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您好,我是君山,一名站在中国教育最底层看教育、发声音的一线教师,感谢您的关注,期待与您交流,真诚与您做朋友!

最近老是看到新闻,说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但可能是中国的国土面积太大,各地都不太一样,像君山这里,情况就正好相反,我们这里是城里教师老龄化严重,而且是越老牌的公办学校,老龄化越严重。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01、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与3个原因有关!‍

1、 君山这里,根据目前教育部门的政策,所有新招录的教师,全部都要下放到农村进行任教,签五年农村任教承诺书,满五年后再根据学校情况,论资排辈进行进城考;

2、 城区享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而且很多教师为了解决子女的读书问题,大部分在城区购买了学区房,于是,每年都有大量符合要求的老教师申请进城考;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3、 教师不像公务员很多有晋升的机会,从目前来看,普通教师除了少数人能够晋升为校级领导以外,其他人基本上最大的目标就是调往城区,成为城区教师是老师们的最高目标。而一旦成为城区教师,鲜有老师会流动向农村,常年累月,城区老教师于是不断增多。君山这里就有这样的一所老牌公办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以君山所在的历史学科为例,整个学科组最年轻的教师是48岁,正被校领导委以重任,肩负着振兴学科组的大任。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02、城区教师的老龄化,也是近些年在教育部门出台城乡教育均衡化政策之后的结果,它造成的影响包括:

1、城区公立学校管理难度变大。老教师、老资格、有很大一部分有自己的老思想,年轻校长根本驾驭不了,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农村学校可以推行,在城区学校十有八九就是夭折。像前段时间推行的“导学案”制度,在我们这里的一所农村中学推得很成功,学生成绩显著提高,但是一移植到城区学校,就遭到了来自老教师的巨大压力。另外针对“平板进课堂”等一系列的现代化教育措施,我们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农村学校有热情,但是没有钱,搞不起;城区学校有钱,但是没热情,不想搞;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2、整个教育格局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在我们这里,农村学校由于注入了大量的新生力量,整体上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与城区学校“万马齐喑”的现状呈现出巨大反差。以君山所在的小县城为例,义务段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硬杠杠就是中考成绩,上一年,农村学校竟然在城区生源占优、教育教学资源占优的情况下,拿下全市第三、第六、第九的成绩(其中第一第二还是被私立学校拿走),真是狠狠打了一众城区公办学校的脸,也给当年违规择校的家长一记响亮的耳光。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所有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因为“城区学校老龄化”导致活力不足、后期乏力。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03、君山以上所说的话,就是君山所在地区(浙江)的实际情况,或许有人不信,但这就是事实。这个事实,也让君山看到了“教育均衡化”的可能性。长此以往下去,起码还会有两个变化:

1、 能够增加农村家长对于农村学校的重视,避免盲目择校,然后好的生源能够留在农村,形成一种农村教育生态上的良性循环;

2、 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后,能让农村教师更有职业认同感,加上日后如果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让老师安心农村任教将成为一种现实。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04

就在这两天,我们这里还出台了一个政策,文件已经在教师圈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从2021年开始,中考将迎来巨大的改革,取消提前招生,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中考,并且省一级重点高中的名额将按照比例分配到全市各所初中。这个消息,起码又带来了两个利好,1、城区学校失去了原来大量的“保送生”名额;2、农村学校将有更多的省一级重点中学的名额,农村家长盲目择校将失去意义。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05

通过以上的分析,君山其实就想说明一个问题:教育均衡化并不遥远,教育主管部门或许正在布一盘很大的棋,让教育均衡化看似很远,其实正在稳步推进;我们一定要有信心。

另外,或许在看文章的很多网友所在的地区并不是君山所讲的这种情况,但是,君山前面已经说过了,中国的国土面积太大,各地都不同,情况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绝不能一味用“教育已死”的言论做一些“爱之深,责之切”的举动,这样只能导致自己“徒伤心”而已。

教育正呈“农村包围城市”之势,教育均衡化或许指日可待!

好了,各位网友,君山所说的都是教育上的真话,或许说得有些太赤裸裸了,让人难以接受,但是,君山的本意还是想通过说真话,引起各方共鸣,从而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希望大家看后,喜欢的点个赞;不喜欢的提出批评意见;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我们一起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