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邊疆行——共同書寫新篇章」從「要我援疆」到「我要援疆」 廣東「組團式」援疆打造家國情懷的醫療隊

央廣網喀什9月22日消息(記者張瓊文)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黨全國的大事,必須從戰略全局高度,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2016年4月,當第一輪廣東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工作隊到達喀什並開展工作,就標誌著醫療援疆工作進入了快速、高效、務實的新時代。喀什位於新疆南部,而脫貧攻堅,南疆是主戰場。所以,廣東“組團式”的醫療援疆落地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喀地一院)意義重大。9月19日,“新時代·邊疆行——共同書寫新篇章”走訪報道團走進喀地一院,切實感受到援疆工作者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克服萬難的家國情懷。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从“要我援疆”到“我要援疆” 广东“组团式”援疆打造家国情怀的医疗队

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央廣網記者 張瓊文 攝)

首創南疆三甲醫院 邁入快速發展新軌道

據喀地一院院長張琪介紹,喀地一院成立於1934年,是新疆最早建立的西醫醫院之一。在廣東的無私援助下,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結束了南疆沒有三甲綜合醫院的歷史。

醫院按照廣東“學科帶動,做強三甲,輻射南疆,醫療惠民”的援建原則,先後建成了25個自治區級重點專科,2個自治區級護理培訓基地以及目前南疆醫療行業唯一的博士後工作站。喀地一院目前已成為全疆學科最齊全、設備最先進、群眾最認可的地州級醫院,實現了由單一診療向醫、教、研複合型醫院轉型的發展目標。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从“要我援疆”到“我要援疆” 广东“组团式”援疆打造家国情怀的医疗队

喀地一院院長張琪日常出診。(喀地一院供圖)

“學科群”組團援疆 因地制宜提升診療水平

據喀地一院院長張琪介紹,在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的指導下,通過大量的調研和討論,廣東援疆前方指揮部與喀地一院以“學科群”組團方式,共同研究制定和提出了2018年廣東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幹部人才需求計劃。其中增減調整5個學科專業,學科(含院長)總數和選派總人數均維持24人不變,總體根據疾病種類、學科屬性劃分為7個學科群。

“學科群”組團更加契合中組部對“組團式”援疆的要求,是對“組團式”援疆工作內涵的深化和充實,將為醫院學科建設和今後“多學科診療”發展提供有益指導和引領,更好地實現“組團式”結對幫帶促專科發展的目標。

從“要我援疆”到“我要援疆” “七朵金花”用柔軟改變喀什

2018年春節剛過,新一批的組團式援疆醫療隊奔赴喀地一院。這支醫療隊是由來自廣東省十家三甲醫院的24名醫療、科研、管理方面的專家組成,而隊伍中有7名女隊員,她們的平均年齡不足37歲,有6位博士。

據瞭解,她們分別是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物治療中心的張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陳敏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婦產科超聲的狄娜,中山大學眼科醫院的李星儀,廣東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的楊程甲,廣東省中醫院婦科的朱敏和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明豔芬。採訪中,張琪院長自豪的說,我們可以是“羊城的木棉花”,我們也可以做“天山的雪松”。

「新时代·边疆行——共同书写新篇章」从“要我援疆”到“我要援疆” 广东“组团式”援疆打造家国情怀的医疗队

楊程甲大夫日常出診。(喀地一院供圖)

說起援疆,她們各有故事。“七朵金花”中年齡最小的是楊程甲大夫,從事心理精神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近10年。她是名85後,也是原本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準新娘。援疆,讓婚期推遲。但家人的支持、愛人的理解讓她堅定地踏上了援疆之路。她說,援疆是國家大計,我義不容辭。談到日常出診,楊程甲大夫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她的一位老病人,是當地的少數民族居民。有一天來日常複診,得知楊大夫回廣東未出診,以為楊大夫援疆工作結束,回到了廣東不再來喀什。竟坐在診室門口嚎啕大哭,用並不通順的普通話喊著,楊大夫不在,我可怎麼辦。楊程甲大夫回喀什後聽到這件事,她真實的感受到病人離不開自己、身上的責任和她給病人帶來的希望。

“救人救國救世,醫病醫身醫心”這是中山大學北校區老紅樓前戴季陶老先生的題詞。張琪院長講道,醫療是可以走到老百姓的心裡去的,讓當地居民真正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愛。她說,我們每一批醫療隊都一直在努力推進落實每一件小事,期冀在一年不長的時間,儘可能多地將先進醫療技術和管理理念帶到喀地一院惠及更多的民眾,儘可能“師帶徒”傳幫帶培養出更多的徒弟,儘可能給美麗的喀地一院多留下些東西。我們是有家國情懷的援疆小分隊。一段援疆路,一世援疆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