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灭掉大将年羹尧,整个过程为反复折腾了一年多?

孔小惠


年羹尧是大将军,封疆大吏,手握十几万兵权,经营川陕十几年,根基深厚,按雍正的话说,川陕官员都成年羹尧的跟班了。逼急了,年羹尧狗急跳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雍正是个疑心很重的皇帝,要动年羹尧,必须防范他造反。

这时的雍正继位两年多,虽然和刚继位比皇位安稳多了,但是他和老八集团的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一旦年羹尧造反,老八集团一定会趁机反扑。所以,处理年羹尧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为此,雍正在西北做了一系列人事调动。首先调宗亲延信去西安掌管八旗部队,一旦年羹尧造反迅速剿灭。紧接着调满人图理琛到西安专门和年羹尧对着干。新人到任要熟悉岗位,上下级也要磨合,达到政令畅通,能顺利达成政治意图,这需要时间。

一切都做好了,雍正宣布年羹尧调任杭州将军,由岳钟琪接人任川陕总督。岳钟琪是年羹尧的人,他会不会联合年羹尧造反?雍正要对岳钟琪进行考察管控,还要制定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这也要时间。



年羹尧没有造反,乖乖的到杭州上任去了。岳钟琪的表现也是忠于朝廷。西北才算稳定下来。到这里雍正才完成了整治年羹尧的第一步。

年羹尧帮雍正坐稳了江山,当年羹尧打了胜仗回京时,受到无以复加的礼遇。雍正说年羹尧是他的恩人,要一辈子优待他,决不做对不起他的事,还要和年羹尧做君臣配的优秀代表,怎么突然就要收拾年羹尧,至少得给个理由吧!所以,需要造舆论,给时间,让满朝文武思想上转过弯来。



接下来就是罗织年羹尧的罪状。年羹尧曾经举荐过一个叫蔡珽的官员,可蔡珽不但不感谢年羹尧,反而处处和年羹尧作对,后来年羹尧弹劾蔡珽,蔡珽被判斩监候。雍正为了收拾年羹尧,把蔡珽接到京城,没有下入大牢,而是安排他留京当官,担任左督御史。左督御史主管纪检监察。雍正授意蔡珽速查年羹尧。蔡珽办事雷历风行,最后查出年羹尧犯罪九十二条。九十二条罪名要落实到案子上,查案是要时间的。

雍正是皇帝,手中掌握生杀大权。但他杀人也要给个至少看起来还算光面弹簧的理由吧,不管怎样,他也不想在人们心目中树立暴君形象。一切都要有计划按步骤运作,一年多杀掉年羹尧已经够快了,这还得说是雍正这样办事果断的人。


豫有得


雍正需要确认过眼神,才能作出决断!

年羹尧不是一般人。他虽然嚣张跋扈,但在世人眼里是一位英雄,也是雍正自己树立起来的“恩人”典范,群臣的楷模!

所以没有确认过最后的眼神就动年羹尧,等于打自己的脸,丢的是皇家的面,雍正不会这么干。

何况“年选”是清初三大权臣选官之列,年羹尧的门生故吏遍天下。(另两个是“西选”吴三桂、“佟选”隆科多)

雍正要除掉年羹尧就需要有足够的把握,也需要一个借口!

雍正并不是真的冷酷无情,只是帝王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没有十分的把握,除掉年羹尧是要背负道义上的谴责!

和隆科多的道理是一样的。“恩人”的说法已经传了出去,关系也是亲密无间。但突然就要杀了人家,你让其他大臣怎么看你?让其他人怎么想?

皇帝和年大将军之间究竟谁是谁非?这一切就决定了雍正必须要有充分的、不杀年羹尧大清就要亡国的理由。

为了这个理由,雍正需要准备。


舆论才是杀死年羹尧的利器!

权臣是从来不受人们喜欢的,康熙有鳌拜、吴三桂,雍正有隆科多、年羹尧!

挑起群臣对年羹尧的不满,利用舆论压垮年羹尧就是雍正的手段!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年羹尧回京述职时,雍正给足了他面子,也下了第一个套。

雍正利用包括王爷在内的百官对年羹尧进行跪迎,激起了群臣对年羹尧的愤恨,为铲除年做好了群众基础。

年羹尧的死其实是咎由自取。他没有弄明白一个道理,大清江山的真正扛把子是雍正,而不是他年大将军!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年羹尧在朝廷上下人的眼里已经是一位英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与雍正帝的关系非同一般,何况年羹尧有着“年选”之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假设一下:你与你的朋友相处的亲密无间,突然发生了变故,其他人怎么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错了?雍正帝与年羹尧的关系一样,非常紧密,雍正帝说过:年羹尧就是自己的恩人,怎么对恩人下手?

年羹尧的劣迹已经达到了让雍正帝不可容忍的地步,除掉他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必须要机会成熟。

制造强大舆论,压垮年羹尧

在迎接年羹尧回京述职的场面上,虽然雍正帝一口一个恩人,大清朝的功臣,隆重的欢迎仪式,使年羹尧飘飘然了,自认为雍正帝的江山有一半是他年羹尧打下来的,这就是“居功自傲”,比一个铁帽子王还要气派,第一个套子年羹尧入瓮了。

百官跪迎,包括王爷在内,年羹尧觉得挺受用,其实激起了民愤!

年羹尧有节制西北四省军政大权,那是因为叛军战事吃紧,只不过是雍正帝的权宜之计,战事结束,应该立即把不应该掌握的权利交还给朝廷,军政大权是皇上的。


雍正帝需要有人出来发难

用膳、翻牌子、侍寝、擅自使用皇帝的御用侍卫、安插亲信、滥杀无辜,朝廷上下已经愤怒了!

西北战事已经结束,裁军是必然的第一件事,为了减少朝廷开支,雍正帝与年羹尧商量是否由二十万减少到五万,并且是否可以自给自足,年羹尧想都没想,一口拒绝。

雍正帝提出派孙嘉诚去西北甘肃任巡抚,管理年羹尧财务,顺便在西北试行新政,年羹尧勉强答应。

在雍正二年西北军事开始至进京觐见述职至雍正三年,这期间,雍正帝对年羹尧几次发出过警告,年羹尧视而不闻,年羹尧疯迷了?


死神已经降临,倚功造过

雍正帝下手拿年羹尧开刀了,年羹尧全然不知,竟然私自把“孙嘉诚”给杀了,权大于天,罪大于天!

下面就是雍正三年雍正帝发给年羹尧的旨意,已向年羹尧发难了!


处理年羹尧需要时间,要想除掉他必须首先除掉年羹尧在朝廷上下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就这样;雍正帝还留下了杀功臣的骂名,说雍正帝是“飞鸟尽良弓藏”,人言可畏。


雍正帝不想杀他,不杀不行

雍正帝起始不想杀他,贬为杭州将军,可年羹尧不思悔改,一路上招摇过市,向民间昭示他是年羹尧大将军,是替雍正帝卖过命的,年羹尧这样做无非就是散布“雍正帝”的过河拆桥,变相污蔑雍正皇帝过失。

直到被雍正帝贬为杭州城门领,年羹尧还穿着黄马褂彰显自己功劳。

(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本文属于作者邸晓居「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否则后果自负!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欢迎网友一起互动评论留言!


日尧居k古史


雍正时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顶峰时期,皇权下杀一个大将军也并非难事,但是难就难在皇帝是雍正,大将军是年羹尧。

1、雍正:雍正是一个猜忌心很重的皇帝,他既想把自己的这个宝贝奴才杀了,又想让大臣百姓不感觉他滥杀功臣,在这层矛盾心理下他处理年羹尧就畏首畏尾,奏折里批评几句显示自己用心良苦,又拿小错误降职显得师出有名,磨磨蹭蹭最终还是杀了年羹尧。

2、年羹尧:年羹尧也不是吃素的,他有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他当大将军中捞了不少钱,这些钱又结交大臣;又保举了不少官员,这些人都可以称之为年羹尧的势力。雍正想动年羹尧先得把这势力给分开;又因为年羹尧是有功之臣,如何飞扬跋扈也的确是立下汗马功劳的,这需要把他的威望都打掉,这才好动手。

个人意见,欢迎大家批评交流指正!


长久缄默如云漂泊


年羹尧是雍正的铁杆儿心腹,文武双全,无论是帮助雍正夺位安定局面还是在雍正继位后取得西北大捷,功劳太大了,雍正对他的礼遇宠信一度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是年羹尧太会作死了,触犯了雍正的底线,雍正必须要除掉他。但是杀年羹尧会成为雍正的大笑话,又会留下屠戮功臣的恶名,所以雍正一开始只是夺了年羹尧封兵权调往杭州。可是年羹尧根本不知收敛,罪状和“罪状”越来越多,朝野上下都知道年羹尧倒大霉了,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杀年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样,雍正可以在“无奈”中赐死年羹尧,前后历经了一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