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亮:萬科“活下去”的危機感只對內,別操心我們了

去年9月的一場秋季例會上,萬科首次提出“活下去”,瞬間引發了業內的爭議。頭部房企高喊“活下去”到底是不是矯情?反觀萬科業績,似乎活得並不差,難道又是“明撕暗秀”的套路嗎?圍繞“活下去”,萬科在各種場合的表態和解讀不斷。3月26日,在萬科2018年度業績推介會現場,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明確回應了“活下去”的說法,簡而言之就是:萬科“活下去”的危機感只對內,別操心我們了。

郁亮:万科“活下去”的危机感只对内,别操心我们了

關於“活下去”:

是對自己人說的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各種說法讓大家很操心,我們說活下去的時候明明是對自己人說的,別人或者操心我們活不下去,或者擔心我們不讓別人活下去,其實我們是對自己說的話,”鬱亮開門見山,在回答媒體提問的時候主動回應了這個飽受爭議的說法,他強調,“萬科是危機感驅動的公司,而不是危機驅動的公司,這個區別很大。”

先來看看萬科的業績,到底活得如何。萬科2018年年報顯示,去年實現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14.5%;營業收入2976.8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3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6%和20.4%。

對於房企,尤其是龍頭房企業績會迴避不了的“規模之爭”,萬科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祝九勝表示,“全球的經驗,單一開發商的市佔率最高會到6%-8%,我們過往通過對自己的能力定位和戰略定位,對規模的追求和依賴變得不那麼嚴重了,我們自己的觀點是,要在能力上做到領先和領跑。”首席運營官張旭也對今年的銷售目標作出回應:“我們不會給自己定剛性指標,但每年都會有開工計劃,交付竣工計劃等經營計劃。對我們來說,每天都是賣樓的好日子。”

縱觀萬科三巨頭的表態,萬科傳達出的信號非常明確:不執著於規模之爭,不單純依賴規模擴張,找準企業的能力和戰略定位,自己好好“活下去”。

迴歸“基本盤”:

不是轉型不成功

2018萬科年報《致股東》裡提到:“基本盤”將是萬科2019年最重要的詞彙,“我們先求得根基的穩固,才能更好地開枝散葉;我們先在最基本的業務上深化對商業邏輯的理解、練好經營管理的內功,才能為轉型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迴歸“基本盤”,再加上《致股東》裡提到“無論從我們今天的體量來看,還是從我們以往的行業環境來看,轉型都絕非易事”,引發了業界對萬科多元化轉型是否遇挫的猜想。對此,鬱亮首先回顧了萬科的轉型之路,他表示,“這六七年以來萬科不斷用更開闊的視野做更多的嘗試,也把我們的服務延伸到客戶服務的更多方面。我們試圖找到一個支持萬科新的增長曲線,在這點上我們從來沒改變過、也沒動搖過。”

對標微軟,鬱亮認為,微軟轉型始終依靠基本盤windows,提供了能夠轉型發展,包括資金、利潤等所有的東西;回到萬科,鬱亮認為,萬科的每個業務都有自己的基本盤,並不是說萬科的基本盤就是房地產開發一項;圍繞每個業務的基本盤做好是根本。比如,萬科物業的基本盤定位為住區的物業服務。為什麼住區服務是基本盤?萬科物業品牌建立在住區業務的基礎上,“如果這個業務能夠穩定好,那萬科物業走到哪裡都有發展機會,這就是物業的基本盤。”

“我們收斂聚焦,是階段性的總結和調整,收斂聚焦不是砍樹,是修枝剪葉,讓根扎得更深,讓主幹長得更加粗壯,之後才能結出更多的果實來,”鬱亮認為,這才是萬科收斂聚焦、鞏固基本盤的本意。他強調,萬科轉型、基本盤和活下去等都是一脈相承的。

再談“白銀時代”:

啟動轉型的良機

在這場業績會上,鬱亮再次提到了“白銀時代”。

如果只看數據,2018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似乎很完美。銷售面積、銷售金額、投資、開工等各項指標,幾乎都創出了歷史新高。這還是一個白銀時代嗎?《致股東》裡肯定回答:“是的,這就是一個白銀時代。”

鬱亮提出,“我們2012年的時候得出一個判斷,房地產行業進入白銀時代,白銀時代雖然沒有黃金時代那麼貴,但仍然是貴金屬,”他認為,在白銀時代啟動轉型,這樣才有足夠的時間來探索和思考。白銀時代與轉型變革,兩者都需要很長的時間,等行業到青銅時代的時候再轉型就來不及了,“萬科對白銀時代的判斷從來沒改變過,我們對轉型堅定的認識也從來沒改變過。我們轉型的決心也從來沒改變過。”

【記者】許蕾

【作者】 許蕾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產業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