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之言不是房地產末路預言

萬科作為房地產業的龍頭,他的每一次政策調整、股東大會都萬眾矚目,這不2017年的股東大會上萬科老總鬱亮的話又刷了屏:”十年後、萬科還會市地產公司嗎?我想不是了,如果還是,那也是比較慘的了“,萬科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整個行業,甚至整個國人對房地產的看法。該言論發表後,被各個媒體網友紛紛轉載,評論,更多是對房地產持悲觀態度,什麼萬科要推出房地產業,房地產以走向末路,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的言論充斥著整個平臺。

鬱亮之言不是房地產末路預言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2017年全年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3595.2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5298.8億元,而2016年全年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765.4平方米,銷售金額3647.7億元。同比漲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算一下。很難想象十年時間哪個行業、哪個項目能做到這樣的業績,我想以目前的狀態任何一個產業想用十年時間銷售金額達到5000億也是不現實的。萬科仍然會選擇他最擅長的行業,不可能輕易的放棄自己的主營業務。

其實鬱亮的下面一句話才是重點:“10年後的萬科好像不應該還是地產公司,也說不清楚具體未來比例如何劃分,如物流佔多少,開發佔多少,商業佔多少。但是,萬科未來是美好生活的服務商,這一點是清晰的。”也就是說萬科開始了多元化的腳步,這個發展方向鬱亮在2016年業績會上答記者問時提出過了“萬科轉型的終極目標是10年之後半壁江山來自於新業務。”而萬科的新業務拓展早在2014年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否則也不可能有現在這麼大的業績,在2017年的股東大會上介紹了萬科的新產業情況,其中:商業開發和運營板塊以印力為平臺,總建面超1000萬平方米,達到行業第二名,管理項目172個,遍佈全國58個城市,資產規模近800億元;租賃住宅方面,其在談的已獲取10萬間,開業運營3萬間;物流板塊,今年底總面積將達到482萬平方米,穩定運營項目平均出租96%。而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所有的萬科項目都配備了大量的商業項目,還有萬科成長中心,社區商業也是萬科重點的發展領域。也就是說萬科早就開始佈局了依託於地產開發,多種商業模式共同發展的改革方案。而其在地產開發上的巨大優勢,讓他的商業、租賃、物流等等業務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迅速的遍地開花。也代表著萬科開始了追求長期回報的商業模式,減少地產業動盪對其造成的影響。

鬱亮之言不是房地產末路預言

而萬科的對手萬達也早就宣佈,進行輕資產運營,它賣掉了酒店、賣掉了萬達廣場、賣掉了文旅項目,但是他的管理團隊卻沒有退出,他的項目賣了錢,而且後期管理還收取了鉅額的費用。王健林也直言,萬達從來沒有說過要放棄房地產開發業務,而且房地產開發業務也是其公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萬科和萬達都一樣,他們的產業佈局都是建立在房地產開發上的,如果房地產開發不做了,就像釜底抽薪一樣,兩個豪門企業會瞬間倒塌。

鬱亮之言不是房地產末路預言

現今國民生活水平及自身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好服務才能更好的滿足業主的需要。而萬科對自身的定位:美好生活服務商。恰好滿足了業主都服務的高要求,我們都知道很多人選擇萬科的房子就是因為他的物業是獨一無二的。在高品質生活面前,業主寧願多花一點錢也要選擇萬科的原因。

萬科並的舉動並不代表房地產行業的末路,更準確的是指明瞭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