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成績,而是下面幾項

相信下面這句話誰都說過,也都聽別人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所以要從小好好教育,好好培養。"

但說歸說,能做到很好啟蒙的人,卻沒有會說的人多了。家長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命運。

快來看一看你是屬於哪一種教養類型?

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成績,而是下面幾項

1,期待型

父母不顧孩子的天賦,把自己的願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子女按照父母設想的要求和標準去做。這樣的父母對子女往往期望值過高。

當孩子能力達不到父母要求,就容易使孩子的意志消沉,自卑,冷淡,沒有活力,缺乏自制。

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成績,而是下面幾項

2,溺愛型

此類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主張、意見無條件接受,對孩子過分喜愛,想盡一切辦法迎合孩子的要求,即使孩子做了壞事也為其申辯。

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和情緒發展造成扭曲,這種孩子即使微小的要求未能得到滿足,或稍遇挫折也會哭泣、叫喊、胡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以自我為中心。

將來長大了適應社會的能力極其脆弱,缺乏獨立性和創造性,缺乏忍耐力追求某些強烈刺激,對人對己對事物,缺乏責任心,經常期待他人的幫助。

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成績,而是下面幾項

3,嚴厲型

這類父母對子女雖有疼愛,但常常以嚴厲、頑固、強迫的態度去禁止、去命令、去訓導子女,嚴格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要求他們絕對服從父母的意志和願望,稍不如意就對孩子進行變本加厲的呵斥,假如父母用這種態度管教孩子,孩子容易產生厭學,無責任心,不合群等行為!

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成績,而是下面幾項

4,矛盾型

父母當中的某一方,對於子女的同一行為,有時斥責、禁止,但有時卻寬恕勉勵,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場合,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前後矛盾,或者父母的態度不一致時,父親嚴厲而母親還要反對,或母親斥責孩子而父親卻充當保護者,使孩子陷入激烈的矛盾和混亂。

在這種養育態度下的子女,行為沒有規律,情緒不穩定,經常處於緊張不安狀態,雖有時受到優待,但不知什麼時候又要被斥責還不知為什麼?

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成績,而是下面幾項

5,民主型

父母之間感情和諧,家庭氛圍融洽,對子女溫暖關心,給孩子必要的幫助和鼓勵,能夠設法瞭解孩子,能和孩子經常溝通,感情和諧,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權益,給孩子適當的獨立和自由,鼓勵孩子發表自己見解,讓他學會怎樣解決自己的問題,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責任。

總之就是"指導而不知配,自由而不放縱,尊重而不溺愛,鼓勵而不慫恿"。

在民主型的家庭中孩子會變的合作,友善,自控,有較好的適應能力,能最大限度的促進孩子的獨立性,積極性,和社會責任感,孩子會更活躍,開朗外向。

真正影響孩子的不是老師,不是成績,而是下面幾項

引用一首小詩;

“挑剔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苛責,敵意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爭鬥”

“諷刺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愧疚”

“讚揚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賞,公平中成長的孩子學會正直”

“支持中成長的孩子學會信任,贊同中成長的孩子學會自愛”

“友愛中成長的孩子學會關愛,鼓勵中成長帶孩子學會自信”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你們測出自己是哪種類型了嗎?如果不是最後一種,那我們一起努力轉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