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能以城敵省的城市,單城碾壓本省20個城市,上海也比不上

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兩大已互相糾纏千餘年國家,國運悄然發生逆轉。當年一心想脫亞入歐的日本,國內經濟朝國際全面接軌,結果一場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爆發,令日本成為亞洲首當其衝國家,經濟發展進入到“迷失的二十年”時期。反觀中國,那時國力尚且孱弱,受全球性金融危機輻射不大,抓住日本突然啞火時機,給出優惠政策吸引外資,不僅強力帶動了國內經濟發展,還改變了工業薄弱局面,將“世界工廠”名頭漸漸打響。

中國唯一能以城敵省的城市,單城碾壓本省20個城市,上海也比不上

短短數十年間,中國完成逆襲GDP總量由全球第十跳躍至第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惜我國崛起時間還是太短,地域之間發展差異化相對較大,而且前期國家為達到快速發展效果,政策允許一部分地區先行富裕起來,以現在城市格局來看,富裕地區集中於大陸東部沿海,經濟發展越往西越落後,西部大開發戰略也沒法短時間內解決問題。不過,國家也不是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早早在西部佈置有成都和重慶兩座國際化城市。

中國唯一能以城敵省的城市,單城碾壓本省20個城市,上海也比不上

成都是我國西南部一座得天獨厚的城市,在國家政策鼎力扶持和四川資源傾斜之下,現代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狀態,全境1.46萬平方公里土地城鎮轉化率高達70%,與周邊兄弟城市形成鮮明對比。據悉,2017年成都GDP總量比四川其餘九座排名前十城市總和還高,市區GDP更是以11010.1億,碾壓本省除自己外20個地級市,是我國唯一能城敵省的城市,光比這一點,上海也比不上,畢竟上海周邊江浙兩省實力強勁,世界上無任何一座城市能匹敵。

中國唯一能以城敵省的城市,單城碾壓本省20個城市,上海也比不上

很多人想不通,蜀地經濟實力整體遠落後於東部地區,為什麼國家、四川要打造成都這麼一個明星城市,而不是分散資源全面發展?其實會形成今日現狀,也不能怪國家太偏心,原因非常現實:眾所周知四川轄區面積雖大,共有21個地級市級別行政區,但絕大多數城市所坐落在盆地、丘陵地帶,地勢地貌嚴重影響著城市發展。成都正好是四川唯一一個坐落在平原之上城市,有該城市四川才有異於貴州(沒有平原支撐),被國家選中也不是沒有道理。

中國唯一能以城敵省的城市,單城碾壓本省20個城市,上海也比不上

除此之外,成都得天獨厚還體現在國家實行西部“雙子星”計劃。四川代表著蜀地,重慶早期曾隸屬於四川管轄,後因國家認為一座國家化都市難以帶動整個蜀地發展,所以將重慶單獨拎出,劃為我國直轄市之一。四川有重慶在時期,成都並沒有今天這麼強勢,兩者綜合實力較為接近,都做不到一家獨大。重慶相較於成都,優勢體現在連接中國大陸東西、南北的區位,劣勢則是地理地貌不如成都平臺,被人稱為“山城”。

中國唯一能以城敵省的城市,單城碾壓本省20個城市,上海也比不上

西部大開發正在推行,表示國家清楚明白下一步應該更加註重地域平衡發展,只不過在過渡過程中,必須依靠中心城市輻射周邊城市,先行打開缺口才好展開後續發展規劃,如成都這樣城市,是必不可少的。對於成都,各位觀眾如何看待?歡迎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