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社保交的越少越好?

新税法改革后,不少人抱怨社保必须按工资的真实值交,到手的钱少了。可是从政策上理解社保对低收入人员更划算,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社保交的越少越好?

社保负担确实比较重

社保基数的下限与上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有关,而社会平均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不仅含税,还包括了单位代扣的社保和公积金个人缴纳的部分。而我们个人感受到的收入实际上是拿到手的净收入,再加上每年不少人都“被平均”了,因此每年公布数据的时候都挨骂。

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社保交的越少越好?

每年按照上年社平的40%确定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比如2018年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为3387元,低于这个钱数的工资最少要按这个基数交社保。

原本占工资十分之一的社保费扩张到了工资的三四成,不交社保成了必然。

他们才是真正的低收入群体。

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社保交的越少越好?

觉得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钱

觉得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钱。相信自己凭借自身存钱理财也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

但你要知道,养老保险全称叫做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储蓄投资之类的都是在根基的之上的锦上添花。更何况绝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理财头脑和渠道,不过是去当韭菜被一茬茬收割罢了。

为什么大多数人觉得社保交的越少越好?

除此之外还有些非主流的想法,比如觉得自己会永远年轻着、觉得自己不会活的很长的、看空经济的...

大家觉得社保费多交好还是少交好?理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