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消费时最看重生活方式,内容能做什么?

中国人在消费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生活方式”。这是迪士尼最新的中国市场调研结果,也是她们近几年业务最关切的主题。华特迪士尼大中华区及韩国消费品副总裁林家文此前对《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表示,根据迪士尼的调研,生活方式已经成为驱动中国消费者个人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产品和体验。

生活方式在消费中的作用如此重要,内容提供者们能做什么?9月12日,在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和消费新声(微信公号ID:varitrend)主办的“新青年沙龙”上,笑果文化、亚朵酒店、上海家化、小红书等多家头部内容、消费品牌的负责人,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年轻人消费时最看重生活方式,内容能做什么?

笑果文化CEO贺晓曦表示,喜剧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和其它消费品牌的跨界合作,可以将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具象化的呈现,从而帮助喜爱脱口秀内容调性的年轻人们,获得更丰富的体验。

从生活方式品牌端来看,如何看待内容的作用和价值?亚朵酒店市场副总裁康韦认为,亚朵提供的空间、服务、场景,本身就是内容的一部分,这些内容通过一系列与用户的接触,向用户传达了亚朵的价值观和理念,也收获了喜爱类似生活方式的用户粘性。

与此同时,通过与虎扑、网易云音乐、吴晓波频道等一系列目标人群近似的IP跨界合作,亚朵既有机会触达到更多的潜在用户群体,也有机会满足现有用户潜藏的需求。

在已经拥有120年历史的国货品牌上海家化看来,每一个时代都要顺应潮流和年轻人,这既包括通过产品和营销的跨界创新,也包括结合年轻人更细分的需求,发现新的应用场景,从而研发出新的场景细分产品。

而作为当今最热门的年轻人潮流社区,小红书始终强调用户自发产生的内容调性的重要性,通过强化UGC内容的影响力,小红书希望聚集更多追求美好、真实、多元的年轻人,同时也为他们从生活方式分享到购物,提供更完整的闭环体验。

正如三声联合创始人贾晓涛在致辞中所提到的,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内容、消费、品牌、生活方式水乳交融的时代,内容和品牌相互赋能、共同塑造消费潮流和生活方式。这让内容和消费创业者在当下,都拥有比以往更多的想象空间。

以下是9月12日,“三声·新青年沙龙”的各位嘉宾,关于上述主题的分享整理:


笑友文化CEO史炎、笑果文化CEO贺晓曦:脱口秀本身就是生活方式

年轻人消费时最看重生活方式,内容能做什么?

笑友文化CEO史炎


幽默是一种性感的刚需,任何一个年代,尤其是年轻人,都需要幽默的精神?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差距,这个时候需要幽默的精神去填补这中间的落差,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下去。

过去两年,我们通过类似《吐槽大会》这样的线上节目,获得巨大的流量,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然后导到线下,让粉丝有更好的体验,对脱口秀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增加用户黏性。我们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演出,类似我们的噗哧HUB和各个城市的线下俱乐部, 现在基本上每个月全国有100多场线下活动,包括初级的开放麦,每个人都可以上台来讲。

我们希望脱口秀的演出不止是一场演出,他本质上是一个有趣的人在台上讲段子,而不是一个人在台上讲有趣的段子。我们做了很多喜剧主题的周边,比如段子手纸,比如场景化的噗哧HUB,里面有很多的互动,比如吧台的布置都有喜剧的主题,现场可以感受到喜剧的文化,还有一些互动装置,你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写出段子的段子机等等。

我们还跟很多合作伙伴做了很多有调性的栏目,包括丁香医生、连咖啡,包括亚朵酒店等等。

8月底,我们在北京跟自如合作,做了一个喜剧周末,是小型的生活节,我们把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品牌和IP,集合在一起,包括书店、展览、弹珠机、精酿啤酒等等。年轻人除了看我们的演出,也有很多吃的、喝的、玩的,我们希望用幽默的理念输入精神的刚需,把这些有趣的元素串联起来,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

年轻人消费时最看重生活方式,内容能做什么?

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

喜剧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生活态度,你看到之后,就会被这种喜剧态度和精神感染。我们的工作更多的,是把它具像化。

比如说噗哧Hub,就是重新定义了stand up comedy的表演场地,以往大家会觉得stand up comedy是在一个密闭的、比较灰暗的空间,我们把它品牌外露,做得更科技感、时尚感、现代感,让大家进入这个场地之前,就知道喜剧方式的态度。

刚刚提到的北京的喜剧周末,我们就把这些放在一个空间里,连接更多的商品、商家和品牌,大家一起用喜剧态度串联出来。除了表演以外,把整个空间的调性完整展现成一个空间。

现在看起来很可喜,因为大家都有放松的需求,只要有好的内容支撑,里面有更多更好的停留时间和理由,解压的效率更高,同时完成了周边的消费。这次书卖得非常好,其实喜剧空间的书都是很小众的,也挺贵的,这说明年轻人有大量的时间和可支配的消费,希望找到一个很合适的理由和空间,在里面用自己的钱和时间换到一个很好的心情。

这是我们理解的喜剧的方式,未来我们会沿着这个路一直走下去。

在我们选择品牌合作时,首先还是看人群。内容本身就会区隔人群,我们是从内容公司出发,还是蛮关注观众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我们每次都会加群,我曾经在我们的群里面潜伏过一年,你发现他们真的是通过内容找到自己的同好,甚至找到自己的社交圈子,甚至在里面谈恋爱和结婚。这些人群因为内容的原因自带调性,形成生活方式,这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另外,我们输出的接口是喜剧调性和喜剧态度,而且喜剧态度的底层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你也接受别人的调侃,你是接受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的全部,我不觉得缺点就是缺点,我觉得我就是这样子,包括对世界的态度。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选择合作的品牌对象是比较容易的。你接受这个喜剧态度和精神,理论上都会找到结合点,比如丁香医生、知乎,都可以找到结合点,包括连咖啡,这是我们不断地用各个品牌接口接出来的做法。

当然,首先你必须是一个好产品,并且你的态度是喜剧。在这个基础上,传统的产品也会找到接口。

没有哪一个时代不需要笑,这是一个是特别标准的刚需。而且我们也看到喜剧因为我们的节目,慢慢变得性感起来,我个人是特别为这件事情感到骄傲的。上次在南开大学,我们脱口秀演员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女生看他们的眼神,就像以前女生看男生打篮球一样的眼神,这个让我觉得很有趣。

亚朵市场VP康韦:用内容向用户传递“温暖”

年轻人消费时最看重生活方式,内容能做什么?

亚朵市场VP康韦


亚朵的名字是来自于真实的地方,那是云南一个很美的小村子,哪里的人也非常善良、淳朴,生活条件不是很富裕,但是非常幸福,对人友善、倾其所有。

始于酒店不止于酒店,奠定了亚朵的发展逻辑,传统的酒店是建一个房间,房间好,就卖得好,而我们是希望对空间做经营,对人群做服务。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描绘亚朵希望带给用户的感受,那就是温暖。

跟什么人互动,决定了用什么姿势。我们很主力的人群是25岁-35岁的新中产人群,我们要给他什么样的服务和内容呢?

首先是空间的内容化。

在早期,五星级酒店有非常奢华的大堂,但是里面可供你体验的内容不多。我们在这里面做了一些思考,比如说,一些大堂有图书,你可以租这些书看,还有人文摄影,让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还有功能化的设计,我们的酒店主要面对商务人群,这些人出差不想带那么多东西,比如出差四五天,衣服是不是可以洗?我们有免费的洗衣房,如果你特别忙,可以写一个纸条给服务员,他们会洗完了烘干送回来。

然后是服务的内容化。

这其实就是让服务的交付过程,更有人文关怀的内涵。比如亚朵的百分百奉茶,冬天是热茶,夏天是酸梅汤,当你离店的时候,会有一个“别有甘泉”,是一瓶水,如果是冬天的话,你会发现这瓶水是温过的,拿在手里是暖暖的。

除了奉茶还有一个“吕朦路早”,这是员工创意催生的服务产品。一个叫吕朦的员工,无意中听客人说第二天赶早飞机,没有早餐,他第二天早上就去打包了一份早餐给这位客人。后来这个成为了我们的标准产品,用了这个员工的名字命名。

亚朵和很多IP合作主题酒店,其实IP不是我们特别强调的,主要还是基于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是主题,其次是服务,因为生活方式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说你喜欢喝茶,或者是戏剧,针对这些领域我们会跟伙伴一些伙伴合作。

比如我们有全国第一个戏剧主题酒店,是麦克白戏剧场景的演绎,住店的时候是戴着面具进去。戴面具也是有一种隐喻,每个客人来到酒店其实都是戴着面具的,作为酒店的服务人员来说,要琢磨面具后面的是什么,但是又不能戳破它,一方面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尊重他的各种偏好。

说到IP酒店,实际上IP还是比较重的模式。我们有一个新的生活实验室的概念,在酒店局部或者是一个时间段做一些尝试。

今年8月份有一个创新的品牌,斑马音乐,他们做了一个清唱盒子,是一个便携一体的点唱机,放在酒店里面给大家尝试,看看大家会不会喜欢在酒店里面跟自己的好朋友唱首歌。我们看下来数据还是挺让人意外的,有的人在酒店里面四个小时就不出门,也有人连续几天就住清唱房,一直唱歌。以前我们理解音乐主题都是去听各种各样的主题,但是你可以唱,这是一个很新奇的体验。

我们在IP的路径上,还在继续往下拓展和深入思考。作为酒店来讲,有几点要考虑的,第一就是新的生长方式,目前合作的大多数都是互联网为主。另外就是在这个城市里面也是很好的人文地标。

我们跟虎扑合作的酒店,先是迎来马布里,他在发布会上说是他住的最好的酒店。第三就是用户价值的融合与放大,这个是核心,和什么样的人合作,做什么样的服务。

我们未来的商业是内容、角色、社群,这也是亚朵做的事情,亚朵不是生产内容的公司,我们更多是跟各个IP做深入的合作。

我们现在已经做的合作所涉及的领域,包括潮文化、时尚娱乐、艺术戏剧、女性消费等等,就像一个九宫格。亚朵是对女性很友好的酒店,一开始就拒绝钟点房,也不会出现小卡片,这让女客人觉得比较安全,我们很多服务也是有尊重女性特别的设计。从我们的数据来看,实际入住的客人中女性的比例也比较高,四成半,这在酒店业中是比较高的。

未来的设想是,我们和IP合作,做梦想的支撑点。住宿方面我们做了各种不同的形态,比如说小型精品公寓,在这个上面运行知识付费和娱乐、新零售这些东西,有很多延展可能的形态。

对我们来说,IP合作带来了什么?我们讲经营人群,人群怎么经营?要从社群考虑。对于喜好特定品牌的人,以这个品牌为一个点吸引他来,就创造了很多的可能性。

实际效果来说,第一对于双方品牌是有价值的,第二就是对于酒店的经营来说是有帮助的,但是我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数据,因为大部分的IP酒店都是新酒店,没有数据可比,但是就网易云音乐主题酒店来说,改造之后至少提升10%。

对我们来说,在选择合作的品牌和内容的时候,即使是商业的部分,也强调是可体验的。

在酒店的场景,比起商场的场景更适合做深度体验的东西。另一个也要更多考虑精神层面的。但是对于人来说,一个立体的人有方方面面的需求,我们判断哪些内容对于人群能够有好的体验,不管是感到愉悦,还是真正的改善物质生活的体验等等,都可以考虑。


上海家化高级公关总监刘焰:120年的老品牌如何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新国货

年轻人消费时最看重生活方式,内容能做什么?

上海家化高级公关总监刘焰


上海家化创立于1898年,今年是120周年。但我们在年轻人心目中,始终是年轻的品牌,因为每一个时代都要顺应潮流和年轻人,才可以一直存活。所以虽然我们是老品牌,但是创新做得非常多。

从整体的战略来说,我们的定位是高端化、年轻化和细分化,年轻化是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年轻人有四个特点:第一,特别注重产品的品质;第二,有鲜明的个性和价值观;第三,喜欢娱乐化;第四,喜欢互联网、社交。这四点我们都可以满足它。

第一,我们投资了十几个工厂,包括先进的科创中心,可以研发和生产出非常有品质的产品,这方面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检验。

第二,我们所有的产品里面都会讲故事,有鲜明的中国文化,以及跨界元素,展现个性。

第三,我们把这些形式通过娱乐展现出来。我们基本上是两个方面,第一是用明星和IP,我们也有华晨宇这样的明星做产品的代言人,也和《这就是街舞》《明日之子》时光周这样一些IP合作。

第四就是出爆款,打造跨界产品爆款,比如六神花露水和RIO鸡尾酒的合作,大白兔奶糖和美加净的合作。在沟通方式上,用年轻人喜欢的沟通方式来做。投入少、频次多、紧跟热点。6月份,我们跟华晨宇合作了一个抖音:代感浪花舞,曝光量达到了5亿。

我们的产品本身,也体现我们的内容输出。比如我们的美加净护手霜,一直是国内第一品牌。去年我们出了一个时刻守护系列,一套护手霜里面有四支产品,分时刻使用的,办公室放一支、包里放一支、家里放一支、床头放一支,不同的时间段和场景,提供不同的内容和产品。今年,我们又推出了时刻护唇系列,也是同样的思路和场景化。

在营销方面,我们强调车马并进。马是指传统营销,包括传统广告,以及现在的IP、明星等等,已经跑得比较快了。车就是数字化精准营销。

对于品牌来讲,一定是两方面的事情都要做,作用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营销是对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大范围的品牌形象的提升。对一些精准、针对品牌的用户,更多研究它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做精准化的营销。


小红书公关总监袁珊珊:所有的出发点是服务好年轻人

年轻人消费时最看重生活方式,内容能做什么?

小红书公关总监袁珊珊


小红书在年轻人心目中,想留下的是三个关键词,美好、真实和多元,这个其实是现在年轻人内心当中渴望的,从内到外的美好,真实面对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白天是工作,晚上是另外一个人,这本身就是年轻人生活当中渴望的状态。

现在有很多的互联网品牌都想做社区,也想做生活方式社区,但是很多人都发现,没有那么容易。从小红书的经验来看,小红书做了五年,到今天才有1亿多的用户。做社区是一点一滴的,不是注入一个强心剂大家都来分享我用什么好的生活方式,我会去哪些酒店,我会用六神还是用什么。

一开始还是有一些原住民,这些原住民的气质和社区倡导的氛围,决定了社区往哪个方向走。小红书一开始是海外代购开始的,我们不鼓励大家分享那么重的东西,都是大家生活过程当中的我买到什么东西、去了哪个地方、吃了什么美食。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分享的内容不带有塑造的人设,所有UGC创造出来就是原始的真实的状况。

这种氛围下,平台不去强调一些强的PGC,而是保证UGC不断孵化,这也是一种耐心和坚持,就是你决定相信UGC的力量本身就是最好的动力。

包括很多明星在小红书上玩,我们也会跟明星沟通,告诉他们不要在这里宣发。你如果在这里宣发,做自己戏里的人设,不会有人给你点赞的。小红书也不会对任何的头部IP做流量扶持。

除了社区,小红书也有小红书商城, 出发点不是做电商,而是服务好这群人,这群年轻人未来会有更多的需求。他们最开始是需要记录美好生活的平台,看到好的生活方式,酒店、化妆品、一本书或者一个话剧,都会希望最终完成闭环,这其实是体验的一部分。

最开始商城也是很多人在分享海外或者是小众品牌,这个时候大的电商平台未必做得到,我们就做了很多品牌的引入包括物流。我们有很多第三方的店铺,对第三方的店铺初衷也是一样的,第一是考虑提供的品牌是不是我们社区里需要的。

因为小红书里面有很多笔记,比如说你是卖一款加湿器,你这款加湿器在整个社区里关于品类的口碑怎么样,如果量达到了需求度,我们会考虑引进来,而不是任何商品都可以进来,一切都源于社群的用户体验出发。

小红书也有自营的商城电商,这部分比例不会特别多,但是做得特别精,什么概念呢?这部分是为了再升级用户体验的。比如说你需要某一个商品,但是市场既有品牌不一定满足你的需求,我们就做一些品牌的开发。

现在年轻人很在乎自己的选择,不一定追大牌,比如我刚刚搜索了一下六神,有很多笔记,他们有很多玩法,DIY六神。现在的年轻人不是那么追洋品牌了,最开始我们做跨境商城,现在我们内部发现这个比例不到一半,绝大多数人对国产和小众品牌、比较好的品质品牌更加有需求。

在内容方面,我们目前有MCN的沟通通道,但这是一个探索阶段,这个阶段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回到我们最开始说做社区,五年才有一亿多用户,MCN对于内容和运营会产生很大影响,我们会进行很长时间的实验。这里面关系到社区的体验和生态。

我不知道在场有多少人知道雪花秀,这个就是在小红书上做出来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有一个公式,在小红书里面的好品牌就相当于你有好的产品,加上好的设计,加上好的故事。这三个象限的优点加起来,才有可能在这个平台上生长和发芽,博得更多裂变效应。

内容也是一样,首先内容是一个真的,要配上一个会讲故事的视频或者好看的图片,再加上你的人设是一个好的真实的人设,在这个群体里面才会得到欢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