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警与帅气外卖小哥互换身份?让你了解什么是“换位思考!

四川交警与帅气外卖小哥互换身份?让你了解什么是“换位思考!

天气炎热,驰骋在马路上的外卖电瓶车不减反增。而对于严格执法的交警来说,这些走街串巷的电瓶车,实在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外卖员违法行驶而导致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相关部门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教育,但面对平台和顾客提出的时间红线,仍有外卖员选择铤而走险。

近日,四川眉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想出了一个法子:让交警和外卖小哥这对“马路冤家”角色互换,体验一次对方的职业。在这次体验过程中,一名交警冒着大雨,连骑车带小跑,还是超过用户期望时间6分钟才抵达送餐点;与他互换的外卖小哥则从执法者的角度见识了同行们送餐时的“惊心动魄”,反过来劝导他们遵守交通规则。

这是一次“走心”的安全教育。相比罚款或者罚抄交通规则,让外卖小哥走上交警岗位,给予了他们更多的主动权和使命感。主动权,让他们不必再在平台与顾客的督促下盲目赶路,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路况,实地感受违反交通规则将带来怎样巨大的隐患;而使命感,则让他们在执法实践中自觉学习和铭记交通规则条款,在重新跨上电动车后,这种隐性教育将发挥作用。

这同时也是真正的“换位思考”。坚守交通安全的底线绝不能动摇,那么就要反过来思考,只有通过违法违章才能赶上的时间红线,本身是不是合理的?商家备餐、外卖送餐环环相扣,路况错综复杂,无论是外卖平台还是顾客,都不能只用路线距离简单计算抵达时间,更不能以“顾客至上”为由过度追求送餐效率。

除了角色互换,越来越多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活动正在外卖员群体中展开。但无论形式如何,目的总是一样的,那就是增强外卖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他们为了与时间赛跑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另一方面,安全教育不能只对外卖员提要求,平台也急需接受教育、换位思考、担起责任。只有合理的送餐考评机制,才是外卖电瓶车行之有效的“减速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