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原国军198师师部驻地,现为民居区,有中正先生亲笔题词


腾冲县城内为纪念收复腾冲而牺牲的198师死难将士所立的碑。走到这里还是心里感到有些震惊,因为在中国大陆街头赫然出现蒋介石题字的碑是第一次。

碑文的上面用繁体字书写着:陆军54军第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

竖碑的公园竟然起名为:198师公园,有点出乎意料,但心里很感慰藉,包容与宽厚应该是人的本能。一万多名将士抛洒的鲜血后人永记。

和顺坐落在几座火山间的小平原上,依山傍水。居民的祖先最初来到这里锄草立寨、屯田戍边,最初有寸、刘、李、尹、贾五大姓,后来又有张、杨、赵、许等各姓进入。这座气派的老宅就是刘家祠院。祠院后面就有日籍张太太的墓。

收复腾冲战的总指挥部就设在和顺,弯曲的巷子里一块小小牌子记录着往日的辉煌-远征军198师师部驻地

不知为什么,现在要给这座原国军师部起名为:必美大院。除此块牌子外,再无其他任何标记。我们为打听这个地方,从腾冲起就开始咨询,但无确切答案,到了和顺后又问了很多当地人,在知道的仅仅几人的指点下,终于在弯弯曲曲的深巷子里找到了,看到后才明白,尽管都是中国人,但是历史又抹杀不了,只好留有中英文的五行字供观者寻访。

原198师师部驻地的宅子现在是民居,大门紧闭,据说房主最近到昆明去了。除了门口的那块小牌子外,没有任何标记,这几盏红灯笼是否也是为它所挂?!不得而知。


沿着用蓑衣草铺顶的小路上去,就是毛泽东的哲学老师艾思奇的故居,所以就为此,据说各届中共首脑都来过和顺古镇。

古老的车水轮与百年的老榕树相对而立,见证着历史变迁和世事的运转。

古时跋涉千里的中原移民们,在遥远的西南边陲开枝散叶、繁衍生息,汉文化也随着文庙一起深深植入这片土地中。这座建筑是儒家文化的象征-道观。

野鸭池,池中的野鸭自由地觅食、游曳。

旅游已经成为气候,当地人或租或自主经营旅舍,斑驳的火山石墙上挂满了各式广告牌。

腾冲和古镇里盖房和铺地所用砖石,都是这种黑黑的火山石。

不看周边景色,还以为是在江南水乡呢。

中国最古老的而且仍在使用的一座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

高大的牌坊矗立在街道上,高大、巍峨。

拜访了国军的指挥部、逛够了古镇,在一浙江籍佛教徒开的茶馆里小坐,喝了一壶高黎贡山茶,味道香而醇厚,本人还在隔壁专门卖水牛奶的店铺里买了一杯水牛酸奶呢,也好喝的很,走到哪里吃到哪里是我旅行的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