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時代,旅遊業面臨著哪些挑戰?

智能化時代,旅遊業面臨著哪些挑戰?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旅遊消費的雪球也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在智慧旅遊市場不斷擴張的情況下,旅遊業的對外營銷宣傳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近幾年來,我國的旅遊業一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據相關數據統計,2017全年國內旅遊總收入超過5.3萬億元,而到2018年底,這一數字將突破6萬億左右,所以未來國內旅遊市場將以穩定的態勢繼續穩定增長。

但在國內旅遊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眾多的挑戰,如市場需求不確定、決策路徑過長、消費轉化難、品效難統一等諸多痛點。

一、客戶營銷轉化愈發困難,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

據調查顯示,2017年我國在線旅遊的滲透率已從2014年的8.5%上升至16.5%,不過即使是在在線旅遊蓬勃發展的階段,大量的市場需求也是難以捕捉。近幾年說走就走的旅行越來越多,去哪裡、什麼時候去、怎麼去......都需要旅遊企業加強對品牌的關注並提前部署推廣。

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行業對外宣傳的媒體形式不斷豐富,而消費者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想要進一步激發和實現客戶營銷轉化就變得越發困難。

智能化時代,旅遊業面臨著哪些挑戰?

二、消費決策路徑長,媒介轉化效果不佳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於旅遊廣告主來說不僅是個陷阱,同時更是難以轉化的。百度大數據顯示,在行前決策中,國內遊決策週期在28天左右,國際遊決策則需51天,過程中用戶訪問各旅遊APP次數達121次……依循“產生興趣-瞭解信息-比較決策-決定前往-二次旅遊”模式,這種模式不僅路徑過長,也是一個複雜多變的模式所在,而對於這個模式中每一步驟的選取對應渠道與媒介觸達消費者,對廣告主來說都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三、品牌與效果的兩難

對於旅遊廣告主而言,是做品牌好呢?還是做效果好?依據目前的情況來說,品牌與效果一直處於一個兩難的處境。效果轉化是品牌建立的有效實現過程之一,但對於注重體驗與服務的旅遊行業來講,長期的品牌價值與口碑積累同樣重要,卻難以在短期內看到實際的數據。因為如果效果無從考證就會導致缺乏科學的營銷依據,讓營銷始終止步於試錯性的嘗試。

所以對於旅遊業而言,有效營銷的核心在於精準捕捉核心用戶與潛在用戶、激發需求與決策鏈路上的持續影響、以及品牌與效果的兼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