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太殘暴,百姓給他起一 外號,史料卻只用一個字形容他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時期,開始時政局還是比較穩定的,甚至說百姓各個安樂,但是到了周朝的後期,奴隸主貴族壓榨太恐怖了,導致很多農民都流離失所,很多平民和奴隸不滿情緒開始暴漲,當時周朝的統治者為了能平息這些窮苦百姓的牢騷,周穆王制定了三千條刑法,類似額上刺字、砍腳都是很平常的處罰。

但是儘管他刑罰再嚴格,也擋不住這麼多百姓的反抗,所以到了西周的周厲王上位之後,開始了他的暴政生涯,對於人民的壓迫更加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他為了限制農民的生活,為了不讓她們有力氣起來反抗,直接把國家裡一切的河流、湖泊控制起來,不讓那些窮苦百姓利用自然資源謀生。到了公元前八五八年,周厲王為了把天下所有的財物都聚在自己的懷裡,直接下達了一項法令。法令內容是,普通民眾不能進山砍伐木頭,或者下河捕魚,當然也不是這麼嚴格,如果你實在想去也可以,不過你必須交高額的稅款。

這個皇帝太殘暴,百姓給他起一 外號,史料卻只用一個字形容他

好在此時的周王朝裡還有一位好人,名叫芮良夫,他對這項法規非常鄙棄,認為這就是荒唐的做法,山上的樹木和平原裡的湖泊河流是上天給予的,根本就不隨你周厲王管,不是誰的私人物資,周厲王這樣做,簡直就是不把百姓當作人看,如果你這樣下去,遲早會丟掉民心,民心一丟,王朝遲早要完蛋。

但是此時的周厲王哪能聽得進他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心裡想的只有金銀珠寶,自己的花天酒地才是最重要的,誰還管那些窮苦百姓。周厲王統治時期的百姓過的那是一個苦不堪言,很多人雖然明著不敢反抗,可是他們在背地裡可是罵痛了周厲王,一個王朝的統治者,將自己的人民棄之不管也就算了,竟然還把人民禁錮起來,當作自己籌資的工具,實在是可恥。

這個皇帝太殘暴,百姓給他起一 外號,史料卻只用一個字形容他

四處民怨沸騰,一位大臣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畢竟王朝垮臺大臣們肯定也不好過。他認為此時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如果周厲王再這樣下去,百姓必將謀反,到時候周朝肯定就不復存在了啊!周厲王不僅不聽他的勸,還認為他這番話簡直是危言聳聽,我堂堂一個王朝的老大,憑什麼你一句話我一定得聽?

這個皇帝太殘暴,百姓給他起一 外號,史料卻只用一個字形容他

周厲王也不是沒有作為,而是採取了更加可惡的做法,他竟然派了一個軍隊對底下的百姓嚴加控制,膽敢發現那個人背地裡想要謀反,或者說了關於謀反的話,抓起來就是死。

當時的民眾知道周厲王採取了這樣的做法之後,心裡非常痛恨,但真的是什麼都不敢說。就這樣,大家都不敢說話了,就算兩人原本互相認識,在街上碰見也只是敢用眼睛看對方,用一個眼神就當時打招呼用了,整個都城頓時變的死寂沉沉,很多人連話都不敢說了。

而周厲王不這麼認為,他反而覺得自己的統治管理十分有效果,高興對大臣說到:“你看看咱們的國家,如此安詳,百姓生活如此安定,你看看現在還有人敢說我的壞話嗎?”

這個皇帝太殘暴,百姓給他起一 外號,史料卻只用一個字形容他

有位大臣卻不這麼認為,他說:“百姓之所以看著很安定,還不是因為你定的法規,他們害怕被抓才不說,可是他們心裡的怨恨越積攢越多,到了一定瓶頸肯定會裝不下,之後就到了百姓爆發的時候了,王朝到了那個時候神仙也無力迴天啊!大王,您真的應該接受大臣們的意見,要不然,您的大好河山,很有可能就會送於他人啊!”遺憾的是,周厲王並沒有聽進去。

終於,大家實在是忍受不了周厲王的暴政了,一起聚集起來,衝向了都城。當然,周厲王是有自己的部隊的,剛開始軍隊還在頑強抵抗,軍隊本來也是對周厲王有意見的,一看自己可能敵不過起義部隊,於是直接聯合起來,反抗周厲王。

周厲王一看情況不對,他做了一件事情,便是去帶一些金銀財寶,趕緊偷偷溜走,周厲王一路逃亡,最後雖然沒有死,但王位是轉手讓人了。

這個皇帝太殘暴,百姓給他起一 外號,史料卻只用一個字形容他

最後,周厲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縣東北),最終死於彘地,他死後史料用一個字來形容他——“厲王”,這個厲其實很不好聽的,但百姓也堅持叫他厲王,因為他不配有更有德行的諡號。所有這個周厲王,失盡民心,其實也挺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