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唐寧:不確定的世界中,宜信看到三個「確定」

9月21日,中秋前夕,南京細雨微微,潤物無聲,與熱鬧的節日氛圍交織在一起,盡顯這座六朝古都的浪漫和詩意。在一派優雅溫馨中,2018宜信財富“新時代下的投資與傳承”主題峰會拉開帷幕,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帶來精彩的開場演講,並圍繞不確定性下如何管理財富這一熱點問題分享了重磅“錦囊”。

三招,撥開不確定性的迷霧

儘管全球經濟增長仍在繼續,但不確定性也在不斷增加。經合組織(OECD)9月20日下調之前的預期並指出,在貿易摩擦升溫和新興市場前景不明朗之際,全球經濟成長或已過高峰。各類潛在風險疊加之下,中國高淨值、超高淨值群體的焦慮也隨之而來。

如果說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焦慮可以通過不斷培訓提升技能來緩解,那麼新經濟大潮在財富管理上給他們帶來的衝擊與焦慮又該如何應對?

唐寧給出了答案: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從創業者和企業家的角度,我常跟同事們講,我們談未來發展、談戰略,什麼是戰略?就是今天可做可不做,但是如果做了,10年之後會為自己今天的行動所歡呼雀躍;如果不做,10年之後會因此奧悔不已的這樣一些趨勢性、確定性的重大事件。未來有哪些重大趨勢一定會出現?我想跟大家分享宜信看到的三個‘確定’。”

洞见|唐宁:不确定的世界中,宜信看到三个“确定”

第一個“確定”是國際化。“未來10年、20年,中國的個人、家庭、企業、國家融入世界的進程會提速,而且目前已經是進行時,我們的機會一定來自全球。無論是越來越多的客戶把孩子送到海外去學習,還是我們的客戶資產組合中有越來越大比例的海外配置,還是我們在海外設立家族信託、家族辦公室,所有這些都指向了日益提升的國際化。”

唐寧建議每一位高淨值、超高淨值人士都從自己家庭、企業和資產的國際化程度進行全方位思考,因為贏在未來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要實現國際化。

第二個“確定”是投資於未來。唐寧指出,新經濟有兩大驅動引擎,即科技驅動和創新驅動,而隨著中產階層的崛起,這一群體對於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有著強大需求,也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消費升級、大數據、雲計算、健康醫療、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發展,這些都是朝陽行業,同時也需要有耐心的、長期的投資,需要傳統經濟所創造的巨大財富逐步投入其中,實現共同發展。

對於困在轉型、資本等“寒冬”中的個人和企業而言,該如何準確看到新趨勢,完美擁抱新經濟?唐寧繼續為大家答疑解惑。“美團上市了,宜信財富也是其中的一個投資者,這就是我們的策略:想要不斷髮現下一個Facebook、微軟、谷歌,就要和新經濟中那些頭部企業在早期一起成長。如何擁有這種能力?那就是通過母基金的方式,投入到頂級的創投機構之中,通過創投機構再投資到那些雙創企業,以風險分散的方式把資金投入到多支不同行業、不同特點、不同風格的頂級創投基金之中,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合理配置,實現風險可控、回報可期,從而擁抱新經濟。”

第三個“確定”是傳承。“我們的創一代、富一代經過十幾年、幾十年的奮鬥,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如何能夠傳到下一代?這個問題現在非常非常迫切。如果傳承僅僅有一個遺囑,那風險非常高,一定要有相應的架構做到代際傳承、風險隔離、財富和稅務規劃,讓咱們可以安心。”

唐寧提到的這個令高淨值、超高淨值人士安心的架構,就是赫赫有名的家族信託。而宜信財富亦具有強大的能力幫助客戶順利傳承,例如,宜信財富擁有在境內、境外設立家族信託的能力;此外,家族信託需要長線安排,中長期投資能力也正是宜信財富所擅長的,通過優秀的團隊將繁複的家族信託概念用簡單的話表述,讓投資者知道自己能夠幹什麼,這同樣體現著宜信財富作為頂級財富管理機構的底蘊。

唐寧表示,在長期為客戶服務中,宜信看到了高淨值客戶在企業數字化重塑、投資和傳承上的痛點;憑藉自身三大能力的持續建設,宜信同樣看到了既解決這些痛點,又代表未來重大趨勢的“確定”所在,希望客戶將這三個“錦囊”帶走,在不確定的世界中從容應對。而宜信也會與客戶一起努力,幫助客戶實現基業長青。

建立三大能力,打造頂級財富管理平臺

2006年成立至今,宜信已走過12年,併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從事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事業的金融科技企業。成就背後,體現了宜信的金融底蘊、對科技的敏感性,也體現著創新方法論,讓這些核心優勢落地的,是宜信長期聚焦的三大能力:國際化能力、投資能力以及科技能力,而這也是宜信面向未來、贏在未來的三件事。

洞见|唐宁:不确定的世界中,宜信看到三个“确定”

唐寧分享了今年以來自己在全球留下的一系列“足跡”,無不印證著宜信在三大能力護航下的行業地位以及對未來的信心:

2018年5月,宜信教室和宜信講堂登陸牛津大學,唐寧在這所百年學府鄭重提出,宜信要做“百年老店,千年企業”,用做好長久事業的決心,給客戶、合作伙伴和同事帶去最長情的“告白”。以創新和活力著稱的牛津大學也必將在財富管理和普惠金融方面給宜信的客戶帶來最為先進的資源、理念和實踐;

2018年7月,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對會員體系重新分組分層,在此基礎上成立了“規範發展工作組”,以堅持自律、團結一致、表率踐行、責任擔當,維護行業穩定健康持續發展,與行政監管機構密切溝通,客觀反饋行業發展狀況為目標,唐寧成為工作組成員;

2018年8月,唐寧赴河北沽源,向同去的專家、客戶和媒體朋友介紹宜信通過融資租賃和活體租賃微等微租賃模式,通過農村普惠金融創新實踐助力區域實體經濟發展的經驗心得。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聯辦財經研究院專家許善達為此深受觸動,他指出,農業應重回規模化之路,而工商資本下鄉是必要條件。該觀點被《財經》雜誌、界面等多家知名媒體廣泛報道;

2018年9月,唐寧受邀參加亞洲金融合作協會東京金融高峰論壇,與各國專家就“金融科技:金融業態與監管方式創新”展開討論。與會代表對宜信的小微租賃、小微網貸、全球金融科技投資等表示出極大興趣;

9月6日,在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8全球創投峰會”上,唐寧受邀被聘請為西安市人民政府金融顧問,聘書由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頒發聘書。聘請金融顧問是西安市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意在充分發揮企業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主體作用,廣泛聽取企業家對西安市經濟社會發展等工作的意見建議,提高政府科學決策水平,推動西安市產業科學佈局和全面發展;

9月12日-14日,唐寧受邀出席於新加坡舉行的Milken Institute 2018亞洲峰會,與法國前總理François Fillon、美國前商務部長Carlos Gutierrez、新加坡金融監管局局長 Ravi Menon,以及摩根斯坦利、黑石、花旗等金融機構代表在內的世界各地800多名政界、商界、學界、藝術界領袖,共同討論如何應對變化中的世界形勢,讓世界聆聽中國金融發展新理念,聆聽中國企業家新訴求。峰會期間,唐寧先後接受了華爾街日報、Bloomberg TV及歐洲貨幣的採訪,表達了對宜信未來發展的信心,並介紹了宜信在新加坡的資產管理情況。

而這些僅僅是宜信這一頂級財富管理平臺強大的國際化能力、投資能力以及科技能力的一個側面寫照。

洞见|唐宁:不确定的世界中,宜信看到三个“确定”

憑藉持續的能力建設,宜信不斷贏得來自業界、客戶以及權威機構的尊重和認可。今年6月,國際權威金融雜誌《亞洲貨幣》公佈其2018年度中國卓越獨立財富管理機構大獎評選結果,宜信財富繼2017年後再度被授予全場唯一綜合性大獎“年度最佳財富管理機構”,並獲得分類別獎項中的“最佳FOF財富管理機構”。

《亞洲貨幣》的評獎標準向來以嚴苛著稱。“(評選)維度包括資產管理規模、產品設計研發能力、全球投資能力、科技應用、基金表現、綜合服務能力、風險管理與合規記錄、推動行業發展的表率性貢獻等等,宜信財富的勝出,充分展示出國際權威媒體對宜信財富綜合管理能力、FOF管理能力以及國際化能力的高度認可。

這一殊榮也體現了唐寧經常提及的“一流企業做行業的事,二流三流企業做學一流企業的事”理念。作為行業內的領軍企業,面對中國高淨值、超高淨值客戶的需求痛點,宜信財富已經打造了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完整而高質量的產品線和服務線,旨在與客戶一起成長,共贏未來,在做高淨值、超高淨值客戶長期可信賴的財富管理夥伴的同時,以推動財富管理在中國的發展為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