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滴滴的兩封公開信說起


從滴滴的兩封公開信說起


2018年5月5日晚上,鄭州空姐李明珠在執行完航班後,通過滴滴叫了⼀輛車,夜裡11點50多分出門乘坐滴滴。結果在路上慘遭司機殺害。三個月之後,8月24日,溫州樂清,⼀一名20歲的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過程中被司機殺害。兩次惡性事件之後,滴滴均發佈了公開回應,第⼀次是以公司聲明的名義,第二次是以程維和柳青道歉信的名義。以下為兩封公開回應的全文。

2018年5月10日,滴滴發佈聲明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向其家人道歉併成立專項工作組,配合警方開展案件偵查工作。以下為滴滴聲明全文:

對於鄭州順風車乘客李女士遇害一事,我們感到萬分悲痛和愧疚,在這樣的悲劇面前,任何言語都無法表達我們沉痛的自責。我們真誠地和李女士的家人道歉,作為平臺我們辜負了用戶的信任,在這件事情上,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滴滴已經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密切配合警方開展案件偵查工作,目前案件正在偵破過程中。請李女士的家人以及公眾放心,滴滴將盡最大努力協助警方儘快破案,將兇手繩之以法,還李女士和家人一個公道。

再次向乘客家人以及公眾道歉。我們會全力做好後續工作,同時全面徹查各項業務,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

2018年5月10日


滴滴出行


2018年8月28日晚8點半,在溫州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發生4天后,滴滴出行創始人程維、總裁柳青發表道歉信,向受害者、受害者家屬道歉並承諾,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以下為道歉信全文:

鄭重道歉


過去幾天,我們的內心再一次陷入了無比的沉痛和煎熬。僅僅三個多月,在平臺進行安全整改的過程中,悲劇再一次發生,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我們非常悲痛和自責。儘管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的言語都蒼白無力,我們還是要鄭重地向受害者,向受害者家屬,向所有人道歉。對不起,我們辜負了大家。

六年前出發的時候,我們堅定地認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讓出行更美好,但經歷的悲劇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因為我們的無知自大,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几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很多同事開始動搖,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確的事,全公司開始深刻檢視甚至質疑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正確的。大家陷入了自我審視、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

在這悲傷的時刻,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領團隊去面對痛苦,承擔責任,爭分奪秒盡所有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讓初心迴歸,用這種方式表達一份哀思。

過去的幾天時間裡,團隊反覆梳理了案件的每個細節,並且深刻反思了背後的原因和管理問題,將在以下方面落實行動:

1. 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2. 安全產品整體功能升級,優化緊急求助、行程分享等功能。對於人身安全的客服投訴問題,我們會採取三方連線撥打110的方式,確保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給到警方;

3. 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4. 與公安部門深入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高效響應各地公安部門的依法調證需求,並且啟動測試已開發完成的警方自助查詢系統。

雖然安全工作永無止境,雖然我們很難完全杜絕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平臺做出不法之事,但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守護平臺上的乘客和司機,讓網約車行業的犯罪率持續降低,配合警方將所有犯罪分子繩之以法。懇請社會各界對我們進行監督和批評,時刻鞭策我們。

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們沒有任何藉口,再次向所有人鄭重道歉。

程維 柳青


2018年8月28日


兩封公開信,前者是典型的官方聲明,而後者則看到了悔過的內疚和具體的整改行動。不可否認,滴滴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多便捷,也為出租車行業節約了成本,減少了空載等貢獻。但是滴滴順風車業務在短短三個月之內連續兩次發生惡性事件,在這個方面滴滴平臺責無旁貸!

從程維和柳青的道歉信裡,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來自公司創始人和總裁的誠懇之意,但是我們依然要問為什麼在樂清女孩遇害的4天之後才發出這封道歉信,為什麼發出道歉信的滴滴官網不允許留言只允許點贊?滴滴一路狂奔的背後,到底它的初心是什麼?本著這個疑惑,筆者查詢了滴滴的官網。在滴滴的官網上,公司的願景是引領汽車和交通行業變革的世界級科技公司。

在這個願景裡面沒有看到乘客的身影。同時官網上關於滴滴價值觀的描述是六條,分部是創造用戶價值、數據驅動、合作共贏、正直、成長、多元。在這六條價值觀裡,只有第一條是關於用戶的。在這一條的解讀中,滴滴提到了三點:第一是為用戶創造價值是滴滴存在的理理由;第二是持續創新、不進則退;第三才是安全第一、體驗第二、效率第三。那麼,在價值觀的解讀背後,安全第一、體驗第二、效率第三又是如何轉化成滴滴人的日常行為?又是如何指導滴滴的業務發展呢?就在溫州滴滴遇害女生出殯前夕,滴滴公司派了兩位小年輕前來慰問,帶著兩盒禮品,一盒是牛奶。再次引來公眾對滴滴公司的誠意和重視程度一片質疑。滴滴出行這次錯得不輕,道歉信也發了,但,你會選擇接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