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常说的这三句话,看似是鼓励,其实是伤害!

获取更多资源和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阅读陪伴成长”(ID:ziranyangyu)

爸妈常说的这三句话,看似是鼓励,其实是伤害!

一个孩子的优秀,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结合的结果,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位,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上一周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主题周记,题目为“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没想到的是,都是一篇篇读来让人心情沉重的文章,学生们能够表达对父母感恩的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各种吐槽。因为在学生写之前就告诉了他们,这篇文章父母是看不到的,所以学生所写皆为真心话。

今天我们一起来借此走进孩子的内心,也来反思我们每个中学生家长的言行,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

在我的梳理之下,学生们提到最多的是以下三句话——

第一句:你看人家谁谁谁多优秀,再看你。

这的确是一句几乎所有家长都张嘴就来的话,从孩子牙牙学语说到孩子成为青春少年。在家长看来, 这句话能够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在孩子心智还较为稚嫩的时候,这个作用是有的,但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 这个作用越来越小,直到变成反作用,成为杀伤力很大的话语。

在自己孩子面前表扬别人家孩子,这对孩子自信心的打击非常大。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初中生也如此。夸别人家的孩子,会对孩子造成误解——父母原来是这样的嫌弃我,那我也要嫌弃他们。由此,孩子在内心深处拒绝父母,并在逆反心理作用下,自暴自弃,做出更多让父母心痛的事来。

批评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最简单的其实最没有效果,不如多从孩子自身出发, 维护孩子的人格和自尊,这样的批评,孩子才会接受。

爸妈常说的这三句话,看似是鼓励,其实是伤害!

第二句:你就不能听话吗?

“你为啥就不能听话?说了多少遍了你怎么还是这样?”面对一个已经长大了的初中生, 父母这样的话只会在孩子心理轻轻飘过,要说作用?真的没有。接下来,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听话”。

其实,不听话才是这时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成长到了这个阶段——挣脱父母的束缚,寻求自我独立,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这都是初中生最基本的心理表现,然而遗憾的是,一部分家长认识不到这些方面,他们不能在内心接受孩子的长大,以为孩子还是那个小孩童,凡事都要听自己的安排。

然而,孩子要独立,父母施加的却是阻力,那么,父母的话孩子还会听吗?肯定不能。与其严加管制,不如在保持底线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在试错中走向成熟。

爸妈常说的这三句话,看似是鼓励,其实是伤害!

第三句: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好。

这也是家长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孩子非常反感的一句话。的确,父母的一切言行都是为了孩子,只是存在一个表达方式的问题,存在孩子对家长所作所为的认同问题。

当家长和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存在偏差的时候,孩子对父母以爱的名义所做的事就不会认同。这时候家长感到很伤心,孩子感到很无奈。

凡事都替孩子做主张,这对初中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那他们就没有接受的可能,哪怕是为了他好,他也会反对。因此,凡事不如多和孩子商量,多听从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平等的交流,然后提出要求,孩子会接受。

面对长大了的孩子,请看到他们渴望寻求自尊和独立的心。家长的武断和自作主张,在孩子眼里,是无视他们的长大,那么家长的话语权就会在孩子心里不断下降。

爸妈常说的这三句话,看似是鼓励,其实是伤害!

爸妈常说的这三句话,看似是鼓励,其实是伤害!

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联系。贝贝妈个人微信号75727308。

敬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阅读陪伴成长”ID:ziranyangyu“ 这里,有你最需要的育儿经典文章和资源,有贝贝妈的一路陪伴。我们为关心宝贝学习成长的你,送上教育信息、教育资料、家庭及学校的教育方法与经验,让“阅读陪伴成长”成为我们0-18岁家长交流分享的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