朱元璋家族因为经历了元末的暴政和乱世,人丁十分稀疏。在开元建国,建立大明王朝时,朱元璋的三个亲哥哥、两个亲姐姐都已经作古,亲侄子也只剩下朱文正一根独苗。所以,对于黄土之下的兄长们,朱元璋彼时能做的无非也就是封土建陵、风光改葬(即位于明中都凤阳的明皇陵,并未迁葬,而是在原葬地基础上加封土及地面建筑建成,其内葬着朱元璋的父母朱世珍(五四)夫妇,陪葬有朱元璋兄嫂等多人),而后追赠王爵,给予兄长们香火祭祀及死后哀荣。所以,朱元璋在洪武元年追尊数代先祖为皇帝的同时,追赠长兄朱兴隆(重五)为南昌王、次兄朱兴盛(重六)为盱眙王、三兄朱兴祖(重七)为临淮王以及次兄朱兴盛(重六)已故的儿子朱旺为昭信王。


长房朱兴隆(重五)系的唯一一根独苗朱文正在明朝开元建国之前因为一些小事而怨恨朱元璋赏罚不公,私下和朱元璋的对手张士诚勾勾搭搭,被朱元璋幽禁,郁郁而终。但朱文正毕竟出身朱家的长房,又是朱元璋三个亲兄弟家中仅剩的一根独苗。所以,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封王建藩时,正式册封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就藩桂林,以延续长房的香火祭祀,使之成为了明朝二百余年唯一一家非朱元璋直系后代的藩王,并享受高于明朝所有郡王、略低于亲王的待遇。同时,朱元璋还明旨以其长兄朱兴隆(重五)为靖江藩始祖,朱文正为二世祖,等于是变相承认了朱文正的藩王身份,也算是对长兄家善始善终、仁至义尽了。



另外,明朝开元建国之后,朱元璋的伯父以及堂兄弟、堂侄等较近支的亲属也都受到了优待。死了的基本都追赠了王爵,活着的也基本都册封了郡王等爵位。如朱元璋的伯父朱五一追赠寿春王,堂兄朱重一追赠霍丘王,堂侄朱赛哥、朱铁哥封高沙王、宝应王等;这里就不详细列举了。

最后,顺带说一下朱元璋的两个亲姐姐——太原长公主和曹国长公主。当然,都是追封的,明朝建国时二人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值得一说的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其二姐曹国长公主的儿子李文忠。李文忠,明朝和徐达、李善长、常遇春等人并列的开国元勋之一,生前封曹国公,死后追赠岐阳王,谥“武靖”,和被幽禁至死的朱文正一起号称是朱元璋直系亲属里的两大悍将。“靖难”中和谷王朱橞一起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的燕军进南京城的李景隆就是他儿子。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朱元璋父母早亡,大姐也早就不在了,更没有留下子女,所以,当年大姐夫家对朱元璋这个穷亲戚很少过问。而二姐和二姐夫因为生活勉强还过得去,对于落魄时的朱元璋经常接济,所以朱元璋发达之后对二姐一家也特别照顾。二姐已故,舅舅对外甥照顾理所当然,所以朱元璋照顾李文忠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朱元璋不仅如此,终其一生对二姐夫李贞也是关怀备至。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在李贞没有像样军功的情况下,将其与开国元勋一道封恩亲侯(要知道,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也不过封了个诚意伯而已。再看这名号,等于就是明着说,这个侯爵就是专门给我二姐夫设的),两年之后又进封曹国公。其死后更是与徐达、常遇春、汤和以及其子李文忠等开国元戎巨勋一样,被朱元璋追赠陇西王,谥“恭献”,并赠祖上三世王爵。真可谓荣宠以及,历朝历代驸马能得王爵者,除了石敬瑭(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等改朝换代的野心家和清朝的蒙古王爷,几乎没有。





明太祖朱元璋素来以刻薄寡恩著称,但那是对外人。从朱文正和李贞的境遇来看,其对自家人还非常大方的,甚至比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更加大方。


農民工老楊


朱元璋一共有三位哥哥,两位姐姐,自己可谓是最少的那一个。那么朱元璋登基后,他的哥哥姐姐的结局是什么呢?

朱元璋的二哥三哥早早的就去世了,并且也没有子嗣,因此没有机会看到朱元璋发达之际。

而大哥也在朱元璋起义之前就去世了,但是留下了一个儿子朱文正,而朱文正在朱元璋起义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之时,正是朱文正带兵抵挡住了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才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反败为胜的机会,洪都保卫战是朱元璋的一个转折点,而在这转折点中,朱文正可谓是功不可摸。



后来明朝建立后,朱文正因居功自傲,被朱元璋软禁,最后郁郁而终,死时三十岁。


二姐李贞一家在朱元璋落魄之时,对朱元璋经常帮助,虽然二姐曹国长公主没能活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之时,但是她却也有一个出色的儿子,那就是李文忠,年少的李文忠可谓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在朱元璋的起义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后来被封为曹国公,李文忠死后,儿子继承他的位置,也是深受朱元璋器重,一直到朱棣时期,李文忠这一代都是深受器重的。

大姐太原长公主,朱元璋落魄之时逃亡到大姐家里,但是大姐因为怕受牵连于是拒绝了朱元璋,而朱元璋为帝之后,一直记得此事,因此虽然朱元璋为了皇帝,但是一直没有给她大姐什么帮助,一直到他大姐死后都是这样。而总体而言,朱元璋这几位哥哥姐姐都没有得到过朱元璋的恩赐,或者是好处,如果真的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二姐曹国长公主一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