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假護士,當看完這個案例……

作為一名護士,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應積極思考,這對於喜歡問為什麼的我來說,一直自認為做得很好。可那天,當看到急性心肌梗死時噁心嘔吐應該具有的護理思維時,我驚呆了,頓然覺得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假護士……

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假護士,當看完這個案例……

臨床護理思維到底應該如何養成?一個案例讓你理清思路……

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有助於你提升護理思維。

對於急性心肌梗死的噁心嘔吐,護士應該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部分考慮。

1、過去態: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病理生理如何?

2、現在態:怎麼辦?目前怎麼辦?如何進行監護與護理?

3、未來態:何結果?有什麼後果?怎樣預防?

下面我們就看看急性心肌梗死時噁心嘔吐的護理思維過程:

首先,嘔吐是迷走神經反射的結果;(過去態)為什麼?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時,由於反射性迷走神經興奮,可使病人出現噁心嘔吐。

(現在態)怎麼辦?由於嘔吐的機制是迷走神經興奮,胃腸蠕動功能增強,造成嘔吐,此時應針對性用抗迷走神經興奮類藥物,如阿托品或山莨菪鹼等。

(未來態)何結果?由於反射性迷走神經興奮,病人出現噁心、嘔吐的同時,將會出現心動過緩、血壓降低等臨床徵象,此時應加強對病人心電監護的觀察,並做好搶救過緩性心律失常的準備。

其次,嘔吐也可能是交感神經耗竭的結果;是嗎啡等藥物不良反應的結果;是冠狀動脈再通的標誌;是應激性潰瘍出血的結果;是顱內壓增高的結果;還可能是膈肌刺激的結果……

總之,急性心肌梗死出現噁心和嘔吐,應至少從上述七個方面,進行三個層次的分析,即“過去、現在和未來”,這樣才能完整地、合理地認識這個臨床護理問題。

另外,病人的嘔吐可能還存在一些後果包括:1、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2、消化液的丟失,消化功能受損;3、賁門撕裂;4、屏氣的影響,腹壓增高,胸腔內壓增高;5、對聲帶及咽部的影響;6、胃黏膜充血。

看完這個辯證唯物主義的時空觀指導的臨床護理實踐,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樣的感受,覺得自己是個假護士呢?

我覺得自己就是個假護士,當看完這個案例……

想成為一名真護士,專家告訴我們要有病情預見意識、風險預判意識、反饋預知意識;有知其所以然的護理思維;細緻入微的護理藝術;還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正確的思維方法把握護理的本質。你有信心嗎?護理工作不簡單,讓我們多學習、多積累,當一個真護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