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卸載滴滴,這次不再原諒

2018.8.26 北京 稍微涼快點兒了

我會卸載所有滴滴有關應用,這次不再原諒。

是的,這次就是要對滴滴一棍子打死。

順風車業務下線不下線是你的事兒,卸載不卸載是我的事兒。

看了整個事件的經過,並聯繫上一次惡性事件的經過及後續處理,必須這樣做。這樣的企業,或者再新生的類似滴滴的企業,最好,永不復生。

中國人是和善友好的民族,太容易原諒,就太容易遺忘,即使心裡都明白道歉也沒什麼用處,很多事,我們往往缺少決絕的勇氣。

在中國做企業,嘴上提社會責任的挺多,真正設立社會責任部門,撥大筆資金預算去承擔社會責任的有幾個?何況這種事件不僅僅是社會責任,是人命關天。

關於事情經過,我一張圖也不發,浪費時間,大家都知道的。

聯繫上次事件,如何解決的,大家都應該還沒忘記。

所以,這次沒有原諒。

關於客服、流程、應急機制、安全機制,等等等等

這些都做好了嗎?就敢接客?所有這些細節,也許,都符合流程,所有相關人員都沒有做錯,但就是這些所謂的符合流程讓人家姑娘命沒了,這些人不愧疚嗎?這套沒有安全保障的系統有能力提供服務嗎?

規模越大,壞人越多,受傷害的人也越多

野蠻擴張,拼規模,拼用戶數,拼投資,拼了那麼多,用戶的人身安全沒人care,或者說沒有做到真正地care,投資人也好,管理層也好,不知道這個大bug嗎?那就請問了,你們沒有能力以及付出足夠的努力去提供安全保障體系,應急機制等等,放了那麼多潛在的隨時可能害人的壞人進入你的體系,那為什麼規模要做這麼大,去害更多人,良心呢?我想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如果體系完整了門檻提高了,用戶規模就沒那麼大了,細思恐極。

我們對安全意識的淡漠

這裡麵包括所有人,企業,用戶,包括監管。不管是什麼順風車,快車專車,首先考慮的是人的安全,在歐洲跑Uber,需要考一個認證,據歐洲的朋友說還是很嚴格的,不是誰有個駕照有輛車就可以做的,在信用體系健全的情況下,相對能規避很多犯罪風險。而我們當前的現實情況是,相對於發達國家,我們的國民信用體系並不健全,相關的防範懲戒措施也不完善,舉個栗子,之前有朋友在歐洲留學打工,他的一個當地同事由於10幾歲的時候有過偷盜被抓,好幾年沒法考駕照,沒法辦銀行卡,沒法開通手機卡,沒法購買交通卡,等等類似的機制,所以一個有身份證的人只能偷偷打黑工,生活中處處受限,犯罪成本很高。但在當前我們這種的情況下,大規模拓展順風車業務,沒有嚴格的准入機制,就是助長犯罪,或者為犯罪提供便利。光憑一個身份證號,行駛證就能接單了,真的不知道市場上的身份證銀行卡這些信息都是一萬條一萬條的賣嗎?

防君子不防小人

有時候我們傳統思維很奇特,安全機制保障機制原本就是要防壞人,但我們習慣了俗話說的防君子不防小人,早先騎自行車的時代到現在的共享單車,給自行車上鎖那都是防君子的,好人打不開是因為好人不琢磨去怎麼開鎖,對於壞人那就是咔咔兩下子的事情。多年前,我曾遇到過一個大姐賣二手自行車,就站在小區馬路邊:要車嗎?啥樣兒的都有。我問:你有啥樣兒的?大姐指著小區裡停的一片的自行車,你喜歡哪個我就給你哪個。我:CNDY!

這只是一輛自行車的防範,如果人命的防範呢?用戶報警了,平臺識別報警和核實警察身份費那麼多功夫,你這是防誰呢?

君子還TM用防嗎?

這樣的企業,不要說創新,不要說走向國際,對人類沒好處。

中國人的思維喜歡講抓大放小,滴滴的出現解決了很多大都市的出行問題,為都市生活提供了諸多便利,即使還不完美出現一些問題,總體是好的,巴拉巴拉諸如此類,那是因為滴滴花了多少錢,多少精力,研究算法、運營系統、大數據,但是他們又花了多少錢和精力研究如何保證用戶安全呢?如果安全沒有,那麼一切都是0。

日本講究剖腹,韓國講究剁指,咱中國人不搞那麼血腥的,我們講究下跪,選哪個,你們隨意。

表達態度,不能只是說說。

網上批評滴滴的文章很多,但都是說說,而已一般出現這樣的事件,國際上普遍做法,總會有一些人一些群體站出來表達一下態度,而真正的表達態度是要做一些事情的。舉個栗子,比如廣告公關,滴滴的生意是不是可以不做?自媒體們面對滴滴公關給的錢是不是可以不要?說出真正內心和大眾的觀點,做人總要有點骨氣。我們臊著你,也算對死者的悼念,對於大眾安全體系的聲援。

再舉個栗子

我會卸載滴滴,這次不再原諒

所以,在沒有任何行政處罰,相關責任人處罰,以及滴滴系統性的安全保障體系建立以前,我卸載所有滴滴有關應用。

聲明:本文純屬原創,即不接受滴滴及相關利益企業或類似業務企業的公關,也不接受其競品企業的公關,未來,做出徹底改變之前,也不接受這些企業的任何形式的公關要求。

錢可以不掙,態度必須有。

嬸可忍,叔不可忍!

我會卸載滴滴,這次不再原諒

下次見,後臺聊。

我會卸載滴滴,這次不再原諒

關注都市成熟人群生活態度

一起,智趣樂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