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虎豹是按什麼排的?豺爲什麼排第一?

提到猛獸,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豺狼虎豹。這個成語已經成為一切兇猛野獸的代指。據動物志考證,該詞可能源於清代,晚清文學家劉鶚的《老殘遊記》和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都曾經使用過這個成語。今天動物志想從動物學的角度,和大家探討一下豺狼虎豹到底是按什麼排的,同時向大家科普一下這四種食肉動物的一些習性。

是實力的排名?

我們先介紹一下四種動物:

  • 豺,重15-20千克,群體比較大,通常有七八隻,很大的群可達二三十隻。
  • 狼,我國北方的狼重25-35千克,三五成群的生活,大群可達十幾只。
  • 虎,雄東北虎160-254千克,雌東北虎100-167千克,華南虎要小一些,獨來獨往。
  • 豹,雄豹50-70千克,雌豹30-50千克,也是獨行俠。

單打獨鬥,這四種動物的實力排序肯定是虎豹狼豺,畢竟體型擺在這呢。

但是要考慮豺和狼本來就是群居的。那麼,一群豺狼能否戰勝老虎呢?通常情況下,答案是否定。近幾年,在印度曾發生過雌虎搶劫7只豺食物的事,也發生過虎攻擊小群豺殺死其中一隻的事。可見還是老虎最強大。

豺狼虎豹是按什麼排的?豺為什麼排第一?

有讀者可能會問,是不是超大的豺群或狼群打敗了虎、豹,被古人看到並記錄了下來,形成了這個成語呢?確實有大群豺殺死虎的記載,動物志今後會發文專門介紹,這裡不做過多劇透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動物志。即使真的發生過這樣的事,並使豺因此排在虎豹之前,狼也絕無可能排在虎之前。

狼群規模比豺群小,似乎也不如豺群團結,單獨活動比較多,從未有過狼群殺死虎的記載。相反,前蘇聯的調查顯示,虎對狼有排斥作用,有虎的地方就沒有狼;只有當虎因人類濫捕濫殺而滅絕,狼才會出現;而當虎在一個地區重新出現,狼將會消失。根據猛獸吧吧友北美白靈熊提供的資料,在印度和伊朗,豹甚至也對當地的狼有排斥作用,兩國都發現了狼的數量會隨著豹的增加而減少。當然,虎、豹能壓制狼目前都是一些推測性的結論,希望動物學家能更深入的研究,到時動物志會第一時間分享給讀者。

因此,動物志認為,這個順序不會是實力的排名。

是對人畜危害的排名?

不少網友持這種觀點,因為豺狼虎豹這個成語指的本就是危害人畜的野獸。但是,讀過動物學家野外遭遇最兇狠的猛獸——豺,結果有驚無險!這篇文章的朋友應該瞭解到,豺是不傷人的;狼雖然是臭名昭著的兒童殺手,然而,在食人方面,沒有任何一種食肉動物能與老虎相提並論。

豺狼虎豹是按什麼排的?豺為什麼排第一?

那會不會是指對家畜的危害?首先要澄清一點,豺不傷家畜純屬訛傳,如1973年,在西藏察隅縣有八隻豺在半年時間裡殺了14頭犛牛、10只羊和兩頭豬。但動物志要強調,豺對家畜的危害是無法和狼相比的。在有狼的地區,狼給牧民造成的家畜損失總是能超過其他所有野生食肉動物的總和。可見,這個順序也不是按對家畜危害排的。

豺狼虎豹是按什麼排的?豺為什麼排第一?

是對野獸危害的排名?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獸中之王老虎對其他野獸的危害大於狼。動物學家們的研究卻發現,狼和老虎雖然都以有蹄動物為主食,但狼捕殺的有蹄動物數量卻比老虎多得多,對有蹄動物種群的控制能力更是遠比老虎強,這是什麼原因呢?請看下面動物志的分析:

  1. 老虎是伏擊型獵手,悄悄接近並短距離衝刺捕獲獵物;而狼是追擊型獵手,長途跋涉地追捕獵物。老虎的狩獵成功率很高,東北虎捕獵馬鹿和野豬的成功率分別是38%和54%;而狼的捕獵成功率平均只有14%。這樣,老虎的捕獵次數、在捕獵中消耗的時間與能量均低於狼。最後的結果就是老虎捕殺的獵物比狼要少得多。
  2. 狼是群居動物,它們過群體生活需要相互照顧、聯絡、打招呼等,這些額外的能量消耗都需要狼狩獵更多的獵物補償;而獨行俠的老虎就完全不存在這個問題。
  3. 狼是追擊型獵手,它們狩獵的是獵物種群中跑得慢的動物——很多是幼獸、母獸甚至懷孕母獸;而老虎是伏擊型獵手,它們最喜歡捕殺的是脫離獸群,沒有同類互相提供警戒的“單身漢”——成年雄獸居多。由於野生動物多數都是一隻雄獸可以和多隻雌獸交配,雄獸被殺死基本不會影響繁殖,會有其他雄獸頂替。在這點上,更多殺死母獸和幼獸的狼對獵物種群的影響就大得多。
  4. 老虎作為一種非常排外的獨居食肉動物,幾乎不能容忍同性別的同類,這導致它們固有的密度非常低。如東北虎種群密度只有0.23只/百平方千米,而北方森林裡有些地區的狼密度可達這一數值的十倍之多。狼的基數大,對獵物的影響也就大得多。

在俄羅斯遠東,日益猖獗的狼殺死了大量的鹿,影響到人們狩獵;一些動物學家提議應儘快恢復老虎種群,以限制狼的數量,從而保護鹿類。在這裡,老虎甚至充當了鹿類保護者的角色。

豺狼虎豹是按什麼排的?豺為什麼排第一?

對於豺對食草獸的危害,還未見科學研究。但我國和俄國、印度都有一些記載中稱,豺有時集合成大群,把一個地區所有的有蹄動物都吃光,這使它們與食肉動物衝突加劇,並迫使它們遷徙至他處。待當地有蹄動物恢復,豺再回來。這一說法顯然是有些誇大的,當做科學論據也欠妥,但也說明豺對其他野獸的危害之大,已經深入到老一輩人們的心中。

因此動物志認為,說豺狼虎豹這個順序是按對其他野獸危害程度排的,還是比較靠譜的。

可能只是先人的一種印象

發明這句成語的先人沒有對動物進行科學、細緻的考察和研究,他們對動物的瞭解更多是通過眼見和耳聞,最終在心裡形成一種印象。可能有人目睹了豺用剜眼睛、掏腸子的殘忍手段捕殺獵物,一傳十十傳百,豺的兇殘形象深入人心。再加上豺從不襲擊人,使人們容易神話豺,將豺奉若神明。而與生活在深山、天性畏生的虎、豹相比,經常進村叼小孩的狼更容易給人留下兇殘的印象。於是,豺狼虎豹這個排名就出現了,這可能與現代動物學研究無關。

豺狼虎豹是按什麼排的?豺為什麼排第一?

豺狼虎豹從來都不是什麼褒義詞,既代指一切兇殘猛獸,又比喻兇惡的壞人。可見先人們對這些猛獸的危害恨之入骨。然而,到了現代,由於棲息地破壞和人類濫捕濫殺,這些猛獸的數量已經少之又少。造成的惡果就是生態失去平衡,西部的羚牛、南方的野豬之所以氾濫成災,甚至到了傷人、殺人的地步,就是因為沒有這些食肉猛獸去控制它們的數量。保護豺狼虎豹,就是保護自然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豺狼虎豹是按什麼排的?豺為什麼排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