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炒幣一夜赤貧的90後都怎麼樣了

一戰到二戰之間,迷惘的一代誕生,這一代人認為只有現實才是真理,但現實卻很殘酷的使他們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能和感官做事,於是,他們選擇用叛逆的想法與行為表達對於現實的反抗;二戰之後 ,垮掉的一代又佔據人們的視野,他們相信自由主義,否定傳統文化價值觀……因為兩場世界大戰而聞名於世的文學流派顯然經過長時間的發酵,甚至成為了人們精神狀態的形容詞。而今,隨著現代金融體系的不斷變革與發展,90後的一代經過了新興經濟的洗禮,其中不少人已經成為了“一夜赤貧”的一代。

因炒幣一夜赤貧的90後都怎麼樣了

回看我們的兄長和父母一輩,這些60後、70後、80後曾從股市、樓市中獲利頗多,當然,也有不少人遭遇2008年的金融危機並被套牢至今,這是後話。但90後似乎對股票和房子沒有特別的感冒,網上有不少帖子這樣總結90後的典型特質:“好奇心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強”,的確,在加密貨幣浪潮來臨的時候,90後十分積極,在風口浪尖衝鋒陷陣。

“本想通過投資加密貨幣大賺一筆,不想卻賠了全部家當”,這或許是不少90後小白投資者的寫照。

小閆是90後區塊鏈從業者,畢業三年,手裡有些許積蓄:“買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投資,2017年,比特幣10萬多的時候我進場了,因為各種因素,沒有去對投資幣種進行了解,所以就買了一些大眾化的幣種:比特幣、小蟻、EOS,本來指望著翻番,但誰知道在買了之後不久,所有的幣種都開始下跌。本來當時快點拋出去還能止損,但當時心裡就想著一夜暴富,覺得買的這些幣還是能漲上去的,所以就被越套越牢,現在只希望熊市能快點結束,等漲上去了就都賣了,以後也不會再買了”。

小李也涉足區塊鏈,此前一直在傳統科技領域:“最開始買幣的時候,是跟著大家一起做私募,其實沒有研讀過白皮書、進行過背調,就是看著哪個要私募就參與哪個項目,也不明白其中的技術實力。最開始的確賺到了一些,一個幣種上交易所之後翻幾倍都是最少的回報,但熊市來了之後,不破發的幣都屬鳳毛麟角了。以太坊七八千的時候通過私募買的幣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漲上去,輕易不敢賣了。現在已經不圖能賺多少了,就希望能回本”。

另外還有在校學生:“我希望能通過加密貨幣投資實現一夜暴富,環遊世界,在投資的時候加了幾十倍槓桿,做了期貨。後來市場不景氣,爆倉多次,現在慘得沒邊兒。”

其實上述受訪者都只是個例,多數投資者都在這場新興的財富轉移運動中鎩羽而歸,90後的慘淡境遇僅僅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被當成了炒作的噱頭,在近些年的炒幣運動中,最終的贏家依舊只是鎖定在一個極小的群體中。

看過了這麼多的炒幣悲劇之後,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賠本的炒幣者多是對區塊鏈行業並不瞭解,只是盲目的跟風,聽信他人的推薦;將所有的寶都押在了加密貨幣投資上,沒有學會做好資產配置,也沒有在投資的問題上適可而止;心中多懷有一夜暴富的夢想,卻不曾想熊市太長一夜赤貧。

“這是個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在錯過了股市、樓市之後,區塊鏈技術卻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讓草根們多了一個逆襲的空間;但我們也因為個別一夜暴富的例子而迷失自己的方向,一味的追逐財富只會增加自己對生活的迷茫,信息爆炸、金錢至上的年代中,學會篩選有用信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找到實現夢想的道路才是成功的王道。

“學習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投資”,從長遠看來,學習創造的價值其實遠遠超過短期內的投資所得。因為當一個投資者不懂所投行業、不懂投資法則的時候,成功僅僅是小概率事件,而更多人則需要在學習中獲得真知灼見,在投資中使收益細水長流。

在漫長的熊市中,金色學院願意成為幫助投資者、創業者們走出困境的良師益友。金色學院創業營第十期即將在10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盛大開辦,本期課程將以“傳統企業區塊鏈轉型概念與應用培訓”為主題。另外,第十期課程適逢金色學院開辦一週年,在課程最後一天將有周年慶活動,屆時,往期講師、學員將齊聚一堂,實為想要投身區塊鏈領域的創業者們擴展人脈、獲得資源的良好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