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開傘速度快怎麼辦?

金針菇菇蓋小而整齊,是衡量金針菇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在實際生產中,金針菇生產者經常會遇到金針菇在出菇期間不容易控制菇蓋大小,金針菇容易開傘的情況,嚴重影響金針菇品質和A品率。

在進行判斷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兩個極端,一個是直接認為問題出現在出菇房就一定是出菇管理的問題,另一個是出菇技術員一口咬定這和自己沒有關係,都是前端工序的問題。

金針菇開傘速度快怎麼辦?

金針菇菇蓋過大

金針菇開傘速度快怎麼辦?

金針菇菇蓋過大

金針菇開傘速度快怎麼辦?

金針菇菇蓋過大

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菇行天下建議不要輕易的作出結論,而應該是從頭到尾,站在整個生產流程的高度上進行全面細緻的分析,從菌種退化、營養不足、發菌不良、雜菌感染、出菇管理這五點上逐一排查,這樣才能儘快的解決問題。

1、菌種退化

原因分析:金針菇菌種出現退化,表現之一是出菇期容易開傘,不同品種的金針菇菇蓋大小情況有一定的差別,優良的金針菇品種菇蓋的大小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小,這樣的品種如果連續性出現未知原因的菇蓋變大情況,則先考慮是菌種退化的原因。

規律性分析:容易開傘現象整批、整庫的連續性出現,出菇管理參數調整會有所緩解,但不會完全改善。

解決辦法:如果有備用菌種,儘快啟用備用菌種,如果沒有,就要儘快購買新的金針菇菌種了。

2、營養不足

原因分析:因各種原因導致的提供金針菇生長的營養不足,金針菇因營養消耗殆盡就會盡快完成整個生活史,僅存的營養優先供應菇蓋的生長,表現為容易開傘。而導致營養不足的原因就很多了,主要有:配方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ph不合適、含水量不合適等。

規律性分析:容易開傘現象整批出現,不一定連續性出現,一般有明顯的起點和結束,查找生產記錄會和某一個和培養基有關係的變化有關聯。

解決辦法:保證營養不只是配方的問題,更為主要的是原材料的質量和穩定性。

3、發菌不良

原因分析:培養期間溫度、溼度、二氧化碳不合適導致的菌絲營養積累不足,其中溫度和二氧化碳的影響最高,溫度過高會導致菌絲生長代謝過快,消耗掉過多的營養,二氧化碳過高會使菌絲在缺少氧氣的狀態下生長,也會影響營養轉化和積累,結果是表面看起來菌絲很正常,實際營養缺失。

規律性分析:一般很少整批、連續性出現,通常是每批部分表現為容易開傘,因為是部分異常,無法從出菇參數進行調整。

解決辦法:加強和重視培養期間的管理,堅持測量瓶間溫度和二氧化碳,並控制在工藝允許的範圍內,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工廠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到這一 點,否則一旦形成硬傷,以後很難改進了。

4、雜菌感染

原因分析:因液體菌種、滅菌、冷卻、接種、培養等引起的雜菌感染,雜菌消耗了部分培養基的營養,導致營養不足,一般為細菌感染,在菌絲生長健壯的狀態下不容易觀察到,而黴菌感染就容易判斷。

規律性分析:一般不會整批出現,更不會長時間的連續性出現,只有非常嚴重時或者因液體菌種原因才會整批出現,如果搔菌時的汙染率較高批次,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比較大,出菇參數調整無效。

解決辦法:解決汙染問題,是食用菌生產的基礎,對於汙染,要始終繃緊神經不放鬆。關於解決汙染,請看菇行天下以前的文章,很多。

注:3、4點,發菌不良和雜菌感染導致金針菇容易開傘的最終原因也是營養不足,只是產生影響的條件不一樣,所以單獨進行論述。

5、出菇管理

原因分析:出菇期間的調控參數不合理導致的金針菇開傘,溫度失控、後期溼度過大、二氧化碳過低都會導致金針菇開傘,在判斷容易開傘原因的時候,首先要確定是否是出菇管理的原因,排除了出菇管理,才能去考慮前面的四點。

規律性分析:出菇管理引起的金針菇開傘,一般是以菇房為單位,查找調控參數記錄一般會找到異常,一般不會連續性出現,出菇參數調整有效。

解決辦法:完善出菇管理工藝的基礎上,在不同季節、不同批次、不同品種等變化因素的情況下,對出菇工藝進行適當的調整。

金針菇工廠化生產,是多個技術環節和生產環節所構成,作為一個金針菇工廠的技術總監重要的職責就是將多個環節的技術員和生產工藝貫穿起來,這樣才能避免問題的出現,即使出現一些問題也能夠儘快的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