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要幹掉傳統企業嗎?

互聯網要幹掉傳統企業嗎?

互聯網要幹掉傳統企業嗎?今天,我來為大家深度解析。

《殺死比爾》(Kill Bill)這個電影的現實版正在上映,它的名字叫“殺死傳統企業”。

這是所有傳統企業的一句自我拷問。有一次在海爾,我看到張瑞敏的一句內部口號:自殺重生,他殺淘汰。

為什麼那些在傳統工業時代的爆品,在互聯網時代步履蹣跚?互聯網時代的爆品和傳統工業時代的爆品,有什麼本質的區別?

我用幾年時間,真刀實槍做了幾千家傳統企業的轉型培訓和調研,也看到了傳統企業家面對互聯網侵襲時的最真實情緒:

焦慮;

惘然;

不解;

震驚;

羨慕;

憤怒;

希望。

現實其實更加殘酷,更加血淚。有三個血淚案例,也是三次提醒。

提醒1:2013年9月,我在課堂上提醒兩家做移動電源的公司:小米可能要殺入移動電源了。他們的反饋是,我們的行業很特殊,小米進來也會被秒殺。他們有一款移動電源,鋁合金外殼,6000毫安,售價199元。2013年年底,小米移動電源推出,鋁合金外殼,10400毫安,售價69元。所有移動電源公司都哭了。

提醒2:2014年4月,我在課堂上提醒一家做插線板的企業:互聯網要殺入插線板了,怎麼辦?他們的反饋是,我們的行業太特殊了,不可能。2015年3月,青米公司(小米生態鏈公司)出品的小米插線板,3插孔3USB,售價49元。後來360公司也推出了一款3插孔4USB的插線板,售價59元。公牛、突破該怎麼應對?

提醒3:2014年5月,在武夷山下的南孚總部,我提醒這個電池大佬的高管:如果互聯網殺入電池行業,怎麼辦?他們異口同聲說,我們的行業是真特殊,不可能。2015年10月,小米推出彩虹電池,十節售價9.9元。價格生生砍了一半還多。

這樣的“殺死傳統”的例子到處上演,互聯網殺死的不是傳統企業,而是傳統企業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

100年前的福特T型車,100年後的蘋果iPhone和中國的小米手機,都是超級單品引發的大變化,也是兩個時代兩種超級產品模式。

過去的生存法則是“品牌為王”,現在開始失效。新的法則是“爆品為王”。

過去的生存法則是“渠道為王”,現在開始失效。新的法則是“用戶為王”。

過去的生存法則是“規模為王”,現在開始失效。新的法則是“口碑為王”。

寶馬能追上特斯拉嗎?

寶馬代表著傳統企業,特斯拉則是代表著互聯網模式。寶馬也在擁抱互聯網,推出了電動汽車。一個現實是:特斯拉其實甩寶馬的i8和i3好幾條街。

這是因為,想要製造一輛好的電動汽車,必須拋棄現有框架。沒錯,所有的框架。比如,拋棄所有的發動機管理軟件,拋棄內燃發動機,拋棄所有的牽引力控制系統,等等。

IBM的能源和雲項目執行顧問邁克・巴納德(Mike Barnard)預言,面對汽車業的互聯網革命,目前大部分汽車公司會失敗。

有人說,老虎插上翅膀會更兇猛。我也認為,坦克插上翅膀也變不成飛機。“互聯網+”不是工具的革命,而是一種方法論的革命。它的核心,就是爆品。

傳統行業急需互聯網轉型,爆品總裁營是傳統企業互聯網轉型第一課,V X :w1786756916 瞭解課程,商業觀察,職場評述,歡迎關注(公 眾 號爆品戰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