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来是我们对陪伴方式有这么多误解!

安全感,是婴幼儿教育里常被提及的一个字眼。

很多人都说,陪伴是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安全感缺乏的表现是不停地的哭闹、搞破坏求关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安全感缺乏的另一种表现是,表现温顺,但是不停的求关注。

比如:妈妈在做饭。

  • 妈妈,你看我搭的积木好不好?
  • 妈妈,我画了一个苹果。
  • 妈妈,你看我给小熊穿的衣服漂亮吗?

这类孩子得到的陪伴一点都不少,他们不哭不闹,谦卑有礼,但是,他们一刻不停的寻求外界关注,通过得到“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来是我们对陪伴方式有这么多误解!

受到这个错误目标的和动机的影响,孩子认为只有当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时,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

因此他们会发展出各种得到关注的技巧,找各种让别人为自己忙活的方式,可能有的方式可爱有趣、愉快好玩。

但不论这个方式多可爱,目标都是为了得到关注而不是因为所有成就。

1

真正安全感足够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一个有勇气、有健康的自我认知的孩子会注意到,妈妈除了陪他玩以外,还需要做别的事,当大人忙碌的时候,他应该找得到自己玩耍的方式。

当然,年幼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和爱,但是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感受,你会发现,有些行为是真的需要帮助,但有些是因为孩子不停的求关注,我们不得已而为之。

这个没有统一标准,但每个父母都知道其中的差别。

养孩子的第一年你可能觉得累得透不过气,这很正常,但是1岁之后,安全感足够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给妈妈一定的个人空间的。

很多人都觉得,安全感就是陪伴,就是爱啊,但遗憾的是,爱你的宝宝不会自动导致安全的依恋。

所以,不要迷信神话:安全感不等于无条件的爱、不等于无时不刻自我牺牲式的陪伴。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来是我们对陪伴方式有这么多误解!


2

安全感源于你的回应能力、管理压力,以及成功安抚婴儿的能力

1、回应能力

之前我们写过,回应不足、过度回应都是错误的。

回应不足:有人觉得如果过度满足孩子,会把孩子惯坏。

宝宝一岁以内,饿、尿、拉、疼、痒等一切生理需求都会哭闹,都需要细心的妈妈给予及时又正确的处理。

如果婴儿时期看护人回应不足,那么安全感肯定就不够。

婴儿期获得的满足与信任越多,以后独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过度回应:就是娃不太需要你,没啥大事的时候,也上赶着参与。

隔代养育里比较常见,他们太心疼孩子,以致于普通的跌倒都会被过激的反应为大呼小叫,或者娃拼错一块拼图,都立马“指点”。

过度回应导致的结果,就是患得患失,找不到自我定位,需要过度关注,也属于安全感缺乏的一类

最佳的响应方式是Interactional Synchrony(同步+共情),照看者要敏感的捕捉到婴儿的各种需要并提供适当强度的回应,同时要与婴儿的情绪状态相匹配。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来是我们对陪伴方式有这么多误解!

2、你的管理压力

很多妈妈都有一个纠结:孩子的某些需求若没被满足,会破坏他的安全感吗?

  • 最常见的小月龄如抱睡、奶睡...
  • 大月龄的不刷牙、不坐安全座椅...
  • 更大的宝宝乱买玩具、不愿去幼儿园...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是需要规矩和边界的,规矩和边界恰恰是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孩子们会反复试探大人的底线和边界。

当你坚持原则和底线时,他反而会感到安全。

这就像双重检查一扇上锁的门,你知道它被锁定了,再次检查会让你感觉更安全。

但如果哪天你突然发现它没锁,那么你日后反而会增加检查的频率。

所以一个重点就是:建立规则,并给规则创造可预测的后果。

即便这个后果是孩子不喜欢的,但如果是可预测的、那对他来说就是安全的。

*例如很多妈妈头疼的不刷牙,这位妈妈就做得很好,在她家,他们跟孩子的约定是,不刷牙就没有睡前故事。(因为刷牙的自然结果不可能放任娃承担,所以,当时就约定了这个,这类规则的前提一定是双方约定,而不是父母一时兴起.)

如果某天她就是不肯刷,那么躺在床上就是没故事听,她就会哭着打滚。

但此时的哭闹其实对孩子是没影响的,她早就知道结果,闹一闹不过是想试探,她哭着喊着滚一会儿发现没人让步,也许还会乖乖的过来妥协:好吧,刷牙!

所以父母需要向孩子明确你对他们的期望,以及如果他们不按预期行事将会发生什么,

然后你必须坚持不懈地做你说你会做的事情。

3、成功安抚孩子的能力

这个就是父母对孩子情绪的一个安抚能力。

最初的安抚工作可能大都是父母独自来做,比如睡前困倦要用嘘声或抱起安抚,受到惊吓要抱抱安抚,但是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家长就要开始帮助他们处理感受,并学习自我安抚。

但,你的安抚方式对吗?

孩子跌倒了:

  • 妈妈知道你很痛,我们下次看见不平的路,慢慢走。
  • 还是,都怪这路不平,把我宝宝绊倒了,妈妈帮你踹一脚出气。

楼下的秋千想要别人下来他自己玩:

  • 妈妈知道你现在不能玩秋千很着急,不过,我们要排队要轮流等,或者你先玩个跷跷板,边玩边等?
  • 还是你会说,哟,宝宝不哭不哭,妈给你买个冰淇淋去怎么样?或者,哭什么,没看见上面有人玩,你等会儿不得了?

如果你的选择都是后两者,就不能怪为什么每次遇到一点点困难娃都要喊你帮忙;每次你做个饭、晾个衣服的功夫,娃都不肯等待,像狗皮膏药一样赖着你了。

要知道,安抚的目的,绝不是止住眼前的哭声那么简单,通过帮助孩子处理不愉快的感觉,才是增加孩子控制感和安全感的终极武器。

而只有这样,他才能建立起自己处理负面情绪的安全网,否则每次在独立活动中遇到不愉快或挫折,他都没有办法自己处理,而是选择求助于父母或他人。

所以,下次安抚孩子的时候,试着让孩子表达自己(不会说的宝宝,父母帮他表达,让他确认)。你跟孩子就一定能够找出这些感受的原因。

举一个情景:当家长正在收拾屋子,客厅里正在玩积木的孩子大喊妈妈或哭着发脾气。

那么,家长不要直接的安抚,孩子不哭啊,妈妈来抱抱或者妈妈来XXXX,而是先试着去确认

  • 是搭不上积木很沮丧?
  • 还是自己玩很孤单?
  • 还是玩腻了积木太无聊?

然后让孩子思考他们为何会有某种感觉,并给出适当的选择建议。

  • 如果是沮丧,可以坚持再努力看看;
  • 如果是孤单,可以叫妈妈陪玩;
  • 如果是无聊,就换个玩具玩。

那么下次她才能学会,不在第一时间“麻烦”我,而是自己试着处理。

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父母的职责不是帮助孩子消除负面情绪,而是,帮助他们学习处理感受。

这是父母的一门必修课,因为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讲,当父母不采取行动时,孩子们不太可能会主动的感知情绪,并学习自我安抚以感受情绪安全。

他们只会用一种方式宣泄自己,就是大哭,而如果父母盲目的止哭,其实并未釜底抽薪的解决问题。

所以,不要无视、也不要镇压,而是陪孩子一起发展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处理情绪的能力。

有的时候,甚至就是说不出的原因、讲不明的理由,但是当孩子跟你讨论他们的心情时,当你同情的倾听时,他们就已经感到被爱和安慰了。

怪不得孩子缺乏安全感,原来是我们对陪伴方式有这么多误解!

温馨提示:世界记忆大师网上免费公开课开始了,只要您认真听课就能让您或者您孩子迅速爱上学习,同时至少提高十倍以上的记忆力。机会难得(感兴趣的朋友留意下方评论区)【爱孩子,就让他比别人更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