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錄:中國未來的幾十年的預測

本文為查理·芒格的合夥人,美國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李錄先生於2014年7月創作的《李錄談現代化》部分節選。

李錄先生從新史學的角度出發,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解讀東西方文明現代化歷程中浮沉興衰,並對中國未來幾十年的經濟、文化作出了深刻的預判。

中國是一個有淵源的國家,歷史上非常成功,執政黨有強大的領導力。所以,中國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通常就是未來幾十年最有可能發生的。我從這麼幾個方面來談談對未來的預測:經濟、文化、與社會。

李錄:中國未來的幾十年的預測

圖中右一為李錄

  • 經濟篇

在過去35年中,中國在經濟上實現了幾乎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的、長期的、高速的經濟增長。在此期間,經濟增長的兩個主要動力,一個是外貿,一是投資。改革之初,一方面中國有大量很有紀律的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有一個具有超強執行能力,聚集了一批優秀人才的執政黨。曾經的劣勢在改革開放以後就成為它很大的後發優勢。政府利用了超強的執行力設制了從外匯、資金到土地、勞工等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條件,把中國勞工納入到整個世界經濟市場的一部分,最終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因此外貿成為最大的經濟動力之一。即便知識產權、設計、市場兩頭都在其他國家,中國仍然在中間加工這一環節具有獨特的優勢。這期間中國經濟的主要模式是政府主導、市場跟進,或者說在看得見的手主導下的市場行為。在外貿、投資兩大引擎中,這種現象都很明顯。比如,中國式的新型城鎮化通常是在地方政府領導下進行的,地方政府通常扮演核心地產商的角色。

為什麼這樣一種混合經濟制度能夠獲得巨大成功呢?一方面外貿實際上是在國際大的自由市場中的一小部分,整體的國際自由市場是一個以看不見的手為主導力量的自由市場經濟。 在這個大循環裡面中國只參與了其中的一部分,在這一小部分裡使用了看得見的手來主導,這是可以做到的,畢竟設計、銷售IPhone與製造IPhone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經濟從落後狀態追趕時,情況也有所不同。因為前人走過的路已經鋪好,方向、目標也都明確,只要照著走原路或是抄近路追趕,這時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能推動經濟跑得更快。但是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是有極限的,沒有人能確切地知道極限到底在哪。

然而當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之後,顯然它的外貿就不可能再以遠高於全球貿易的速度持續增長。同樣,當投資接近GDP一半,鬼城在各地出現時,以投資拉動的GDP增長也遇到了瓶頸。從長期看,像中國這樣一個大體量的經濟,真正長期可持續的增長只能靠內需。在內需市場裡,不再有國際自由市場做依託,政府與市場,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之間,需要做根本性的調整。

李錄:中國未來的幾十年的預測

自由市場在現代化的3.0科技文明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以創造性的破壞來最有效地配置資源,而這與政府的基本職能相悖。政府是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需要有共識和上下協調的關係來往前推動。政府需要可預測的目標,通過預算、計劃,從事有建設性的事情。當政府在從後向前追趕的時候,前面已有清楚的目標,有已經鋪平的道路,並且會知道要做些什麼,還可以動員強大的社會力量,這時候政府便會發揮很大的作用。比如說,建設基礎設施、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港口,或是協助建設煤炭、石油、化工等等傳統工業。現代經濟繞不開基礎設施及傳統制造工業,每一個成功的現代國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當一個落後的國家開始追趕時,政府就有能力去領導這些建設從而加快追趕速度,這是政府的基本職能。

然而一旦趕上以後,政府就不得不預測接下來的狀況。此時面臨的是市場競爭瞬息萬變,需要選擇贏家、輸者,相比政府,市場的優勢就明顯了。在自由競爭的市場裡,在沒有外力干預下,無數個體受資本利益驅使,甘願冒風險試錯,最終成功者必然是市場最需要的,也必然是對未來社會資源最有效的分配。但如果由政府做,就好比“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這跟政府的基本職能和特徵是相悖的。比如說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曾經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司之一,發明了攝影和攝像的技術,一度是美國價值最高的公司之一,如今卻不復存在了。

再比如說Xerox(施樂公司)發明的複印技術,它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多專利(其中一些是讓蘋果電腦取得成功的關鍵),然而今天風光不再,反而作為一間小公司勉強維持。又比如AT&T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電話的發明者,其下屬貝爾實驗室可以說曾經是是全世界通訊科技的搖籃,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們最集中的地方。然而貝爾實驗室卻最終消失,其儀器部分的業務也不復存在。AT&T也被其它公司收購,僅僅是保留了一個名字而已。

像這樣一種創造性的摧毀,跟政府的根本職能是根深蒂固地相矛盾的。很難想象,如果由政府來做抉擇,它會把AT&T徹底毀掉,而選擇一家幾乎破產的電腦公司(蘋果)成為全世界市值最大的贏家。在中國,這就好比政府讓中移動、中國電信同時倒閉,而讓四通電腦成為中國最大的電信公司。由政府來選擇未來經濟走向,最有可能的結果要麼是墨守成規,要麼選擇錯誤,要麼兩者都有。這就是為什麼長期背離了自由市場經濟的其他經濟模式後來都失敗了。

李錄:中國未來的幾十年的預測

中國未來幾十年在經濟上最核心的變化將是從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轉變為以政府為輔助的全面自由市場經濟。內需、服務將佔GDP主要部分。經濟資源將對全民開放,金融、能源、土地等將不再對外貿、國營企業傾斜,而是通過市場機制向全民放開,以公平價格在全國範圍流通。國營企業經營特權將被打破,逐漸形成與民間企業的自由競爭。國企的所有權與經營權也將逐步分離,引入民間資本,管理徹底市場化,國有股份逐步進入社會保險體系。而隨著社會保險體系的逐步完善,民間儲蓄也將通過逐漸規範化了的股市、銀行等金融媒介有效地進入到實體經濟,從而形成資本、企業、消費的有機良性循環。城鄉二元結構將被打破,所有公民逐漸享受同民同權,城鎮化仍高速繼續,政府將從早期的中心角色中逐漸淡出。從中、長期看,政府將從經濟一線主力隊員任上逐步退役,專注成為遊戲規則制定者及公平的裁判員。政府經濟管理權逐步從正面清單過渡到負面清單。

中國在完成從政府主導的市場經濟轉變為以政府為輔助的全面自由市場經濟過程中仍然有可能以高於全球經濟發展速度的水平長期持續增長,直到大體趕上發達國家水平。

  • 文化篇

中國文化的未來最可能是對傳統文化的復興及其現代化的演進。首先,在中國恢復傳統文化的正統地位其實是別無選擇。任何一種文化都是歷史和地理造成的:因為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地區的人有了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歷史又造成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信仰體系、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並使自己在這種環境中感覺很自在。這就是文化。

文化是深入骨髓的, 是一種信仰。因為文化的形成有幾千年,上萬年的過程,所以一時是改變不了的。人類在地理大發現之前,在現代交通工具出現之前,一直處在一個分割居住的狀態,持續了六萬年。在這麼長時間裡形成的文化,基本的信仰、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是很難改變的。中國人對自己文化的拋棄,對西方非主流文化的全面擁抱完全是中國近代歷史特殊時代的產物。在今天和平狀態下,中國人對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就好象中國胃相對中國菜一樣,實際上是沒有選擇的。所以中國人必然會迴歸對自己的文化認同,這是文化復興的第一個要素。因為中國現代文字的改革,使得國人對傳統文化出現了斷層。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提高,很可能會出現中國式的文藝復興,讓國人重新發現中國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以及自己淵遠的文化遺產,重新理解為什麼中國文化在過去兩三千年的時間裡為中國一代又一代優秀的精英分子提供了完備的精神食糧。從個人而言,中國文化的精華也正在於對士大夫修齊治平的人格塑造。從社會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復興就是要還給中國人和中國社會一個共尊共守的道德倫理,以及人們可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信仰,沒有這樣的基礎,任何社會都很難長期保持繁榮進步、長治久安。其次,傳統文化自身也需要經歷一個現代化的演進以適應科技文明的需要。西方的現代化過程也在文化上經歷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使得其今天的文化最終成為3.0科技文明中的有機成分。

李錄:中國未來的幾十年的預測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許多觀念,比如勤勞、對教育、家庭的重視,不僅適合2.0農業文明,在科技文明時代也同樣可以大放異彩。隨著東亞儒教文化圈中各個國家經濟上的成功,這些傳統價值觀念也再次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3.0科技文明也給傳統文化提出了一些新的問題、新的挑戰,需要重新檢視,並進一步發展。文化復興與演進是一個長期、艱難的過程,唯有通過理性思維、科學方法,經過長期、持續的積累才有可能。

理性思維、科學方法,尤其是對人文、社會問題的理性思維是科技文明社會的一大特色。科技創新需要自由思想,而擺脫了思想桎楛必然會導致人們運用理性思維對傳統社會的一切既有定論批判性的思考、檢驗,以事實、邏輯代替權威、教條。這一過程在西方從十七、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開始。其核心的動力一方面來自牛頓所開啟的現代科學革命給人們帶來的對理性思考、科學方法的空前信心;另一方面當時的歐洲確實面臨著大西洋經濟、殖民運動等一系列劃時代的大變動,由軸心時代形成的傳統思想資源遠遠不足以回答這些嶄新的挑戰。歐洲的啟蒙運動就是用理性思維重新檢驗、重新思考有關人生、社會、政治、宗教、哲學、藝術、人文的一切問題。這場頭腦風暴在名義上持續了一百年,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因為從那時起,理性思維、科學方法、思想的自由市場已成為科技文明的常態,而自然科學本身的不斷進步讓理性思維、科學方法對人文與社會的影響越來越深入。由此,知識得以在共同事實、邏輯下形成積累,社會共識不斷加深。西方社會在現代化過程的兩三百年裡,在文化上的努力始終沒有間斷,這樣才使得其社會有堅實的精神力量作為依託,來消化社會經濟鉅變對人心造成的撕裂。

中國自元代以後,科舉定於理學一說,朱子的四書集註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科舉考試的唯一內容,清代在格式上又固定為八股文,這樣極大地限制了思想空間,在某種程度上固化了中國讀書人的思維。雖然明、清兩代儒學仍在發展,但已經少了唐、宋時期的活潑、創新,恢弘的氣象。1840年以後,中國也曾經出現過短暫的啟蒙運動,但是在內憂外患,亡國滅種的壓力下,“啟蒙”很快成為“救亡”的手段,文化啟蒙也僅限於對傳統的批判,沒有時間對文化的重建有更多的建樹。事實上直到今天的中國,情況仍然沒有根本改善,理性、科學思維仍然不是社會問題討論的主流。今天的學人在自己狹窄的專業領域裡還是可以做到客觀、專業,但是一到社會、人文等公共領域問題就沒有那麼理性了。因為沒有共同承認的事實與邏輯,沒有共識基礎,觀點爭論就像平行的軌道一樣互不交接,種種新奇觀點讓社會像浮萍一樣隨風搖擺、人心跌宕。這種情況帶來很多問題,其中對社會最大的損害是知識無法有效地積累,而在人文社會領域內沒有長期地積累,沒有思想市場的自由選擇機制,不太可能產生真正讓社會人心可以依靠的真知灼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社會共識,使人共遵共守,安身立命。

在現代化過程中,中國社會也同樣需要像西方一樣經過長期的努力、積累、紮實的工作才有可能重建社會的精神基礎。中國的啟蒙絕不僅僅是對西方著作的翻譯與介紹,更不是對中國傳統的簡單否定。啟蒙首先是對中國今天現狀客觀、理性認知,從承認沒有答案開始。以理性的態度重新“整理國故”,經過長期的積累,在中國的傳統中發現今天仍然閃光的價值。也只有站在自己傳統的堅實基礎上,才有可能批判性地接納外來文化,逐步、緩慢地構建社會共識。理性思維、科學方法仍然是社會、人文領域內逐漸積累可靠共識的唯一有效方法。

下面我想舉一個具體的例證。例如,傳統上講中國文化中的人際關係有五倫,君臣、父子、夫妻、朋友、長幼。五倫的文化中,各有自己的道德準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倫之間基本講的是熟人之間的關係,所以中國的文化是個人情文化。中國文化對熟人之間的關係有一整套規則,人人都遵守,但在陌生人之間卻沒有。在傳統社會,一個人與陌生人之間交流的機會不多,因此也不需要制定規則。五倫在農業社會中就足夠了,但在3.0科技文明的時代,在自由市場經濟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多是陌生人之間的關係,這樣就給現代社會帶來了大量的問題。人情社會里,人情高於法律,這就讓社會秩序受到極大挑戰。同時,陷入人際關係的時間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更嚴重的是,缺乏陌生人之間的道德準則,是導致商業誠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誠信恰是自由市場經濟的潤滑劑。如果對陌生人的欺騙可以毫無罪惡感,那麼滿足五倫準則的好人也可能成為商業社會的罪人。不僅對商業秩序,誠信淪喪也會對整個科技發展造成了破壞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積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廣泛、長期的合作。沒有誠實作為基礎,很難建立起這樣一個信用合作體系。今天中國在科技研究、人文科學領域,相對於世界先進 水平遠遠落後,成為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大負擔,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誠信缺乏對於今天中國社會、人際關係造成的危害更是有目共睹。

文化復興的一個重要的層面就是要在傳統文化裡面重新塑造適合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體系。為此,中國文化需要提出第六倫的概念來定義陌生人之間的關係,以第六倫的倫理道德理念重塑誠信社會的基礎,並與前五倫的關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那麼一個有義、有信、有愛、有敬的人,他對待陌生人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我認為最可能的答案是誠實。誠實不等於要講全部的真話,但是誠實一定意味著不講假話,不有意地誤導對方,更不會有意地欺騙對方。誠實的對立面是欺騙。

陌生人之間以誠實作為基本的道德根基是可以做到的,同時還會帶來很多的好處。在誠實的條件下,陌生人之間更易逐漸建立互信,在互信的基礎上更容易進行交換,進而產生附加價值。由誠生信,有了信,就接近了朋友的關係,進入到五倫關係,變成了人情的一部分,這樣關係網絡一下子有了一個躍升,出現了一個加碼。如果是商業交換,就出現了兩次附加值加碼。陌生人之間做到誠實,並不是難事,而且一旦做到,便會產生疊加效應。我們今天看到的以臉書、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經濟就是這個疊加效應的正面案例。反過來,當誠實被社會接受成為陌生人之間的道德準則後,不誠實帶來的損失也會因疊加效應放大。比如,如果沒有誠實原則,當A和C還是陌生人的時候,兩人相互欺騙,後經共同的朋友B介紹之後,A和C也可以成為朋友。當兩人談到之前的欺騙時,還是可以一笑泯恩仇,以當時還是陌生人為理由原諒對方。但是一旦誠實被社會接受成為陌生人之間的道德準則,A和C再見面就會很尷尬,儘管有共同的朋友B做介紹,A和C不僅彼此因失信不能成為朋友,更嚴重的是彼此都有可能被對方整個人情網絡排斥在外, 造成疊加損失。

在今天的社會里,對假冒產品、不法商人的追繳、聲討就是負面疊加效應的實例。由於第六倫誠實原則有獎、懲倍加效應,在社會、政府強力推動下,六倫理念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讓誠信使中國社會更快地進入3.0科技文明時代,並更好地與國際社會共同商業準則接軌。在西方社會里,基督教規範了陌生人之間的道德原則,但是沒有人情網絡的倍加效應。可以想見在中國社會中,一旦建立陌生人之間的第六倫誠實原則,與前五倫的人情網絡交織,對科技經濟應能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

李錄:中國未來的幾十年的預測

中國文化現代化演進的另外一個例子是關於個人的地位。傳統社會以家庭為單位,個人修養更多強調犧牲、奉獻。科舉制也讓大部分知識分子的興趣集中在狹小的考試範圍內。科技文明時代,創新能力成為成功的第一要素。創新是個性的延伸。所以,未來文化中將更重視個性主義(individualism),更加尊重個人之間的不同,鼓勵個性的發展,以此加速創新。

另外,中國文化的現代化還需要在語言上進一步與英語接軌。3.0時代經濟,知識、信息在全球的傳播,世界各國之間人們的交流,都需要一個共同的語言。所以,就像自由市場一樣,語言也具有規模效應,最先被大家使用的語言也成了人人都用的語言。目前英語就是這樣一個共同開放系統,就像微軟操作系統或是安卓一樣,所有人都在同一系統上寫Apps。今天,幾乎所有重要的創新知識,技術、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商業、文化、藝術等領域內的最新思想都最先在英語中出現。英語早已不再是美國、英國的專屬,而成為全世界商業和從事創造性職業人士的共用語言。中文及其它所有語言恐怕都沒有了這個機會。所以,文化的現代化還包括對英語的擁抱,讓最新的知識與中文即時無縫對接,並逐漸從使用者過渡到創新知識的貢獻者。綜上所述,中國文化復興與演進,就是在科技文明的大背景下,通過理性思維、科學方法,對傳統文化“整理國故”並演進、發展,經過長期、持續積累,逐步建立社會共識,還給中國人和中國社會一個共尊共守的道德倫理,以及人們可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信仰。在此基礎上,緊跟全球科技文明社會中的創新前沿,並逐步做出作為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所相當的貢獻。

自1840 至今一百七十年的歷史中,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好的環境和條件,在今後的幾十年中,面對挑戰,解決問題,並最終向3.0文明演進,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徹底實現全面的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