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佐康熙成为千古一帝的周培公为何被发配并终老盛京?

小小米格


请不要被电视剧误导,《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在平三藩之后就被康熙扔到了盛京,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的周培公在平定三藩中的主要功劳是劝降王辅臣,而在三藩平定后,周培公先是被升任山东登莱道,后因与总兵不合,这才辞官回乡。而在噶尔丹起兵反清后,周培公再次上“平叛”条陈,这才被重新启用,被任命为盛京提督,负责戍边,后死于任上。

周培公劝降王福臣

康熙十三年(1674年)腊月,三藩之乱爆发,并策动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北方反叛,意图使叛乱地区连成一片。康熙看出了吴三桂的意图,于是派署兵部事的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与周培公调遣大军,从江西、浙江、陕西、甘肃等地阻击吴军,围剿耿、王叛军。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率陕甘大军,力图尽快扑灭王辅臣叛乱。

而当时王辅臣手下参将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周培公奶娘龚嬷嬷的儿子)与周培公都是同乡,也曾劝降王福臣,但王福臣依旧举棋不定,于是两人便将情况密送周培公。周培公随即主动请缨,想要去说服王福臣。

图海听说后,将此事上奏康熙皇帝,康熙于是召见周培公,认真听取了他的设想。后加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

周培公于是前去劝说王福臣,王福臣果然投降,向向图海献平凉名册,其子王吉贞及总兵等上缴吴三桂投递的函札及“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接受清廷招抚。

因功受赏,无奈返乡

平定王福臣叛乱,解除了朝廷重大威胁后,朝廷对参战将官论功行赏。周培公立下大功,自然也在封赏之列,但他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图海于是奏请康熙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予以嘉奖。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周培公之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追封其父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

周培公此后在家守孝三年,之后到山东任职,但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和,难以继续共事,因此仅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了荆门老家。

再度启用,病逝任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准格尔部噶尔丹起兵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闻讯后连忙写了平叛“条呈”上奏康熙,被康熙帝采纳,于是周培公再度被启用,被任命为了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事务。

康熙四十年(1701年),周培公卒于任上。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的人生轨迹虽然与历史上大体相似,但却少了周培公丁忧和山东为官这段历史,导致被普遍认为周培公是在平叛立功的情况下被贬去的盛京。至于那副《皇舆全览图》,也不是周培公所做,而是康熙帝授意传教士所作,且是在完成了平定噶尔丹之后。


香茗史馆


想必朋友们对于周培公的印象多来自于电视剧《康熙王朝》,年轻的康熙皇帝在执意撤藩之后,不慎激起千层浪,山河动摇,吴三桂在云南宣布反清复明,和广东福建的耿精忠尚可喜一起起兵,由于朝廷准备不足,三藩蓄谋已久,准备充足,所以没多久清朝半壁江山尽失,吴三桂打到了湖北。


这时候朝廷乱作一团,主张和谈的官员占多数,其中包括康熙的肱骨大臣,祸不单行,此时原本应是援兵的察哈尔王造反了,康熙一度打算迁都盛京,甚至退位。

此时周培公挺身而出,为康熙皇帝出谋划策,并且得到应允。没多久,周培公和图海打败察哈尔王,并且率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而吴三桂等人毕竟是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国家,后劲不足,所以锋芒尽失,一时间二者处于相持阶段。



但是,拖得越久对吴三桂等人越是不利,朝廷缓过劲来就能够步步紧逼,稳扎稳打,而吴三桂年迈,撑不了多久了。此时决定局势的只有陕甘总督王辅臣了,历史上确实是周培公劝降王辅臣,给了朝廷必胜的基础,也因此留名后世,吴三桂穷途末路,只有草草称帝,鼓舞士气做最后一搏了,最终失败。


周培公,别名周昌,湖北荆门人。在功成名就之后,名将谋士历来的结局都是狡兔死走狗烹,虽然周培公结局免了一死,却难逃凄凉。清朝,毕竟最高统治者是满人,朝廷上有实权的也多是满人,一个汉人能够有如此大的功劳,是他们所不能够忍受的。

康熙皇帝在封建王朝时代虽然是值得称道的皇帝,但是皇帝也是有掣肘和顾忌的,清朝前期,康熙只能以满人贵族为重,牺牲一个有功的汉臣稳住满人贵族,对康熙来说是值得的。


所以,周培公立下不世之功最终也只能终老盛京,未能在朝堂之上,远离政治中心的争斗,也未免是坏事。

小史官就事说事,并无任何偏颇立场。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